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澧县多措并举突破“瓶颈”掀起全县机耕道建设新热潮

2018-02-01临澧县农机局杨先创

时代农机 2018年3期
关键词:机耕县政府瓶颈

■ 临澧县农机局 杨先创

临澧县是个典型的丘陵县,全县有耕地面积55.7万亩(1亩=667m2,下同),山林面积69.8万亩。前些年,随着国家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农机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农机化水平不断提升。机耕道不通畅,成为了制约临澧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一大瓶颈。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县农机局想千方设百计,多措并举,撸袖大干,在全县掀起了建设机耕道的热潮。近3年,全县新建机耕道1000多公里,整修机耕道500多公里,消灭了机耕道新建空白村。“有机无路”的突出矛盾正在得到有效缓解。

1 多方造势,为机耕道建设升温提位

几年前,机耕道不通,严重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开始突显,但并没有得到各级领导的应有重视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为机耕道建设升温提位,县农机局主要做了三件事。

(1)深入调研,积极参谋。2013年,县农机局牵头,相关业务股室骨干参加,邀请3名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对全县机耕道建设进行深入调研,完成了《农村机耕道建设势在必行》的详实调研报告和《临澧县机耕道建设五年规划(建议案)》。并向书记、县长、人大主任、政协主席等主要领导一一详细汇报。引起了县里几大家领导的重视。当年把推进机耕道建设写入了县长的政府工作报告,县财政安排了50万专项资金,开始启动机耕道建设奖励扶持。

(2)借势助推,登堂入殿。县农机局顺势而为,借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力量,再造声势。去年,在人大、政协两会前,把进一步修订完善的《农村机耕道建设势在必行》的调查报告,印发给与会代表,并与部分代表、委员沟通,引起共鸣。县政协做了专题协商发言,并把《加快临澧县机耕道建设步伐》,列入了政协提案;人大多个代表团提出了关于加强机耕道建设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引起了县政府的更加重视。机耕道建设列入了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的专项议题。在今年前不久召开的全县“五个大会战”动员大会上,把机耕道建设纳入到水利基础建设大会战之列。

(3)广泛宣传,扩大认同。这几年,县农机局把机耕道建设时时挂在嘴上,适当会议必讲机耕道,汇报工作必提机耕道,督查工作必问机耕道,下村入社必看机耕道。不放弃一个适当机会,大力宣传机耕道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努力调高全社会对加强机耕道建设的认同感和关注度。

2 多渠筹资,为机耕道建设破题解难

农村机耕道建设,国家、省、市都没有项目支持。第一大难题就是资金问题。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县农机局主要挖掘四条筹资渠道。

(1)政府奖励撬动。2017年,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奖励机耕道建设先进村、合作社和优良工程。每个乡镇政府安排20万元以上机耕道建设资金。进一步激励机耕道建设热情,撬动社会资金投入机耕道建设。

(2)整合项目投入。县政府协调,整合农开、水利、烟草、国土、农业、交通等相关部门的农田水利建设专项资金。在涉农部门项目资金安排使用上,因地因项目制宜,充分用活用足政策,倾斜机耕道建设。2017年,全县部门专项资金投入机耕道建设近800万元。

(3)部门扶持建设。县政府要求,县直单位在各自的联系点村和扶贫点村,大力支持机耕道建设,把机耕道建设纳入扶贫攻坚“六件实事”之列。2017年,县直部门扶持点村,投入机耕道建设200多万元。

(4)村、组、农民积极参与。鼓励村里发挥人脉优势,向在外老乡和成功人士筹集资金。仅2017年,全县老乡捐助支持本村机耕道建设资金近100万元。种田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积极投入,仅去冬今春,全县种粮大户、合作社筹资150多万元,新修、整修机耕道42公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县农民投工20多万个,投入机耕道建设,大大降低了建设资金成本。

3 多措推进,为机耕道建设擂鼓加鞭

(1)强化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农机局、国土局、水利局、农开办、烟草局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机耕道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机耕道建设的指挥、督促、考核、协调等工作。各乡镇成立了由乡镇长为组长,农业站、水电站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门班子。同时,明确村(居)支部书记亲自负责机耕道建设。构建县、乡、村齐抓共建,整体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格局。

(2)压实责任。年初,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将机耕道建设任务下达到各乡镇,驻点联村各县直单位,明确当年新建任务、整修任务、管护责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分管农业负责人,各自领办一处高标准机耕道示范工程。乡镇分解到各村(居)、各驻村干部。层层落实任务,压实责任。

(3)督查考核。年中,县政府召开一次专题现场调度会,县委督查室牵头,进行2次专项督查。年底,由县农机局牵头,进行专项验收考评,兑现奖补。并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年度考评计分。

这几年,临澧县在机耕道建设上取得了一点成绩,收到了一些实效,但建设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机耕道建设的前、中、后,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一是规划设计不够科学。部分村组考虑不长远,基本上是“泥萝卜吃一截擦一截”,不少地方形成了“竹节通”,有的甚至是无效建设,重复建设。二是资金投入依然缺乏。建设机耕道,靠的是大帮小凑,没有国家项目支持,筹资艰难。三是用地问题无依无据。修路就需要占地,并且修机耕道还要占良田。这些年机耕道建设用地,都是靠基础干部三寸不烂之舌,各显神通,说服群众无偿让地,或者村民小组内部调整土地解决。占地补偿、田土调整等问题和矛盾都在显现。四是养护机制不够长效。“三分在建,七分在养”,谁来养?钱哪来?有何法规政策依据?建立一套长效的管理养护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这些,都将是农机管理部门今后扎实工作、积极争取、深入调研、探索创新的努力方向。

猜你喜欢

机耕县政府瓶颈
红色记忆:国家博物馆藏“衡水县政府印”
接贤宾·丰收庆
工匠培训
县政府规范性文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简析
一律作废
浅谈水稻四机配套超高产栽培
以干部培养为突破口,推进西藏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区域农业机械化生产燃油消耗差异分析
我国日间手术发展遇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