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完善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探讨
2019-06-17刘小丽张朝贾璐刘焕舒曹晗张婧
刘小丽,张朝,贾璐,刘焕舒,曹晗,张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医学工程处,北京 100026
引言
医疗设备是医院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和保健工作的最基本要素,是不断提高医学科学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也是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不断推陈出新,各大医院也在不断更新医疗设备,使之符合现代医院发展的要求。而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是医疗设备完成自己在医院历史使命而走向终结的过程,是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项政策性、程序性非常强的工作[1],但往往这部分工作是管理上最薄弱的环节。且目前设备的报废管理只是简单地反映为经审批同意固定资产减少的账务处理,而没有将医疗设备报废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整地体现出来。因此,非常有必要完善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环节,并与信息管理系统同步,使得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更加程序化、制度化、规范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医疗设备报废工作更加严谨,既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又避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2]。
1 医疗设备报废条件
2014年8月20日财政部以财行〔2014〕228号印发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的《地方行政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五章第二十三条规定资产报废是指对达到使用年限,经技术鉴定或按有关规定,已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核销的处置行为。国家或行业对资产报废有技术要求的,应当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技术鉴定[3]。根据国家关于固定资产及财务管理办法,各医院针对医疗设备的报废都制定了相关报废制度和流程,确保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科学合理。医疗设备应施行强制报废和条件报废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报废。诸如生命支持类设备、大型设备、医用特种设备等可能危害到人身安全的设备及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了使用期限的设备,一旦超过规定的使用年限(一般为8年),应予以强制报废[4]。其他设备凡达到客观使用寿命或者符合下述条件之一者,即可申请报废:① 维修费高于残值:设备零配件老化需要置换、故障频发或者人为因素等原因造成医疗设备严重损坏,不能继续使用,且维修费用超过设备残值;② 计量检定不合格:列入计量检定目录中检定不合格的医疗设备,在校正修复后仍不能通过计量检定;③ 环境条件不满足:严重污染环境,可能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环境或配套设施诸如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电压的不稳等造成设备的损坏;④ 生产厂家停产:设备厂家已不再生产此型号设备,损坏的设备配件无法更换[5];⑤ 技术落后不适用:对于技术落后的医疗设备,使用年限虽然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设备还能正常运行,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设备已落后于当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无法满足临床诊疗需求,且院内调配不了,需要更新换代[6]。
2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流程
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流程是指从申请报废到批复的报废设备被回收的管理过程。以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管理的市属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流程为例,如图1所示。在整个报废管理流程中,处理好医院内部报废管理涉及的各个环节十分重要。
图1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管理的市属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流程
3 报废管理现状
目前医疗设备申请审批购置流程已规范化,院内科室申请填写详细的论证申请表,各相关职能部门从新技术新业务、是否接入医院信息系统、水电房屋条件是否满足、收费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论证后,院内召开设备管理委员会从医院的整体规划和发展角度来决定进入医院库中的医疗设备。需要财政支持的上报给政府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评审后通过的设备以红头文件形式下发给各个医院后,执行后续流程。而医疗设备的报废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审批和监督不像准入那么严格,执行过程多居于形式,操作性不强。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① 缺乏专家对报废设备的技术鉴定;② 缺乏现场查看报废实物的监督环节;③ 报废批复后不及时拉走造成医院原本可供医疗使用的局限性场所因放置报废设备而形成医疗用地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7];④ 部分报废手续已齐全的设备,资产管理系统未及时下账;⑤ 部分设备虽然报废并销账了,但依然还在使用;⑥ 部分达到使用年限应该被淘汰的医疗设备,未进行强制报废;⑦ 部分未达到使用年限的设备,在技术鉴定不充分的情况下提前报废;⑧ 由于人员变动,报废要求有变化,而医院不知,缺乏沟通。上述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反映了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不足[8]。在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对医疗设备报废的重视。
4 具体实例分析
4.1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流程
以我院为例,医院现拥有3500台套左右、原值5亿多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每年报废设备几十台甚至上百台不等。医院医疗设备满足报废条件后就进入了报废流程,所以医疗设备的报废在医院是不间断的、持续的,是医疗设备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常态工作。随着医院精细化管理要求,医院内部的报废流程涉及的各个环节也正逐渐趋于规范。院内报废医疗设备流程如图2所示,含有物流和信息流两部分。物流部分指待报备医疗设备实物在院内从临床医技等使用科室周转到院内设备报废库的过程,(图2中虚线框内部分)。信息流部分指待报废的医疗设备申请在院内签批的过程,(图2中虚线框外部分)。通过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图3)来体现医疗设备报废信息流。下面就报废流程涉及的几个关键环节进行阐述。
图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流程
4.2 报废流程涉及的几个关键环节
4.2.1 报废工作责任到人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并利用现有人力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将3个院址(东院区、西院区和南院区)的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划分为6个责任区:东院区4个责任区、西院区1个责任区、南院区1个责任区。5个工程师A、B、C、D和E的责任分区如表2所示,E为备班工程师。工程师以3个月为周期由A、B、C、D到西院区轮岗一次,轮岗到西院区的责任工程师仍旧负责东院区责任区的医疗设备。南院区开放的床位数少,医疗设备大多由出租场地的医院提供与管理,只有少部分的医疗设备属于医院固定资产,所以这个责任区不单独安排责任工程师,医疗设备出现相关问题由几个责任工程师协商解决(表1)。责任工程师负责责任区内所有医疗设备的验收培训、维修维保、巡检、预防性维护、盘点、报废、设备管理员培训等管理工作,所以医疗设备的报废工作是由责任区的责任工程师全面负责的,这样责任到人,工作到位。
图3 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
表1 工程师责任分区
4.2.2 医院重视提供报废库
随着医疗行业的发展,医院开展了许多新的技术和业务,医疗设备不断更新换代,医院领导对医疗设备的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为加强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环节,充分利用有限空间资源,减少临床不安全因素,医院在东院区特别提供了医疗设备报废库以临时周转报废设备。
4.2.3 申请报废腾挪医疗空间
为了尽快腾挪出待报废医疗设备占用的空间,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科室口头、微信或者书面形式提出待报废设备申请后,责任工程师第一时间到使用科室核对设备情况。而后通知医学工程处鉴定小组成员现场鉴定是否满足报废条件,满足条件的设备工程师们将待报废设备转运至医院设备报废库中。西院区静立于故宫东侧外不到200 m,小而精的空间都用于了医疗,方便运走的报废设备会被转至东院区的报废库中。随后责任工程师通知使用科室填写医疗设备报废申请表中设备的基本信息部分,并科室使用者和科主任审核后签字。医学工程处财务人员和责任工程师核对账物信息,无误后科室申请环节结束。
4.2.4 各负其责审批签字
由医学工程处财务人员整理好近期的报废申请表后,按照报废流程中的审批权限进行签批。鉴定小组签字齐全后,医学工程处主任审批签字确认,财务处处长审批签字确认,医疗设备主管院长审批签字确认。
4.2.5 文件会签后套红头
单价大于等于10万元的医疗设备拟出需套红头的文件,院领导会签同意后,由院长办公室套医院红头后上报给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至此就完成了院内的报废流程。
4.2.6 特殊情况启动绿色通道
对于大型的报废设备,医院报废库存放不下,但又急需腾挪出现有场地安装新的替代设备,这种情况我们就会启用绿色通道单独针对这类设备加急走报废流程。报废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是缩短了每个环节的时间。另外事先与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相关处室沟通,呈递红头文件时并再次解释情况,局里也会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加快审批流程,审批后及时联系指定的报废设备回收公司按照新旧设备更换的时间节点拉走报废设备。这样既按照流程报废了设备及时腾挪出医疗用房,又不影响新设备的安装进度按计划服务于临床科室和患者。我院西院区2018年10月安装的压力蒸汽灭菌器就是启用的绿色通道。
4.3 管理效果
自2017年1月,我们开始摸索责任工程师分配责任区,报废工作责任到人,以及在工作中逐步细化和完善报废流程,再加上期间医院提供了报废库,而后增补了工程师和财务人员。历经近2年的时间,医疗设备报废工作已经趋于规范,而且报废流程涉及的环节一环套一环,环环紧扣。解决了多年沉积的医疗设备历史遗留问题,医疗设备账物越来越清楚明晰。责任区工程师对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
5 总结和讨论
医疗设备报废管理是适合妇产医院特色的管理模式。本着从医院的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地分配现有空间,使用现有的人员配置,有效调整流程和明确责任。在现有资源情况下,不仅合理地完成了报废工作,而且将现有资源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看为医院大大节省了成本。
医疗设备的报废管理虽能满足目前工作的需要,但是有些地方还是需要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化医院快速发展的管理模式,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完善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的报废功能模块:为了更好地追踪监管医疗设备报废管理的全过程,最重要的是医疗设备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应在现有信息管理系统基础上,完善报废管理模块,从报废直至处置的各个环节的过程进行全程记录和追踪[9]。从医院申请报废(与财政系统例如久其软件系统对接)到政府管理部门报废批复、指定的回收公司拉走等每一个环节以扫码等形式实时记录每个过程。这样可以使报废管理流程环节更加透明规范,减少人为的因素影响,实时追踪报废过程,体现了无缝的管理理念[10],有效地保证了国有资产的流向。
(2)制定医疗设备报废标准:医疗设备报废得当与否,不仅体现了设备是否充分利用,而且也体现设备的实用价值和经济效益[11]。目前没有医疗设备报废标准出台,医疗设备从性能指标等方面到底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报废,通过什么检测手段来检测这些指标。医疗设备报废前要进行较为科学、准确的评估,从而解决医疗设备绩效、代价、风险等互相制约的问题[12]。
(3)建立报废流程专家鉴定体系:在医疗设备报废流程中,缺乏专家鉴定的环节,待报废医疗设备的性能指标、技术参数和使用等方面是否达到报废标准,以免造成浪费。另外培养在医疗设备性能鉴定和维修方面有专长的专业人员,从而为下一步大范围进行报废和淘汰医疗设备的再利用提供人力资源支持[13]。
(4)报废设备固有的可用元器件再次利用:报废的医疗设备只是从某一方面或几方面满足不了临床使用需要,对可用元器件进行再利用。
(5)奖惩机制的建立:在医院内部应建立一套奖惩机制。按照论证预算,医疗设备报废时达不到累积的预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求时,给予惩罚,以免不充分论证而盲目计划购置而造成浪费甚至闲置。
(6)报废设备用于教学:医院承担院校的带教任务,教学中课时规定有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但实践课时往往仅局限于到科室参观设备,无法真正看到设备内部结构及实际工作状态,利用医院报废设备可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设备工作原理及其组成结构[14]。
总之,为了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医疗设备不能重前期论证而轻后期报废,要建立完善的医疗设备报废制度,医院要加强对该项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充分认识到报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这样不但可以为医院减少开支,还可以避免一些因医疗设备老化所造成的医疗纠纷。医疗设备的主管部门和使用科室认真执行报废制度,规范医疗设备报废行为,相应地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为医院节约维修资金,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