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 靶向发力助推广西农机社会化服务稳步发展
2019-06-17◎黄涛
◎黄 涛
(广西民族大学)
2018年以来,我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引导和推动农机合作社、农机维修网点规范化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组织健全、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运作规范、效益良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了较快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农机合作社为龙头、农机大户为主体、农机户为基础、农机中介组织为纽带、农机维修服务为支撑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当前全区维修网点总数达3946个,其中一级维修点25个、二级维修点105个、三级维修点2778个,专项维修点1038个,从业人员9361人;全区农机合作社1896个,入社成员2.26万人、从业人员2.4万人,服务农户80余万户,年农机作业服务总面积达928万亩,农机合作社开展农机经营服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年度经营服务总收入达15亿元以上,社员收入高于当地农民平均收入水平30%以上,助农增收效果越来越明显。
一、主要措施和亮点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首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重点向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倾斜,根据《广西2018-2020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规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育秧中心(工厂) 得到的补贴额提高到1000万元,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业企业补贴额提高到2000万元,从事甘蔗种植生产经营的农民合作社补贴额提高至5000万元。其次,充分利用国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资金项目扶持政策,获评自治区以上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优先享受发展资金扶持,每年中央和地方配套资金大约8000万元。再次,以农机合作社为主体,组织实施甘蔗“双高”基地生产全程机械化区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和甘蔗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全区累加投入6400万元,进一步壮大农机合作社生产经营实力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投入春耕、“双抢”和秋冬季农机化生产,大力开展机械深松、节水灌溉和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开展跨区机耕、机插、机收等作业,进一步拓展服务领域,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水平和效益。2018年“百万农机闹春耕”活动期间,全区通过农机合作社组织投入农业生产的拖拉机达到126万台,其中下田作业的拖拉机达到106.5万台,完成机耕面积3446.8万亩,其中水稻机耕面积1351.9万亩,甘蔗机耕面积413万亩,玉米、花生、木薯等其他作物机耕面积1550万亩;机插面积563万亩,其中水稻机插面积482万亩。
三是指导开展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活动。我区进一步提高农机合作社示范创建标准,拓展创建内容,引导农机合作社向“五有”型(有完善的装备设施、有良好的运行机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有较大的服务规模、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农机合作社发展,进一步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提升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水平。贵港市港北区延塘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被评为雷沃杯2018“全国20佳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南宁市正阳农机专业合作社、灌阳县灌阳镇福星村华山农机专业合作社、北海市铁山港区桂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平南县小吉星农机专业合作社、百色市右江区龙景景发农机专业合作社、象州县鼎立植保专业合作社、宁明县春来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等7个合作社被自治区农民合作社发展厅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评为2017年度广西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
通过有效扶持引导,我区农机合作社服务模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一是租赁、承包作业服务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连片租赁土地耕种或承包水稻耕种收作业,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领域涉及机械耕作、机械插秧、机械收获、烘干,机械植保、机具维修、粮食加工和农产品运输、农机配件供应等。二是订单作业服务型。农机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水稻耕、种、收作业合同,按季节要求开展作业服务。三是跨区作业服务型。以水稻跨区机收作业为主,延伸到跨区水稻机耕、机插秧、甘蔗机耕、甘蔗运输等作业服务。四是专职运输服务型。主要是承担农户稻禾、甘蔗、木薯等农产品以及农民建房修路的沙、石、木材运输。五是综合服务型。建设集租赁承包作业、跨区作业、代耕种收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资金、政策扶持力度不足。主要体现在专项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金融信贷、税收、用地用电用油优惠等政策没有得到落实和兑现,合作社发展缺乏动力、后劲不足。
二是合作社内生动力不足。首先,制度建设不完善。部分合作社组织管理比较松散,内部管理机构不够健全,运作不够规范,决策议事、财务会计、档案管理等制度有待建立完善。没有严格执行财务收支管理,账目不够公开透明,收益分配制度没有落到实处。其次,管理技术人才缺乏。导致制度建设及执行存在不足,组织管理比较松散,管理水平低下,应对市场变化能力比较脆弱,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再次,经营服务能力不强。农机化服务组织大部分规模较小,农机合作社总体上数量少,多数合作社资金不足,经营服务规模小,机型相对单一,服务内容单一,服务领域不宽,服务能力不强,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在为农业生产其他领域及农村生活等各个环节的服务能力还不强,农机具利用率不高。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机“走路难、住房难、看病难”等问题较严重,机耕道路和农机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合作社大部分农机没有机具库,尤其是大型农机,只能露天停放,任凭风吹雨打日晒。维修网点少、规模小、分布不均匀,维修服务能力低,损坏的农机具未能得到及时修改。
四是农机作业条件恶劣。我区属丘陵山区,山多地少,旱地坡度大、石头多、不平整、田块小,且年降雨量多,种收季节降雨多,致使土质疏松,可作业时间被缩短等许多不利因素,严重影响农业机械特别是大马力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作业,成为制约农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是维修网点发展较弱。部分维修点店铺狭小,设施设备简陋,技术薄弱,盈利能力差。一些地方维修点分布散乱,位置较为偏远,难以管理。
三、下一步工作方向及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农机合作社快速有序发展。一是建议将农机服务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把农机合作社建设纳入地方政府和农机化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二是因地制宜制定农机合作社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农机合作社创新发展。同时创建品牌,大力推进国家、自治区级和市级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创建,加强农机合作社品牌建设。三是研究制定并落实推进农机合作社建设的相关政策,帮助指导农机合作社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台账档案,做好咨询服务和统计监测等服务工作,妥善解决农机合作社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二)加大金融政策扶持,提升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水平。争取自治区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农机合作社建设发展专项资金,推行金融支持财政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鼓励开展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业务;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农机合作社的融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出适用于农机合作社融资的金融产品;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以政府财政出资设立的风险补充基金作后盾,构建“政银保”合作贷款体系,为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的增信方式,拓展融资新渠道。
(三)培养新型服务人才,促进农机合作社服务质量提升。按照“政策扶持、多元投入、按需施教、注重实效”的原则,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以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一方面,加强社员机手的培训。对农机驾驶操作人员进行操作规程、维修保养、安全生产、作业质量方面的技能培训,培养造就一支既精通农机驾驶、维修技术,又懂农业、农艺栽培技术的新型农机手。另一方面,加强农机职业经理人才培养。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农机企业等各类培训资源,重点加强农机合作社领头人的培训,让他们成为既懂生产又善管理的新型农机职业经理人,增强其发展生产、创业兴业、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