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习春风暖人心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调研报告

2019-06-17

苏区研究 2019年3期
关键词:赣南苏区发展

提要: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围绕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来自机关、高校的专家学者及部分新闻记者共同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赣州市辖18个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经调查,自2012年6月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实施以来,赣南苏区在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支撑能力、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苏区振兴发展的实践,赣南打造了一个革命老区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红色样板。苏区振兴发展,生动实践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彩缩影,也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鲜活展现。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围绕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我们联合江西省社科联、江西日报社、赣南日报社、赣南师范大学等,组成由专家学者和部分媒体编辑记者共同参与的专题调研组,深入赣州市辖18个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此次调研采取资料搜集、座谈询问、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调研活动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全面摸底阶段。为做好全面摸底工作,专题调研组分为三个小组。其中,一组前往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瑞金市等地调研,走访了16家企业和机构、27个农业基地和代表性示范点、12个开发区,开展了14次座谈会;一组前往信丰县、龙南县、安远县、兴国县等地调研,走访了12家企业、17个乡镇、37个行政村,针对农户访谈226户,开展了14次座谈会和4次全市范围内政府部门座谈会;一组前往上犹县、崇义县、大余县、于都县、会昌县等地,走访了20个乡镇,开展了16次座谈会,深入农户160户。

第二阶段为深度调研阶段。专题调研组分实地调研组和问卷调查组两个小组。其中,实地调研组深入安远县、定南县、大余县、于都县、兴国县、上犹县、瑞金市、宁都县、寻乌县等农村家庭,实地采访农村家庭600户;问卷调查组深入兴国县、于都县、瑞金市、上犹县、信丰县、龙南县、宁都县、寻乌县等71个行政村,入户填写了问卷4000份。

在调研过程中,专题调研组针对调研内容组织了大小20次调研组讨论会和碰头会。根据调研情况,经过认真梳理和思考,专题调研组就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沿革、巨大成就、典型做法和有关体会思考等,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赣南苏区的历史沿革

赣州位于江西省南部,俗称赣南,辖18个县(市、区),国土面积3.94万平方公里,人口970万,国土面积、人口分别占全省的1/4和1/5,是江西区域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

赣南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亦称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赣南瑞金宣告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工农民主政权,是我们党在局部地区执政的重要尝试,为我们党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根据地建设以及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赣南苏区从事过伟大的革命实践活动。

苏区时期,赣南苏区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为了创建和捍卫襁褓中的红色政权,处于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赣南人民倾其所有,几乎把最后一粒米、最后一尺布、最后一块银元、最后一枚铁钉都奉献出来支援红军,把自己的丈夫、兄弟、儿子送到了革命队伍。赣南苏区当时人口不过240万,参军参战的赣南儿女有93万余人,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其中,先后参加红军人数达33万,直接参战支前的多达60万人。在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三位赣南子弟倒下。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分别占全省、全国烈士总数的43.8%、7.5%。

新中国成立后,赣南苏区人民依然以革命战争年代的真情、热情,无私地支援着国家建设。1960年代初国家三年困难时期,赣南钨砂大量出口创汇,为国家偿还外债、渡过难关作出了重要贡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赣南累计开采钨精矿130万吨,占全国一半以上;累计开采稀土25万吨,占全国中重稀土总量的七成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发展。赣南森林资源丰富,新中国成立初期被列为全国调运木材的重点地区,并修建了森林铁路专门外调木材,为国家提供统配木材2450万立方米、毛竹8718万根。由于长期过度砍伐,森林面积锐减,水土流失严重,其中1975年至1982年7年间,赣南林地面积减少257万亩,荒山面积增加183万亩,水土流失面积1678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37.8%。在资源大量输出的同时,赣南苏区主要劳动力大量输出到沿海发达地区。仅2011年,赣南苏区跨省输出劳务185.19万人,占乡村从业人员的33.7%,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后,赣南苏区发展压力和治理贫困落后难度远远超过其他地区。由于战争创伤和经济投入不足,加上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产业结构等因素,赣南苏区的经济发展远落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总体发展水平低、发展差距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差、社会事业发展缓慢。2011年,赣南苏区人均生产总值为1621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62.7%、46.2%;人均财政总收入172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46.9%、22.3%;人均地方财政收入1130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48.0%、29.0%;人均固定资产投资10706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54.7%、47.6%;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14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66.2%、37.4%;农民人均纯收入4949元,相当于全省、全国的71.8%、70.9%。到“十一五”末,赣南还有11个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以及215.4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更有69.5万户近300万人居住在危矮破旧的土坯房中,42万人主要依靠政府提供的抚恤补助、农村低保和零星救济度日,当年红军用于夜行的松明子,依然还是部分深山住户主要的照明材料,许多孩子只能就着昏暗的煤油灯做作业;220多万农村群众连最起码的饮用水都难以保障,长年累月人畜共饮,直接从塘里、田里、沟里取水;19.1万人生活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9个县没有铁路,4个县没有高速公路,29%的国道和省道属于等外标准。与全省和全国的发展相比,赣南苏区是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的任务十分艰巨。

赣南苏区特殊的地位、特殊的贡献、特殊的困难,深深牵动着党中央的殷切关怀,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大爱。2011年12月31日,在有关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由于种种原因,赣南苏区目前经济发展依然滞后,人民生活依然比较困难。如何进一步帮助和支持赣南苏区发展,使这里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使苏区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应当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2012年6月28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正式出台,开启了革命老区脱贫致富、振兴发展的宏伟实践。

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六年巨变

自2012年6月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实施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关怀下,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新的希望、三个着力、四个坚持”重要指示,赣南苏区人民围绕实现苏区振兴目标,砥砺前行、精准发力,振兴发展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效。赣南苏区进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老百姓受益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在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支撑能力、特色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等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贫攻坚迈出了坚实步伐,红土地上迎来了沧桑巨变。

(一)生产生活条件

1.居住、饮水、用电、出行等条件明显改善

2012年以前,赣南苏区有近70万户群众生活在土坯房中,占农村总户数的40.6%。当地各级政府虽做了较大努力,但由于补助标准低、建筑成本高等问题,改造进展不是很顺利。此外,赣南苏区农村有223.8万人长期饮用污染严重的地表水、泥塘水,175个村不通电,7.1万农户用不上电,2万多个自然村不通公路。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南苏区在解决居住、饮水、用电、出行等突出民生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2012-2017年,赣州市共有69.52万户居民完成了危旧土坯房改造,同时建成了保障性住房16万套,完成了棚户区改造8万多户;农村居民长期饮用地表水、泥塘水,以及近300万山区群众不通电或长期“低电压”的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此外,出行条件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到2017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数为20029公里,道路硬化率79.6%。安远县“四好农村路”建设实现了村村通,农村小公交实现了全覆盖,目前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如今,赣南苏区居民在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方面的满意度有了大幅提升。

2.贫困问题

赣南苏区的贫困问题由来已久。到2011年,赣南仍有11个连片特困县、1419个贫困村、215.4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29.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6.5个百分点。调研发现,发生贫困的原因比较复杂,有因病、因学、因灾、因残造成的绝对贫困,也有收入来源单一产生的相对贫困等。

从调研的情况看,赣南苏区脱贫攻坚的力度很大,效果很好。六年来,全市贫困人口减少至35万人,占江西省脱贫人数的一半,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1%,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差距缩小到1.21个百分点。政府帮扶苏区贫困居民脱贫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干部驻村帮扶、职业教育培训、金融扶贫、旅游扶贫、政府补贴、兜底扶贫、教育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合作社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特别是采取一户一策精准对接方式让苏区人民受益匪浅。至2017年,赣南有6万户贫困户20余万人通过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了脱贫;20.4万人通过就近搬迁安置、跨区域安置、县域内统一协调安置、依托工业园区安置等多种方式,实现了脱贫。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38%的贫困户和脱贫户对正在享受的当地政府提供的扶贫政策满意和比较满意。

(二)基本公共服务

2012年之前,赣南苏区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质量上与全国差距较大,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城乡医疗卫生体系、城乡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社会保障体系。现在,这些领域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1.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

2011年,赣南苏区仅有公办幼儿园62所,私立幼儿园2605所。学前三年入园率61.36%。小学、初中标准化校舍危房面积286.62万平方米,寄宿条件差,没有营养餐。如宁都县南林村小学被称为“六无”学校,寄宿生长期睡地板。中小学教师教学生活条件差,待遇低,33920名教师没有宿舍,教育资源有加速流失的趋势。

到2017年底,赣南苏区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整体水平跃升至江西省前列。赣南苏区有公办幼儿园940所,幼儿园和幼儿教学点3327所(个),赣南苏区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83%。在校舍方面,新(改、扩)建中小学校舍503万平方米,改造薄弱学校2903所,改造校舍危房231万平方米,改造寄宿生宿舍32.4万平方米。幼儿园营养餐供应实现了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供餐率87.11%。

与此同时,赣南苏区专任教师大量流失的现象得到遏制,增加了1.92万人。目前,赣南苏区有特岗教师10378人,“三区”人才支教、学前教育支教教师6034人,中小学及幼儿园专任教师10.6万人。2012-2017年,开展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教师培训15.25万人次。

2.城乡医疗卫生体系

受历史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赣南苏区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投入长期不足,服务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西部地区平均水平,“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看不好病”的现象比较普遍。据统计,2011年,赣南苏区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38张,低于西部3.35个百分点。在农村,有70%以上的行政村没有卫生室,21.1%的农村居民在当地看不上病。

经过六年的努力,赣南苏区医疗技术、医生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提升,赣南农村居民在当地“看不上病”的现象得到了解决,当地医生“看不好病”的现象逐年下降。据统计,截止到2017年底,赣州新建了行政村卫生室730个,行政村卫生室实现了全覆盖,乡村医生有1万多人;赣南苏区共有硕士以上学历医生661人、副高以上职称医生1406人,分别较2011年增长47.7%、38.9%,每年乡村医生培训人数在8000人左右。2017年,赣州市组建了家庭医生团队3105个,覆盖了赣南苏区贫困人口的99.93%,总人口的45.2%。值得一提的是,于都县成立了市、县、乡(镇)、村医疗共同体,当地居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全县的医疗资源。

更加可喜的是,2016年以来,除在药品方面采取“阳光采购”降低药品价格外,赣南苏区实现了城乡统一医保、全民医保,在全省率先实施了“四道医疗保障线”,赣南苏区人民基本上都能“看得起病”。一般家庭发生非重大疾病,通过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报销50%左右的医药费;如发生重大疾病,还可以通过大病医疗保险再报销近20%的医药费。对于贫困家庭,如发生重大疾病,除了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险的优惠外,还可以享受医疗商业补充保险和医疗救助,承担费用的比例不到10%。目前,赣州的“四道医疗保障线”制度正在全省推广。

3.城乡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

2012年以前,赣南苏区57%的行政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大部分文化馆、图书馆设施落后,6011个村小组、18.65万户群众看不上电视,38%的县(市、区)、93%的乡镇没有体育健身活动场所。据了解,当时赣南苏区群众业余休闲活动主要是打牌、喝酒、聊天(听广播)、看电视、睡觉、学习等。

经过六年的建设,整个赣南苏区已经建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和体育场馆。目前全市有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20个、文化馆20个、博物馆(纪念馆)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283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055个、“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点1800多个。广播电视直播卫星实现了户户通。县级体育场馆增加8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增加118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增加1533个,城市社区全民健身场地增加7个,足球场增加138个。这些设施大部分免费开放,人民群众的业余休闲活动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寻乌县、章贡区等4个县(市、区)开展的“新时代传习所”很有特色,目前正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普及。

4.社会保障体系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前,赣南苏区养老、就业、低保、福利等方面的社会保障比较完善,但存在平台少、保障水平低、覆盖率低等短板。2011年,赣南苏区有196.3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活难、生产难、办事难等问题。城乡居民每月每人可领取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55元,低保户每人每月可领取130元补助金,企业退休人员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197元。

目前,办事难问题得到了明显改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实现了全覆盖,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据统计,至2017年,赣南苏区已建成便民服务点建设行政村3569个,便民服务点行政村覆盖率达100%,便民服务点POS机布设4025个。同期,保障标准也有了很大提高,城乡居民每月每人可领取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98元,低保户每人每月可领取305元补助金,企业退休人员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936元。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等福利机构条件也有所改善,上犹等县(市、区)实行针对重点优抚对象、重度残疾人、城乡低保常补对象、已扎二女户、因灾全倒户等“五类对象”代缴养老保险费的保障政策,连续代缴15年。

综合来看,赣南苏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大幅提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4.61%的家庭认为近几年公共文化服务变化大,开展的文化服务活动日益丰富多彩,生活感觉很充实;89.35%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便利、心情舒畅;77.21%的人不会担忧由于疾病或其他不确定因素而致贫、返贫或生活质量下降,他们普遍认为党的政策有保障,自己有能力和信心应对。

(三)发展支撑能力

1.交通

赣南在近代以前曾经具有沟通南北的传统交通优势,随着海运和京广线的开通,其优势逐步丧失。上世纪90年代开通了京九铁路,至2012年《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前夕,赣南的交通条件仍然严重落后。铁路运输能力弱,高速公路没有全覆盖,G105、G323等4条国道干线等级低、路况差,等外路占29%。赣州机场航线数量少,无法满足出港需求。

2012年初至2017年底,赣州市推动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建成了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大幅提升了货运和客运量,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增强。

铁路方面,赣州市境内新增加了赣韶铁路、赣龙铁路复线,赣州市铁路总营运里程从364公里增加至555公里。据了解,2019年底,昌赣客专、赣深客专等高铁线路将通车。

公路方面,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809.26公里增加至1441公里,国、省道总里程增加1269公里,国道由4条913公里增加至11条1990公里,省道由15条1481公里增加至22条1673公里,等外公路总里程下降近20%。另外,厦蓉、济广、泉南和沪昆高速南昌至韶关联络线等4条国家高速公路(赣州段)也将全面建成和改造。

航空方面,2017年,赣州成为全国支线航空发展试点城市,黄金机场启动改扩建,通航城市由2011年的6个增加到18个。

表2 赣州市2012-2017年运输线路总运营里程变化(公里)

表3 赣州市近年来运输量变化

问卷调查显示,96.31%的居民认为《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交通条件发生了很大改变,出行更加方便,尤其是农村公交系统的建设,对于年龄在50岁以上居民而言更加便利。赣南综合交通枢纽给苏区人民带来的不仅仅是便利,还带来了开阔的视野,使苏区人民更加便捷地接触到沿海发达地区的新观念。

2.能源

过去,赣南主要依靠铁路运输煤炭、油气等能源。受交通基础设施落后的限制,油气供应能力长期不足,企业生产、人民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电力方面,以煤炭发电为主,水力发电为辅。2012年以前,境内仅有华能瑞金电厂一期装机70万千瓦。除装机5万千瓦的上犹江水电厂外,境内还有一些小型水利发电厂。此外,电网结构薄弱,受电能力和变电容量严重不足,农村居民电力的通达性、安全性、可靠性不能有效保障。据报道,2008年,因冰冻灾害,赣州电网与国家大电网“脱联”,赣州电网供电能力由105万千瓦锐减至10万千瓦,全市工厂、居民区大面积停电。

近年来,随着铁路运输能力的增强,樟树—吉安—赣州成品油管道、泉州—赣州成品油管道、揭阳—梅州—赣州成品油管道、“西气东输三线”赣州段工程建成投产,煤炭、成品油及天然气等能源支撑能力得到加强,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得到了极大满足。同时,加大了区外电力输入力度,并适当开展了区域内新电源点建设,探索出了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光伏发电与扶贫相结合的路子,并与供电公司并网,既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也使得供电能力大大提升。截止到2018年6月,实现220千伏变电站县县全覆盖,最高用电负荷达到303万千瓦;已开始建设风电场30个,总装机205.09万千瓦,建成风电装机44.95万千瓦;建成生物质发电装机3.3万千瓦;各县市区已有10万余用户安装了光伏发电。

3.水利

赣南水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6.52亿立方米,但水资源利用率比较低。《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前,赣南水库有1004座,塘坝77582座,其中701座处于不设防状态,洪涝等自然灾害频发。农田灌溉工程总灌区15126个,其中万亩以上灌区39个,电井512眼,泵站2333座。从利用率看,这些灌溉用水利设施应用率不到45%,全市18.9%的农田没有灌溉设施或配套设施不全,抗旱能力不足,仍属“望天田”。

为解决水利设施瓶颈,2017年底,赣州市建立和完善了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系统,实施城镇防洪工程65个,新建堤防226.06公里;完成加固病险水库786座,实施73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治理河长218.3公里;新建寻乌太湖、兴国塘澄等5座中小型水库,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现了全覆盖。经过一系列努力,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幅提升,防洪防灾能力大幅增强。据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先后战胜76次致灾性洪水,水库无一垮坝,重要堤防无一决口,累计减少因灾损失13.46亿元。

表4 赣州近年来水利灌溉设施变化

(四)特色优势产业

赣南苏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主要是脐橙产业和稀土、钨产业。脐橙产业的形成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赣南苏区成为世界脐橙主产区。稀土、钨产业最早始于新中国成立时期,至本世纪初开始延伸产业链,形成了稀土、钨产业集群。此外,赣南苏区还出产蜜橘、茶叶、白莲、生猪、蔬菜、林产品、苗木等特色农林产品,在各县市区还分布着一些铜铝、食品、乡村旅游、氟盐化工等产业,这些产业规模小,零星分散,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十一五”期间,现代轻纺、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电子信息、家具等制造业开始崭露头角,“十二五”期间初具规模。2012年,《若干意见》提出培育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纳入发展规划,重点培育。

1.脐橙产业

2012年,脐橙产业种植面积178.12万亩,总产量125.09万吨。受黄龙病影响,2017年赣南脐橙产业种植面积降为150万亩,产量降为105.2万吨。《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前,除了黄龙病以外,赣南脐橙产业发展面临的是品牌价值低、产业化程度低、储藏加工环节弱、营销平台少等问题。

近年来,赣州市建成了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检测中心,开展了162项课题攻关,一举解决了脐橙产业品牌价值低、产业化程度低的问题。至2017年,赣南脐橙品牌价值飙升近15倍,名列全国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榜榜首。2012-2017年,赣州共发展脐橙深加工企业2家、建设有机脐橙园11个、简易贮藏库386个、冷库82个、果品分级生产线30条、中国供销·赣南脐橙交易中心和会展中心各1个;推进“西果东送”和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16个,分级生产能力达到3224吨/小时,销售网络体系变得非常完备。上述举措,使赣南脐橙产业总产值达120亿元,比2012年增加近50%。

2.制造业

优势矿产业。赣南稀土、钨产业长期以来在产业链前端具有资源优势,但没有国际话语权。深加工、高端新材料和应用等后端产品在国内和国际上没有优势。2015年,赣州市成功组建中国南方稀土集团,将产业链前端原来的88本采矿权证整合成45本,既实现了稀土资源的战略储备目的,又逐步提升了国际话语权和竞争力。2016年以来,赣州市先后成功组建了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章源钨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等重大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创新、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稀土后端深加工及应用环节产品成功实现延伸。据统计数据,2017年赣南稀土、钨产业全产业链产值比2011年增长17.25%,规模以上企业增加58家。为进一步提升该产业的优势,赣州市政府提出了建设“中国稀金谷”的目标,目前已列入国家《稀土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其他先进制造业。除稀土、钨产业,赣南其他先进制造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虽有一定的特色,但基础比较弱,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缺乏产业孵化平台。《若干意见》的出台实施,为这些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赣州市围绕创新驱动战略,获批创建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并创建了规模300亿元的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基金。截至2017年底,赣州市建成了5个新材料制造、新能源研究等研发实验室,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经过六年的建设,赣州市成功引进了5家大型的新能源汽车企业,28款车型进入国家目录;青峰药业进入中国医药工业50强;南康家具规模以上企业由6家增加到376家,拥有5个中国驰名商标,产业集群总产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国内三大家具基地之一。2017年,赣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0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15.6%。

3.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前,赣南苏区在传承红色文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相继建成。由于赣南革命遗址数量巨大,地方财力有限,大部分遗址得不到保护和修缮。

2012-2017年,赣南苏区革命遗址群修缮利用等多项工程获国家文物局立项,争取资金近4亿元,保护维修项目240个,建设国家、省、市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02处,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等原有的设施得到了大规模更新。据统计,六年来,瑞金全国行政机关公务员特色实践教育基地累计办班培训2万余人次。

革命遗址群的修缮利用和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建设,带动了红色旅游,瑞金、兴国、于都、宁都等地陆续推出了红色旅游项目,其中瑞金市的沉浸式旅游体验项目比较有特色。整体上看,赣南苏区已经成为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红色旅游甚至成为了瑞金等一些县(市、区)的支柱产业,成为了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据统计,2017年赣南苏区红色旅游收入占赣南苏区旅游总收入比重超过35%。

表5 赣南苏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变化

4.现代服务业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南苏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呈现出有三大亮点,即: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深入推进,目前已成为赣粤闽湘四省周边九市中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齐全的设区市;获批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总的来看,赣南苏区特色产业的发展,给苏区人民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大部分家庭收入来源实现了多样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4.03%的居民认为,自《若干意见》实施以来,他们的就业机会和收入都有非常明显或比较明显的增加。据统计,2011-2017年,有近200万苏区城乡劳动力返乡创业和工作,他们在工作的同时享受家庭的温暖,再也没有了外地务工的思乡之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6058元增加到29567元,年均增长10.4%;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684元增加到9717元,年均增长12.2%。百姓收入增加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高档消费品逐步进入苏区人民的日常生活。

表6 赣南苏区农村家庭高档消费品保有量分布

(五)可持续发展

1.生态建设与水土保持

赣南森林覆盖率达76.23%,是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赣南的生态环境和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安远县安子岽林场周边的居民刘承章在访谈中说:“十几年以前,林场里小树苗多,遭受过盗砍盗伐,许多地方杂灌丛生,树木生长率低,森林应有的水土保持功能和生态功能基本都退化了。”调研发现,这一问题在赣南很普遍。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另一主因是崩岗,有“生态溃疡”之称,生态安全问题非常突出,赣县、兴国、于都、龙南、寻乌、上犹等地最为严重。据2010年的调查,赣南有崩岗3.35多万座,占全省崩岗数量的69.78%;崩岗侵蚀面积141.69平方公里,占全省崩岗面积的68.52%。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通过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实施林业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森林质量提升、统筹推进城乡绿化、加强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等举措,全市完成造林绿化324.59万亩,启动1000万亩低效林改造项目,建立省级以上林业自然保护区11个、湿地公园19个、森林公园31个。完成赣江、东江等大中河流绿化里程4992公里,水岸绿化率达86.6%;完成造林绿化、长(珠)防林等工程建设511.4万亩;推进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示范项目建设4.05万亩;建立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104个,总面积达41万公顷,数量和面积均居全省第一。

同时,赣州市先后被列入“水土保持改革试验区”“赣州市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崩岗侵蚀防治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碳汇造林示范基地”,并编制完成了《赣江、东江源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治理行动计划》。2017年,赣南各县市区因地制宜,治理崩岗近4000座,整治崩岗新增造田种果3000余亩,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面积4061.21平方公里。这不仅解决了长期困扰当地群众的生态环境问题,还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注入了活力,成为赣州市“山水林田湖草”项目的示范样板工程。如兴国县2017年利用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积极开展崩岗治理,对全县2000处崩岗进行治理,不仅让崩岗流失区换上新容貌,还成为景观带、增收林。

2.环境治理和保护

赣南稀土、钨矿的开采已有100多年的历史,长期采用“池浸”“堆浸”落后的开采工艺。废弃矿山范围内,70%以上的耕地遭到破坏,约80%的居民受到自然灾害、水源污染、环境破坏和水土流失的威胁,其中以龙南县、定南县、全南县“三南”最为突出。本世纪初,“原地浸矿”新工艺虽减少了水土流失,但是氨氮超标等新的污染日益显现。此外,全市95%的生活垃圾填埋场设施不全或运营不正常,对周边地下水、地表、土壤等产生重大影响。

2012年以来,重点推进包括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5大类生态建设工程。据统计,2012-2017年,开展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项目12个,18个矿山获批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废弃矿山治理76.5平方公里;共建成污水管网1175.08公里,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07%;16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完成建设,园区废水、废气排放达标率100%;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治理项目111个,累计消减重金属排放量281.3千克;削减烟尘排放量1670.98吨、二氧化硫排放量442.7吨;乡镇垃圾转运站实现了全覆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赣南苏区六年来废弃矿山综合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群众综合满意度为84.37%,城乡垃圾和环境整治群众综合满意度为89.62%。

(六)体制机制创新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州市获得地方立法权,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扩大了自主权,取得了重大突破。

1.行政管理体制

2012-2017年,先后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赣州市推进干事创业实行容错减责免责的办法》《赣州市领导干部“为官不为”问责办法》等文件。据统计,六年来,先后清理市级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33项,下放审批事项59项,转变管理方式17项,暂停实施28项,转报实施3项,整合31项。审批流程平均办结时限由14.65个工作日缩短为7.4个工作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38%的居民对正在享受的当地政府提供的行政服务效率满意或比较满意,89.35%的居民认为自己办理行政许可等事项时效率比以前大大提高或有所提高,92.16%的居民对干部作风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

2.要素市场

2012年以前,赣南苏区的要素市场有“两无”(即无平台、无市场),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板。现在,赣州市要素市场支撑平台到处可见,交易量日益增加。据统计,六年来,赣州市围绕稀土、钨等优势产业获批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信息市场平台56个;推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稀有金属交易所、赣州市科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10个建设或重组项目;建设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孵化器2个;省级创新平台、孵化器17个;市级创新平台、孵化器3个。比如,赣州钨新型合金材料有限公司依托要素市场平台吸引了百余名博士参与技术研发,累计降低生产成本1600万元,完成国外零部件和耐火材料用国产配置替代100多项,降低采购成本2000万元。

3.园区建设

赣南苏区共有19家工业园区。这些园区普遍规模小,缺乏联动,发展速度慢。近年来,赣州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体制机制创新。201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提出打造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扶贫攻坚的先行区、全国红色文化传承创新的引领区、贫困地区统筹城乡发展的创新区、南方丘陵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区。2017年,推动龙南、全南、定南园区一体化发展,完善财税管理体制、创新投融资体制和推进试点示范。2018年4月,园区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效,仅半年时间就成功吸引了83亿元的建设项目。

4.农业农村

赣州是农业大市,土地确权、林权改革相对滞后,土地资源、林业资源流动性差,很难资本化,严重制约了农业、林业的发展。《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州市开始全面铺开确权改革。目前,赣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发证率达99.56%,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已经全面铺开,18个县(市、区)均成立了林权管理服务中心或林权交易中心。

农民有了集体土地所有权和林权等证后,新的融资渠道和收入来源增加了。2015年,会昌县率先开展了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根据会昌县的调查统计,有70%的农户受益于这些体制创新,农户长期以来的“沉睡资产”被盘活,解决了农户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难题,提升了农民的创业热情,加速了脱贫进程。

5.地方金融改革

2012年,赣南有近3万户中小微企业,但只有128家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服务于中小微企业的功能弱,新型金融机构一直是空白,资本市场落后,融资难、融资贵现象比较突出。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后,围绕中小企业融资的财政资金分配改革、“五个信贷通”、帮扶企业融资“四项制度”等创新层出不穷。2012年以来,随着赣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有效推进,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到172家,“瑞京金融”“区块链票链全国监控运营管理中心”“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等新兴的金融业态也不断出现,中小微企业在融资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据统计,六年来,赣州市共计发放贷款183.3亿元,倒贷周转金181.39亿元,帮助中小微企业降低融资成本9亿元以上。

六年来,赣南苏区人民把加快苏区振兴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战略机遇努力作为,《若干意见》里的顶层设计在赣南大地变为生动实践,迸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与全国、全省差距逐步缩小;人均主要经济指标由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四成提升到了接近五至六成。比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地区生产总值依然保持了年均10.3%的两位数增长,2017年增长9.5%、更是居全省第一。与延安、遵义、百色、临沂、龙岩、三明、黄冈等革命老区相比,近5年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位列第一。

一项项精准帮扶政策的落地带来了赣南苏区的加快发展、沧桑巨变。这些巨变,涉及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到战略定位、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小至村民住房、老表喝水、学生读书。这些巨变,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英明决策和殷殷关怀。这些巨变,打造了一个革命老区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定不移跟党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红色样板。

今天的赣南苏区人民,既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也铭记着党和国家的深情大爱。赣南老百姓自发筹资修建铭恩亭、感恩楼、报恩桥,发自内心拥护共产党,感恩党中央、感恩习总书记、感恩国家部委,兴国、瑞金等地家家户户以挂总书记画像等质朴方式表达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拥戴与感激之情。

三、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实践做法

《若干意见》实施后,赣南苏区收获了一份靓丽的振兴“成绩单”。这份“成绩单”是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内外兼修,把外部支持与内在动力紧密结合起来,主动作为、全力以赴的结果。其过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注重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首先得益于中央和省的倾力支持。《若干意见》启动以来,中央和省抓住赣南最突出困难、最薄弱环节,密集出台配套政策,为赣南构筑了“政策洼地”效应。39个国家部委对口支援赣州18个县(市、区),国家层面从政策、项目、资金和人才等方面出台了110多个配套政策文件,特别是赣州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贫困地区企业上市“绿色通道”等政策,为苏区振兴构筑起了系统化、全方位的政策支撑体系。省委、省政府出台8个具体的贯彻意见或方案,研究协调涉及支持赣南振兴发展的142项事项;32个省直厅局出台具体实施意见。在用好国家扶持政策的前提下,赣南苏区人民更是感恩奋进、撸袖实干、自力更生,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将国家扶持振兴发展的利好政策转化为加快发展的强劲动力,集中力量突出打好主攻工业、精准扶贫、新型城镇化、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六大攻坚战,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激发强大内生动力,以自己的勤劳双手改变落后面貌,创造美好新生活。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通过自身力量务工增收,完成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二)注重精准施策与高效落实相结合

扶贫攻坚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推进扶贫攻坚工作中,赣州市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在对贫困户建档立卡、精确分类、动态管理的基础上,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原则,为每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户量身定制帮扶措施,通过移民搬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等多元化方式助其脱贫致富。同时,好政策也有好落实。在振兴发展的实践中,党员干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抓政策落实,以“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抓手确保市、县、乡级的每位干部都参与联系服务群众,通过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健全一套服务体系“五个一机制”,特别是紧抓与百姓收入密切相关的脐橙、油茶、蔬菜等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将振兴发展惠民政策转化为百姓能够真真切切感受得到的好处和实惠。

(三)注重区域联动与错位发展相结合

跨区域优化资源配置与区域以内错位发展、互动共赢,形成既有一定边界范围又对外高度开放的区域整体竞争优势,这也是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方式。一边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和海西经济区的对接合作,与深圳、广州、河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上海、广州、宁波、昆山等地开展国家级经开区结对共建,推动发展“飞地经济”,共建产业园区。一边促进县域经济优势互补、错位发展。打破旧有的县域边界,让资源要素、基础设施、项目等成为共享资源,支持各县(市、区)发展首位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依托赣州都市核心区建设,重点发展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生物制药、家具、高端装备等产业,打造中部核心增长板块;依托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建设,带动周边县重点发展现代轻纺、食品药品、氟盐化工、新型建材等产业,打造东部增长板块;依托“三南”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建设,推动相关区域紧密协作,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稀土钨深加工、食品加工等产业,打造南部增长板块;探索推进会寻安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

(四)注重平台建设与环境优化相结合

平台支撑和环境吸引是培育区域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所在。《若干意见》出台实施来,赣州一手抓重大平台建设,一手抓营商环境优化,让赣南苏区的产业承载力、区域竞争力和经济发展动能不断增强。在平台建设方面,获批国家层面批复的重大平台达8个,其中,龙南、瑞金经开区及赣州高新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赣州综合保税区、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建成运行,赣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全国加工贸易承接转移示范地、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加快实施,赣州成为江西乃至全国拥有国家级平台最多的设区市之一。此外,赣州信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钨与稀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等一系列产业基地和服务平台加快建设,“老区中的特区”优势进一步凸显。各类平台的加快建设,进一步激活了赣州的“造血”功能,赣南成为一个巨大的“兴业场”。据了解,仅赣州进境木材国检监管区全面建成后,每年就可为本地家具企业进口木材降低成本30亿元,同时,每年将至少增加20万个标箱空箱资源,可为外贸出口企业节省10亿元的物流成本,从而大幅提升当地家具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在营商环境优化方面,着力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统筹解决融资、物流、用工、用电、用气、社保缴费、园区配套等问题;推进“放、管、服”改革,设立市行政审批局,创新实施“一窗式”改革、“中介服务超市”,市县两级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超市全面建成,市本级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办结时限压缩至4.4个工作日,为全省各设区市最少。

(五)注重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相结合

坚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协同发力,以扩大开放促进深化改革,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方面,大力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化改革,主要是变革过去已有的不符合苏区振兴发展要求的体制和规定,突破发展瓶颈。赣州市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优势,用好用足《若干意见》赋予的先行先试权,争取国家部委更多改革试点布局赣州,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实施省级以上改革试点110项,其中,国家级75项、省级35项,若干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如率先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全国第一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和全省第一本房屋不动产权证在赣州颁发;率先在全国创新实行贫困人口“四道医疗保障线”。另一方面,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扩大开放,主要是学习和引进省外先进的产业、资金和技术。全面对接长珠闽等沿海发达地区,突出驻点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推进“引资、引技、引智”三位一体招商,建设赣粤、赣闽产业合作区。积极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新型内陆口岸建设,推进黄金机场设立航空口岸,申报建设龙南保税物流中心,建设瑞金口岸作业区,完善赣州铁路国际集装箱场站功能,努力把赣州建成“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内陆地区物流成本最低、产业服务体系最优的双向开放高地。依托赣州港,南康成为我国进口木材和出口家具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南康家具产业也由此实现了“买全球、卖全球”。

(六)注重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相结合

把发展与保护辩证统一起来,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赣南苏区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之路,让习近平总书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的理念在赣南大地得以日益彰显。一是努力推动产业结构变“新”、模式变“绿”、质量变“优”。下大决心、花大气力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大力促进生物制药、绿色制造、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让资源禀赋变成财富,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二是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在全省率先实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环境损害“一票否决”、约谈问责、终身追究“责任链条”,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进生态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生态综合执法新模式,在全省率先组建生态综合执法局;组建全省第一家碳交易机构——赣州环境能源交易所,探索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三是扎实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争当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排头兵,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比如,启动实施国家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试点、10年改造1000万亩低质低效林项目,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省前列。

四、体会与思考

赣南是偌大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一小部分。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实践表明,革命老区、贫困落后地区通过一定的政策倾斜也是可以实现摆脱贫困、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通过这次调研,特别是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动实践来看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来看共产党人“决不能让老区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掉队”的历史担当,我们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实施苏区振兴发展的政治意义和时代价值,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苏区振兴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巨大彰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彩缩影,是人民群众蓬勃力量充分迸发的动人场景,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鲜活展现,必将更加坚定全国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苏区振兴发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

以人民为中心,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经受了革命战争年代血与火的考验,经受了建设改革时期得与失的考验,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攻坚克难、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人民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根本原因在于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党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脉在于人民、力量在于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了实实在在的民生建设内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应充分体现民生关怀,民生发展水平是检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水平的客观标准。《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之初,赣州从群众最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把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作为推进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将国家扶持资源用在刀刃上,财政支出的六成、新增财力的近八成用于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住房、医疗等民生领域,加速解决长期困扰赣南人民的住房难、喝水难、用电难、行路难等方面问题,让群众从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变化中深切体会到国家方略的“真金白银”,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苏区振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生动体现了党和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苏区振兴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巨大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党和政府拥有强大的集中决策、组织动员和统筹协调能力,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独有的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面对大事难事,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总能得到充分体现,总能攻坚克难。

苏区振兴发展过程中,我们党和国家集全党全社会之力、聚全国各地各方面资源,帮助苏区人民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提升总体发展水平。这一点,只有在社会主义中国才有可能实现。凭借这一制度优势,我们党能够及时回应苏区人民的强烈期盼,解决苏区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使民生问题得到极大改善,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些年苏区振兴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力地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三)苏区振兴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彩缩影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共同目标和美好愿景。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由一个个不同地区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来实现的。作为全国较大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区,赣南苏区肩负着脱贫攻坚、振兴发展的双重重任,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之大、挑战与问题之多不言而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中央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下,赣南苏区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新发展理念为指引,深入落实《若干意见》,感恩奋进、真抓实干,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大为改善、城乡面貌深刻变化、党心民心高度凝聚。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毫无疑问书写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彩缩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四)苏区振兴发展是人民群众蓬勃力量充分迸发的动人场景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始终是创造历史的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靠人民创造伟业。苏区振兴是“为了苏区人民”的事业,更是“依靠苏区人民”的事业,终究要靠发挥人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也就是说,苏区振兴既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又要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勤劳和智慧创造美好未来。

事实上,在实践中赣南各级党委和政府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拿出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豪情来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激发他们不甘于贫穷、不屈于困难的顽强斗志,催生出他们靠自己头脑和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带领人民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得益于党的好政策,面对苏区振兴的大好发展机遇,党员干部们积极行动起来,帮助农村基层厘清发展思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实际困难。老百姓“饮水思源”,撸起袖子加油干,将一颗颗感恩之心化作了发展新产业、创造新生活的信心和决心,在接受“经济输血”的过程中完成自身的“经济造血”功能,从短暂被动的受益者转化为长效主动的参与者,从政策的扶持者变成财富的创造者。如今,赣南大地,处处可见老百姓主动发展生产、开拓进取的动人画面。

(五)苏区振兴发展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鲜活展现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苏区干部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同群众同甘共苦,艰苦奋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形成了受到苏区群众高度赞扬的好作风。党员和干部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一意为人民为革命,这使苏区群众感觉到共产党的干部是最公正、廉洁、可信、可亲的人。正是靠着它,赣南苏区成功地构建了血肉般的党群关系,党和红军得到了人民群众极大的支持,到处可见军爱民、民拥军、党群关系鱼水情的动人场面,进而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粉碎了四次反革命军事“围剿”,壮大了红军,巩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今天这种好作风依然在赣南广大干部中传承着。在振兴发展这一伟大使命中,赣南苏区10万党员干部发扬苏区精神,沉入基层、扑下身子,住在农家、干在村里,融入群众,在工作中勇于担当、狠抓落实,通过自身的表率作用和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把党的路线、政策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将国家扶持振兴发展的利好政策转化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干群一起努力推动老区振兴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共同描绘出干群鱼水情深的动人画卷,交出了151.74万人脱贫的优异答卷。苏区振兴发展让人们重新看到了当年苏区干部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的好作风。这种好作风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法宝。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建党一百年时,把我国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前,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重大成效,但是仍要毫不松懈地抓好振兴发展的各项重点工作,着手谋划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与全国同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深入学习领会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赣南苏区实际的调研,还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1.贫困地区的长期发展问题。苏区振兴发展,更多是一种依靠政策倾斜、资源倾斜的集中帮扶实现的超常规发展。从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实际来看,现在很多贫困地区路修通了,水也引上来了,危房也改造了,基本条件都得到改善,但是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自身发展的支撑点、增长点还有待培育。在集中帮扶一个阶段、经过“输血”与“造血”后,赣南苏区等贫困地区打下了一定的产业基础,有了一定的内生发展动力。下一步,除了还需保持集中帮扶的政策倾斜外,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如何思考制定科学系统的整体规划,让这些地区找到一条自身优势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长期经济发展之路,既凸显地域特色,也彰显产业特色,真正拥有自我发展能力。

2.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中的风险防范问题。特色产业发展是苏区振兴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帮助贫困户开发经济、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一项系统工程。苏区振兴发展中,各地纷纷推出了“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尽管这些特色产业发展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自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等各种风险,给苏区振兴发展和脱贫攻坚带来一些不确定性问题。拿其中的市场风险来说,不管是种植业、养殖业,还是加工业,都直接受到市场的左右,特别是当政府大力发展一个产业时,就很容易一窝蜂上,出现供过于求的状况,这时就必然会出现“卖难”。比如,种植业,生产周期长,市场的走向更难把握。往往都是种植时市场畅销,大量上市时就变成了滞销。因此,要充分认识市场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把握市场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提高驾驶市场经济的能力水平,切忌简单粗暴,尽可能把市场风险降到最低,把扶贫产业的效益发挥得更好。

3.贫困地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依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需要层次和影响满足人民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提高的必然结果。在这一时期,人民群众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苏区振兴发展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带来的是赣南苏区整体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随之而来,赣南苏区人民不仅会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要求,在法治、公平、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也将日益增长,这个问题将会变得日益突出。这也是下一步推动苏区振兴发展和脱贫攻坚中需要重点加以考虑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在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发生深层次变化的情况下与全国同步实现更高质量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4.新时代乡村治理现代化问题。乡村治理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是新时代国家现代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调研时发现,随着苏区振兴发展的启动实施,乡村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乡村治理方面,出现了社会建设跟不上经济发展脚步的局面。农村空心化问题和农村基层基础存在薄弱环节造成了治理力量不足,传统的管理方式满足不了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尤其是,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乡村人口结构面临重塑,未来乡村不仅拥有原住民群体,还包括返乡就业青年、创新创业的“情怀乡民”和养生度假的“回归乡民”等各类群体。由于不同类型的群体拥有不同的需求,这必将带来多元化利益诉求差异,给乡村治理带来新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探索如何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创新乡村治理形式和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有序推进乡村地区组织、产业、空间“三整合”,塑造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发展新动能、新机制,重构适合农民需求的农村社会价值体系,是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附:课题调研组人员名单

组 长:吴永明 副组长: 胡雪梅 桂 榕 汤水清

成 员:刘旭辉 刘忠林 边俊杰 郭红生 温居林 蔡超然

曹高明 江仲俞 曾而辉 刘效江 刘金山 宗江波

猜你喜欢

赣南苏区发展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红星照耀下的湘鄂赣苏区
苏区人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赣南围屋与闽中土堡的建筑比较研究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Review on Processability Theory in China
苏区创业致富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