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6S管理”对NICU仪器设备使用过程质量控制的影响

2019-06-17王平吴玉燕田宝娟

中国医疗设备 2019年5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仪器科室

王平,吴玉燕,田宝娟

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陕西 西安 710038

引言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医院集中危重病人进行加强治疗的病房,它汇集了医院多种先进的监测和治疗仪器,这些仪器具有操作复杂、精密度高、价格昂贵等特点。同时就整个医院而言,仪器设备关系着医院整个运营的规模和效益[1],尽管当前各医疗机构医疗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已经趋于完善,但在仪器设备的使用中仍难免存在一些风险。在我国,临床护士是治疗及监测仪器的主要操作者,护士的工作与仪器越来越密不可分[2]。因此,为最大限度降低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风险,需要在护理工作中引入新的管理模式以保证仪器设备的安全性。本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科仪器设备维护记录作为观察组,对比我科以往精细化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基于精细化管理之上的“6S管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护士资料。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有床位 24张,护士 46人,年龄23~43岁,平均(28.40±4.70)岁;学历:本科36人,大专10人。工作年限3~20年,平均(6±2.3)年;职称:主管护师5人,护师37人;工作模式:小组责任制,分为4小组,APN弹性排班。此外,NICU设保障护士2人。

(2)NICU仪器资料。目前我科仪器设备总体可分为四大类:监测类、检查类、治疗类以及预防类(表1)。

表1 NICU仪器资料

(3)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之间NICU在用仪器设备为试验组,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NICU在用仪器设备为对照组。以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记录为主要依据进行研究。

2 方法

2.1 对照组方法

对照组NICU仪器设备使用方法:根据医院“三甲复审”仪器设备管理要求,交接班时核对所有仪器设备数目和使用情况;仪器护士每周对在用仪器进行日常维护,统一记录,必要时联系设备科维修;每季度对所有人员进行仪器使用的培训;设备科每年对所有在用仪器进行检测。从仪器的管理、维护、使用以及培训四大方面对所有医护人员采用问卷式调查,根据结果分析讨论并改进。同时调取设备科维修记录时间,便于改进后比较。

2.2 实验组方法

本研究从2017年1月将基于精细化管理的 “6S管理”应用于仪器使用中,具体方法如下。

2.2.1 仪器管理方法

根据NICU患者病情特殊性将以上所有仪器分为急救仪器及常规仪器两种。并成立NICU设备管理小组,小组成员由NICU主任、护士长、4名责任组长、4名医生、10名护士组成,其中有2名仪器管理员(1名医生,1名护士)。除主任与护士长以外,其余人员分成2小组,轮流管理急救仪器以及常规仪器。并严格执行五定管理:“定人、定时、定位、定质、定量”。仪器专项负责人定时对所管仪器充放电、仪器管理员定期质控、对于耗材定时定量配置,监督所有人员对仪器做到定位放置。同时做到“三好管理”,即维护好,使用好,考核好。内容包括建立、完善和实施ICU仪器设备使用制度,流程,培训计划、维修制度、养护制度。并定期对所有在岗人员进行实地考核,且纳入个人年终考核成绩中。

将所有仪器设备、仪器间及CT室均纳入“6S管理”。“6S”包括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3]。具体方法如下:

(1)整理:将所有仪器及零件按照日常使用情况严格执行“五定”管理,并由护士长每周抽查。

(2)整顿:所有关于仪器使用的零件、耗材配置相应数目并标识明确,仪器维护班每周二检查后上报总务护士。

(3)清洁:护理保障班每日清洁,仪器维护班同样每周二检查。

(4)规范:规范所有流程、制度及管理。

(5)素养:团体相互监督,养成自觉自律的习惯,并培养个体红线思维意识。

(6)安全:① 改进并明确标识;② 根据ICU床位分布设置地表,将急救仪器按照最短途径放置于合适位置同时不影响周围环境;③ 为使用方便,根据仪器特点定制合适的推车;④ 规划出仪器故障区,放置所有故障仪器。

2.2.2 仪器维护方法

(1)根据仪器说明书,仪器专项负责人制定各类仪器维护、保养细则。对于床单位标配仪器4个小组每月轮换一次,小组责任组长负责监督每日转出、感染患者床单位仪器的消毒、维护。

(2)APN排班中的保障班,每班负责仪器的清点、外借、维修及送回的登记。

(3)消毒隔离方法规定所有仪器每日采用医用消毒湿纸巾进行物表擦拭,每天由护理保障人员负责完成并由感染科不定期进行仪器表面定植菌培养与监测。

(4)对于一次性耗材使用后及时丢弃,污染后及时更换;可重复使用并与患者有过直接间接接触的零件,患者转出ICU后根据材质采用医用消毒湿纸巾进行物表擦拭或者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

(5)阅读文献应用一些临床小技巧,如自制“十”字型理线带管理仪器导线[4],多参数监护仪保护套的设计[5]等。

2.2.3 应用痕迹管理优化仪器使用流程

如今医用设备已成为医院开展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物质基础,直接影响到医疗水平。设备仪器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一部分,设备仪器档案是设备仪器整个周期的原始资料,能够充分反映医院的管理水平[6]。然而,医院目前的设备仪器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有很多的问题,比如:设备仪器档案管理与日常管理工作脱节;归档制度没有落实;传统分类方案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人员档案意识薄弱等[7-8]。痕迹管理就是在各种管理工作中,从时间和管理内容方面,不留间隙或空白的缜密工作记录,其目的是让管理过程留下印迹,要求对实施管理过程中所做的记录、图片、电子档案等进行收藏、整理、归档、保存,做到可追踪、可追溯,随时有据可查[9]。根据“三甲复审”医院仪器管理说明:

(1)建立所有仪器档案,分为急救与常规仪器,内容包括仪器名称,型号,厂家,科室编号,采购时间,故障原因,更换配件,检测时间,报废计划,每月填写一次。

(2)科室所有仪器进行特殊编号,用厂家名字第一个字+仪器名称第一字+入科年号后两位+科室编号。此方法明确表明某厂家某仪器某年入科,在我科排几号,便于后期跟踪。并建立与仪器一体的可抽取式维修跟踪卡,内容包括仪器科室编号,故障原因,维修记录。

(3)建立仪器维修记录本并交接,由当天保障班负责。内容包括仪器编号,是否联系维修,送修人及日期,接收人及日期。当班护士发现仪器故障,填写仪器上的仪器维修追踪卡,并报告保障班登记于仪器维修记录本,交接班,统一由当天白班保障两名负责联系维修,并记录。

(4)对于1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器建立单独的仪器使用记录本,内容包括使用者、使用时间以及操作仪器的医护人员双签名,并由设备科不定时检查。

(5)仪器管理员每周不定时对所有医疗仪器设备进行质控,对临床医疗仪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报告并找出原因,改进操作流程,减少医疗人身伤害,保证护理安全。应用PDCA模式每月对仪器设备质控及故障处理内容进行汇总,在科室每月的护理质量管理会议上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对策,并填写仪器质控记录本。

2.2.4 “三方”合作提高NICU护士仪器使用技能

“三方”合作包括院方、临床科室以及厂家。

(1)院方对于新入职护士进行临床常用仪器使用培训,如:输液泵、注射泵、监护仪等。并编写《常见仪器故障排除以及应急预案》。

(2)根据NICU护士分层,单独上岗护士都要对所有仪器做到“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临床科室根据要求每月由仪器专项负责人对所有人员进行以上几方面培训,每周由仪器质控员进行临床质控,及时发现问题并总结。根据科室仪器配置,对仪器操作的实际应用每月完成一次考核,形式为实际操作模拟考核,对于不达标人员继续培训。保证人人都能做到“四会”。

(3)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院诊疗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医疗仪器,随之而来的就是医疗仪器的维修和保养工作,精心的保养可以降低医疗仪器的故障发生率,专业的维修可以保障医疗仪器的修复率,维修的及时与否是医院内诊疗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采用预防式维修的管理理念和自修与外包相结合的维修模式就是针对当前医院医疗仪器维修和保养的问题提出的科学的管理方法[10]。为此,仪器厂家工程师定期参与仪器临床使用技巧、报警、故障排除等方面的培训。同时仪器管理员负责收集临床仪器常见问题,及时向厂家反馈。

2.2.5 评价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室所有仪器维护记录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科室所有仪器维护记录作为试验组,采用基于精细化管理的“6S管理”模式:① 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满意度调查表,从仪器的管理、维护、使用以及培训四大方面对所有医护人员采用问卷式调查,并汇总;② 每周对仪器维护记录本进行统计,计算仪器送修时间;③ 每月对每台仪器追踪卡进行统计,记录维修频次;④ 采用SPSS 24.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若不符合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

3 结果

采用基于精细化管理的“6S管理”模式后,医护人员使用仪器满意度由传统管理模式的65.2%上升至84.8%,仪器送修维修时间由8.3 d降至4.4 d,仪器设备故障率由31.5%降至18.2%,全科医务人员使用仪器技能明显提高,报废仪器也明显减少。

两组仪器设备故障率比较与仪器送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2 两组设备故障率与维修时间比较

两组医护人员仪器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两组医护人员仪器满意度

4 讨论

NICU仪器设备种类多,诸多因素造成仪器管理质量下降,维修送检率居高不下。马小芳等[11]将其应用于ICU仪器安全管理中,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仪器的日常保养评分明显提高,事故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说明6S 管理法在提高医疗安全性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基于精细化管理的“6S管理”模式,通过对科室仪器及配件从整理、整顿、清洁、规范、素养、安全等六方面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并培养所有人员的责任感,守规则行事的意识、团体意识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以便对所有仪器的清点和归类,对完好、基本完好、已损坏仪器分别进行保养、检修和维修。同时建立仪器管理小组,医护合作,实行“五定”管理、做到“三好管理”,从管理层面提高大家主人翁意识及责任心。从实际操作中,采用痕迹管理,设置科室仪器追踪卡及仪器使用维护记录交接本,进而方便查找整理,必要时根据记录可还原现场[12-14]。此外,新的管理模式也方便统计并为维修工程师提供历史维修记录,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根据以上措施改进,我科仪器送修维修时间由8.3 d降至4.4 d,仪器设备故障率由31.5%降至18.2%。

为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及维护,要求所有单独上岗人员做到“四会”,根据要求制定更贴近临床的培训计划,并定时联系工程师,为大家讲解方法技巧。加强实操考核,每周进行临床质控,动态循环、改进并提高。如此,医护人员使用仪器满意度由65.2%升至84.8%,医护人员使用仪器临床技能也明显提高。

ICU是借助现代化医疗装备为病情危重的患者进行监护和治疗的特殊病房,完善的仪器管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仪器的管理和使用时潜在风险的控制是患者医疗安全的根本保障[15]。为此在故障发生之前就对医疗仪器的性能、安全性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障医疗仪器的高效运行,预见性的防治故障发生[16],而仪器使用又是实操性临床技能,据统计在医疗责任事故中,有50%~60%是由于医疗设备使用不当造成的,这与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性能不熟悉、操作流程不熟练等因素有关,导致仪器使用故障、频繁报警,甚至延误患者治疗,引起医患纠纷[17]。NICU患者通常均需要仪器监测其生命体征及各项指标,如护士对仪器相关操作及知识掌握不全面,很容易给治疗造成偏差。在进行新模式管理前,发现医护人员使用仪器的相关知识中仅有21.5%是经过规范化培训的,67.9%是进行临床实践摸索的。通过采用新模式管理后,所有仪器均要进行“三方”联合规范化培训,保证了培训质量及动态跟踪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技能。

针对使用频率较少的仪器,容易反复遗忘操作要点;精细仪器因其复杂的原理、设置方法、故障排除等,不易全面掌握。面对以上问题,从目前仪器管理方面只有多发现和总结,与工程师多沟通,不断培训,确保人人做到“四会”,才能保证临床仪器使用安全。

5 总结

基于精细化管理的 “6S管理”模式的实施,虽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是随着医改的不断推进,床位周转率会越来越快,仪器设备使用间隔时间越来越短,然而,随着仪器设备持续不间断使用,各部分配件逐渐老化,从而被淘汰、报废。再者现如今ICU病房对仪器设备如何进行有序管理,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技术、经济效益,已成为ICU 同行关注的课题[18]。然而我们临床针对常用仪器设备持续不间断使用的问题,还没有一套很好的管理措施,方便临床的同时,增加使用使用寿命,减少资源浪费。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总结以及实践。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仪器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采购与论证分离模式下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论证思考与探索——以吉林大学为例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如何做好实验室仪器设备检定或校准证书的确认工作(二)
爱紧张的猫大夫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