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分析
2019-06-17黄月龙杨立健
黄月龙 杨立健
【摘 要】目的:对比小儿肠套叠接受空气灌肠复位和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的不同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63例小儿肠套叠进行研究,其中33例患儿接受空气灌肠复位,30例患儿接受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分别视作对照组、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26±0.37)分,低于对照组积分(5.71±0.72)分,P<0.05。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复位成功率69.70%(X2=3.9553,P=0.0467);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要优于空气灌肠复位,能够保证更高的复位有效率,提升治疗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11-0-01
小儿肠套叠是临床一类急腹症,指的具体是肠管及其相连的肠系膜套入临近肠管内引起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的一类病症[1]。肠套叠可能引起小儿出现肠梗阻,病情继续进展还会因为肠壁淤血、水肿、坏死,对生命安全形成直接威胁[2]。对于确诊为肠套叠的患儿,尽早实施复位治疗非常重要,当前临床复位小儿肠套叠的方法包括空气灌肠、水压灌肠两种方法,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的63例小儿肠套叠为对象,具体比较上述两种复位方法的不同应用效果。
1 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中的63例小儿肠套叠进行研究,按照患儿接受复位治疗的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包括21例男以及9例女,年龄平均(3.56±2.82)岁;对照组33例,包括27例男以及6例女,年龄平均(3.58±2.79)岁。患儿的临床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儿家长知情同意,全部患儿均除外合并先天性疾病。两组年龄、性别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空气灌肠复位治疗,先选取0.02mg/kg阿托品、2-3mg/kg鲁米那注射,患儿状态安静后胸腹透视检查,观察肠腔积气情况,判断膈下是否存在游离气体,左侧卧位,将石蜡油涂抹在肛门、肛管部位,选择Foley 管插入肛门,深度保持5~6 cm,选择50 ml 注射器将空气注入到气囊内,避免尿管脱出肛门。与灌肠整复仪连接,打开仪器,慢慢向结肠内注入空气,压力保持为60mmHg,并且经X线机进行观察,将压力合理调节稳定在75mmHg左右,控制最大压力在120mmHg以下。同时医生对患儿进行腹部按摩,逆肠蠕动方向推压肿块,促进复位。复位成功后继续维持10s~20s的肠内压,避免复位不全。确保完全复位后将结肠中气体排出。
观察组患儿接受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开通静脉通路,给予阿托品、地西泮镇静。选择丙泊酚对患儿实施静脉麻醉,麻醉成功后将 Foley 管前端润滑后慢速插入肛门,并接入T型管,T 型管一端注入加温到37℃后的生理盐水,另外一端连接一次性水压灌肠包压力计。经超声引导进行注入温生理盐水水压灌肠复位,灌肠期间水压力保持为40-90mmHg。完成复位后慢速将生理盐水放出,将Foley 管取出。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复位成功时间、住院时间。
空气灌肠复位成功标准:大量气体迅速进入回肠,中腹部小肠充气扩张,仪器压力指示下降,再充气压力也不再升高。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成功标准:水到达包块处,局部半包绕包块,形成“环岛”征,经水推动包块逐渐缩小至完全消失,回盲瓣呈“蟹爪”征,水快速通过回盲瓣,小肠快速且充分进水,有蜂窝样回声。
症状积分:在治疗开始前、治疗结束后分别评价两组患儿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包括腹痛、呕吐、血便、腹部包块,根据严重程度将每类症状分为轻微、中度、重度,相应记为1-3分,无症状记为0分,症状总分为0-12分,得分越高表示患儿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用SPSS22.0分析结果,()表示症状积分、复位成功时间、住院时间,[n(%)]表示復位成功率,分别行t检验,X 2检验,P<0.05为对照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位情况 观察组复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复位成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症状积分
治疗前两组患儿症状积分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症状积分均有下降,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明显,观察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2.3 并发症 观察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高于对照组发生率6.06%,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肠套叠在小儿中的发生率较高,早期症状表现因为和其他儿科疾病具有类似性,所以可能出现误诊,导致患儿无法接受及时治疗[3]。对于怀疑为肠套叠的小儿,应该积极进行超声检查以确诊,如果发现包块较大,且有明显强回声,同时内部血流减少,则应判断是否出现坏死性肠套叠,必要时实施手术复位[4]。研究对多例小儿肠套叠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温盐水灌肠复位,结果显示复位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国外有研究发现水压灌肠复位治疗2岁以下的患者成功的可能性更高。总结研究显示超声、X线引导下空气灌肠复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较为相似,而超声引导下水压灌肠复位具有免辐射暴露的优势。本研究以水压灌肠、空气灌肠两种方法进行复位治疗,能够更客观的分析水压灌肠的应用价值。
选择空气灌肠复位,因为气体易压缩,病变肠管壁非常脆弱,当肠腔内进入压缩气体,则其实际压力要明显高于病变肠管壁可耐受的压力,可能引起爆炸性穿孔,导致高压气腹,出现各类并发症的风险大[5-6]。而选择水压灌肠,液体流动性良好,温盐水灌肠在超声监测下能够获得清晰图像,医生能够直接观察到整个灌肠复位过程,准确掌握肠管壁弹性、扩张程度,因而可以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进行更为及时的处理,所以可以保证更高的复位安全性及有效性[7-8]。本研究观察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略高于对照组发生率6.06%,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水压灌肠虽然有一定的并发症,但整体上对安全不会有明显影响。本研究观察组患儿接受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症状积分为(3.26±0.37)分,明显低于接受空气灌肠复位的对照组治疗后积分(5.71±0.72)分,P<0.05。证实水压灌肠能够更有效改善小儿肠套叠的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更迅速恢复。本研究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率为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成功率69.70%(X2=3.9553,P=0.0467),并且观察组患儿复位成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证实对于小儿肠套叠,选择水压灌肠进行复位要较空气灌肠复位有更好的效果,复位所需时间能够缩短,从而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在麻醉下进行水压灌肠,患者在镇静状态下接受复位治疗,能够保证更高的配合度,治疗操作能够确保更顺利进行。水压灌肠也存在一定不足,肠道内菌群复杂,结肠内的压力控制难度大,可能出现肠穿孔、腹腔内粪质污染等并发症。同时,水压灌肠复位是采取人工注水,所以灌肠复位所需时间较长,另外一旦发生穿孔,将引起腹腔污染。在治疗结束后对水压灌肠患者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患者无复发,无新的并发症出现。表明只要做好治疗后的监测工作,就能够确保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肠套叠水压灌肠包麻醉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要明显优于空气灌肠复位,能够更明显改善症状,提升复位成功率,缩短复位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张中全,吕继东,裴茜.小儿急性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61例分析及总结[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11):146-147.
李小卫,伍岗泉,卢应酬,等.空气灌肠在治疗病程超48小时肠套叠患儿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6):63-64.
吴艳艳,陈琴,李治熹,等,王玉婷.超声引导下生理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临床价值研究[J].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18,41(04):317-321.
黄志聪,梁少映,刘月生,等.小儿肠套叠经延时再次空气灌肠复位术治疗的疗效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5):673-674.
李璐璐,孙厚坦,赵威武,等.超声监视下温盐水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效果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18,39(04):259-262.
刘娇静,侯燕莉,荆长有.338例空气灌肠整复治疗小儿肠套叠临床体会[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39(01):79-81.
胡思佳,白玉作.空气灌肠复位与水压灌肠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杂志,2018,17(01):66-72.
郭建康,唐凤珍,柏艳红.小儿肠套叠超声监测下温生理盐水灌肠复位失败的原因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7,19(04):28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