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

2019-06-17张家维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17期
关键词: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对其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端正其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不仅能够促使大学生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亦能够使其真正成为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现代人才。另外,我国为了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指导思想,其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起到积极引领作用。

【关键词】中国梦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厅级课题: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题目:习近平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张研究,编号:2018SJA0202;校级课题:南京工业大学2018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题目: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精准培育研究,编号:SZ2018033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079-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后提出了“中国梦”思想理论,希望能够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认为应该加强对广大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注入新鲜的力量,作出更大的贡献。就现阶段而言,“中国梦”已经逐渐渗透到了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并且正在扩大影响范围。为了促使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与国家发展战略更加良好的融合,现必须要对“中国梦”深刻内涵加以理解,同时要采取恰当的策略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梦”核心理念相结合,切实的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引领广大大学生真正成为推动国家以及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梦”相关概述

(一)“中国梦”深刻内涵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以后,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要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1]。所谓“中国梦”指导思想,其要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梦想,其具体包括了“两个100年”目标,第一个100年为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二个100年为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总体发展目标为逐步实现并最终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促使中国能够真正走上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在此基础上,中国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民族精神的弘扬,进行中国力量的凝聚,更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顺应时代发展的情况下要积极进行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个方面的建设与进步。

(二)“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中国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具有重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引入“中国梦”思想,可以获得全与新时代发展密切关联的实践意义。该点主要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将“中国梦”指导思想作为基础思想,可以促使大学生更加合理向着自身梦想而奋斗,亦可以促使大学生积极实现自己的梦想。只有采用该种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能够与我国长期发展战略相互适应。(2)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人融入“中国梦”指导思想,能够获得更加坚实的教育理论基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将“中国梦”相关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和基础理论,能够促使大学生不断学习中国梦相关知识,且能够有效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水意识,有利于构建正确的核心价值体系,为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引入“中国梦”思想,可以开拓全新的教育领域。受现下社会环境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現了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并不关心政治事件,且缺乏政治信仰,在融入“中国梦”指导思想的情况下则能够促使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积极的政治观念,促使自身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能力[3]。

二、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思想存在误区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以及学习当中的重要工具。对于大学生而言,其现今的人际交流基本上均依靠互联网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相关设备进行,但却极少有大学生利用该种比较便捷的技术和设备了解国家大事和政治消息,深入的挖掘和探索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希望部分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的差异,积极为国家综合实体的提升作出积极贡献[4]。究其原因,主要为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并未重视对学生思想误区进行纠正和引领,导致该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时代发展当中发生了改变,一味的认为我国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均处于世界落后水平,尤其与国外部分发达国家相比较而言,存在较大差异性。除此以外,该部分高校大学生对于我国各个领域所生产的产品,以及发展思想等均抱有怀疑的态度,缺少民族振兴的自信心。

(二)学生性格塑造存在偏差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需要进行学生思想的教育,更要重视学生性格的塑造,可以说,若要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需要将学生自身性格的塑造作为着手处,根据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有计划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该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必须要能够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引导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或者今后的工作当中均将国家的利益置于首位,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作出有力贡献。但是,现阶段我国部分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不认可,其难以真正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大多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一种形式化的教学内容,不会投入较多学习精力。该种情况导致该部分大学生的个人性格培养难以与国家发展高度相互匹配,更不能够认识到个人发展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中国梦”引领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便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在此方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对现阶段大学生发展的整体需要予以高度尊重,要能够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同时促使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尤其要重视将各个专业的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实践素养。与此同时,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动态,将个人的成长梦想与民族的发展梦想相互关联。(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对大学生的内心思想、兴趣爱好等才产生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对大学生的内心、喜好等具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方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该点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情况作出充分的调查,尤其要对存在经济困难等实际困难的大学生予以关注,促使其能够将自己的实际生活、国家发展等与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相互关联,真正成为有利于民族复兴的支持性力量。

(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思路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梦”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必须要对教育思路进行确定,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规划,并且采用该规划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令其能够认真的学习并且实践“中国梦”指导思想。我国未来发展和建设均需要更多高素质、高能力的战略性人才予以支持,其素质以及能力的高低与我国未来发展的好坏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联。为此,只有加强对其思想的引导,方能够促使其积蓄和发挥更多的民族精神和力量。第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重视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该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断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5]。与此同时,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亦可以全面推动“中国梦”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遵守“中国梦”主体理念

遵守“中国梦”主体理念要求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发展特点等全面掌握,而后予以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对于刚进入到大学校园的大学生,应该加强其对环境适应方面道德思想政治教育,消除其进入到陌生环境的紧张感,引导其提高大学生活质量。与此同时,在最初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便开始渗入“中国梦”核心思想内容,努力培养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责任感,为今后的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基础。

(四)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现今时代,世界各国的文化逐渐处于碰撞、融合的状态,但是亦有人对各个国家文化所存在的差异展开对比分析。从该点可以认为,世界各国文化的融合性发展并不代表外来文化对本国文化的取代,尤其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而言,其需要人们进行弘扬与传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课堂当中对“中国梦”指导思想的融合,加强对学生思想和意识上的引导,了解中华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的发展状态,尽自己所能保护中华文化的传承。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深邃内涵将能够逐步加深了解,且能够在“中国梦”思想的引导下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水平,进而不断充实自我、提高自我,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结论:“中国梦”指导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但究其根本强调的仍旧为弘扬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中国梦”思想当中蕴含了我国数千年的文化与思想精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将“中国梦”作为教育的基础思想,将能够真正提高广大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实践能力、政治素养,促使其更加关注中华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有利于培养其成为未来我国发展的战略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平.将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3):1028-1032.

[2]林伟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5(07):100-105.

[3]张泓.以“中国梦”引领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09):19-22.

[4]董良.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5(02):37-39.

[5]林丽群.新媒体时代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机械职业教育,2016(10):47-49.

作者简介:

张家维(1990.10-),女,江蘇徐州人,职称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