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在技能竞赛培训中的研究

2019-06-17黄利飞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竞赛考核病人

黄利飞

(河源市卫生学校,广东 河源 517000)

在传统的护理技能竞赛培训中,教师针对竞赛项目,先讲解理论,让学生对知识有一定认识,然后按步骤开展技能训练,同时在训练中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基本掌握临床护理的操作技巧,但是灵活运用度不高,在更换操作病例后学生会手足无措、无法应对,在对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和开展护理操作时,不能很好地投入操作中。而学生标准化病人(SSP)的引入,能较好地培养竞赛学生在面对不同病人、不同病例时的应变能力。同时,SSP具有病人、评估者和反馈者三重功能,SSP具有普通病人和指导教师无法比拟的优势[1]。相比病人,SSP在操作中可以反复应用,批量服务于学生,让大多数竞赛学生受益;相比指导教师,SSP可发现竞赛学生的模拟真实感、操作紧张度、操作舒适感、询问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反馈给竞赛学生,让学生不断提高操作竞争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护理专业2016级中职学生50人为对照组,2017级中职学生50人为实验组,年龄15~18岁。入选标准:两组学生均为参加广东省中考被正式录取的中职学生,经全校综合考核排名前50,已经完成部分专业课程学习,有一定的护理专业理论基础,在年龄、性别、学习背景、基础理论、身体素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培训内容 按照护理技能竞赛规程,选取密闭式静脉输液和口腔护理两项操作培训,两个操作项目在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第九章和第十四章,学生均已学习过,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1.2.2 培训过程及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培训的方式,即理论+实训操作。实验组引入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培训教师在全校挑选合适人员,进行SSP培训,制订详细的培训计划。每次开展技能培训之前,设计不同疾病的相关案例,在训练学生掌握成熟后,再更换案例培训。要求技能竞赛学生从收集资料入手,评估护理对象的健康状况,明确护理问题,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正确实施计划。同时,在模拟训练中,SSP要有时间观念,把握各环节时间,能让竞赛学生按时完成相关操作。对照组采用“理论—演示—模拟操作—指导”的四段式实践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理论—微课视频—教师演示—模拟训练—SSP模拟—评价”的顺序开展实验培训。

1.2.3 培训效果评价 技能考核:采用校内专家评委和医院专家评委双向考核,评分标准借鉴全国护理技能竞赛规定标准,考核学生是否具有护士职业素养、评判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问卷调查:每次操作完毕后,对实验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发放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问卷包括一般资料、对引入SSP培训的评价(问诊技巧、评判思维、操作影响、语言沟通、操作自信心、人文关怀、整体操作提升方面)。选项为有非常大帮助、比较有帮助、不太有帮助、无帮助。技能考核:采用相同评委、相同评分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考核,全面考核竞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总分值为100分。

2 数据处理

将数据录入数据库,使用SPSS 23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3 结果

3.1 两组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操作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P人数5050-校内专家评分97.31±3.1686.23±3.53<0.05医院专家评分96.28±2.9484.36±3.31<0.05

3.2 培训效果评价(见表2)

技能竞赛培训中引入SSP大部分被接受,学生普遍认为可以提升问诊技巧,对评判思维、语言沟通、操作自信心、人文关怀、整体操作提升有帮助,对学生操作影响很大。

表2 实验组对引入SSP培训的评价[n(%)]

4 讨论

4.1 增强SSP在技能竞赛培训中的效果

为增强学生培训效果,利用高仿真教学已被大多数学校采用,但是高仿真教学也具有一定的缺点:(1)虽然操作真实,但与真实病人仍具有一定差距。(2)无法交流,不能即时反映病情及治疗效果。临床技能竞赛考核要求贴近临床,操作中重视人文关怀和护患沟通,而二年级学生还未进入临床实习,对考核要点难以把握。这时,SSP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竞赛学生的培训。标准化病人(SP)是一些经过训练,能恒定、逼真地复制真实临床情况的人[2],但由于SP应用于教学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为了减少SP的费用及解决组织安排问题,在此选用学生作为SP,即学生标准化病人[3]。在SSP上岗之前,教师需规范培训,严格把关,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临床。在竞赛学生培训过程中,部分学生未真实投入培训,还把病人是看成自己的同学,并未将SSP当成真实病人,教师应在培训中注重学生的表现,让学生真实投入操作。同时,为更好地促进学生操作,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模拟医院的环境,让选手和SSP更容易进入操作状态,提升培训效率。

4.2 注重SSP的反馈,增强培训效果

SSP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具有明显优势,不仅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还可用于医学继续教育和考核评估[4]。在竞赛选手操作中,制作针对SSP的调查问卷,调查其对操作选手在模拟真实感、操作紧张度、操作舒适感、询问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感觉,从SSP反馈内容上对竞赛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更易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对SSP开展反馈调查,可以促进竞赛学生相互对比、相互竞争、相互学习。

总之,引入标准化病人开展竞赛培训,是竞赛和学生技能提高的需要,也是学校培训能力提升的一个过程。当然,中职学校竞赛引入SSP,需要有一定SP培训经验的教师对学生开展正规培训,运用SSP后,教师和学生的竞赛训练时间更多、案例变化更大、细节要求更严。这样,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更贴近临床,更容易被评委认可。

猜你喜欢

竞赛考核病人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谁是病人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病人膏育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