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德彪西《月光》的演奏

2019-06-17文/谷

钢琴艺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德彪西印象派踏板

文/谷 倩

完美的音乐除了音响的表达,还有对作品进行演奏分析,以及挖掘时代对作品内涵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音乐情绪、音色及踏板运用上将作品的音响表达做到最极致的诠释。本文中,笔者以德彪西《月光》为例,对作品的演奏技巧及音响表达进行分析,深入挖掘、理解并掌握作品的音乐内涵和精髓,希望借此提高演奏者们对作品演奏分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一、背景简介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作曲家的杰出代表,《月光》是德彪西的代表作之一,正如罗曼·罗兰赞誉他是“伟大的梦境画家”,他的音乐也如梦幻一般闪烁光与色彩。《月光》这首作品是德彪西《贝加莫组曲》的第三首,由于太优美而常被单独演奏。虽然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之一,但《月光》已初步显现了德彪西印象派艺术的风格。《月光》是很有表情的行板,拍。优美的旋律表述了对月光的印象,甚弱和弦的反复运用更加深了这一印象。而其中速度轻快的琶音则描写了月光的皎洁色彩,令人仿佛置身于晴朗而幽静的深夜氛围之中。德彪西通过和声渲染的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幻想。他的音乐多具有戏剧幻想性和一种朦胧、模糊的色彩。德彪西的这部作品虽没有炫技的特点,但在演奏中对键盘的控制确需谨慎、细腻。

《月光》由三部分组成,乐曲一开始,降D大调的旋律徐缓而富有表情地娓娓道来,描绘了月夜幽静的景色。中段先是转到E大调,后又回到降D大调。右手是短小的乐句,左手是分解和弦,似阵阵轻风,摇动树叶,发出沙沙响声。这一段与第二、三段宁静的气氛形成对比,给人以灵动的感觉。第三段基本上是第一段的再现,但在音型上稍有变化。乐曲曲末是一段尾声,幽静的曲调和分解和弦,把月光下缥缈如梦的意境描绘得更富有诗意。乐曲一开始在行板速度之上呈现的情绪温和而幽静。一组组忧伤的琶音仿佛是短小的笔触,在画布上一点点铺叠延伸,月光好像碎掉的白金一般洒满整个画布,琶音衬托着漂浮的主旋律,轻轻波动、缓缓起伏,描绘了月夜特有的诗情画意。随着琶音的渐快,踏板的重叠,铺展开一片色彩斑驳,扑朔迷离的意境和音响。上声部轻轻走向歌唱性的“月光曲”。随后,速度稍稍渐快,流动的琶音如同月光荡漾,在琶音衬托下,上声部旋律越来越明朗,似月色渐渐显现。最后,再现开头的意境,以分解和弦织成柔美终曲。德彪西的《月光》以十分细腻的手法,恬淡而略带伤感的情调,表现出一副静寂怡人的意境——夜空中浮动的轻柔月光,辐射到大自然的每个角落,柔和地笼罩着万物,仿佛是一张油画,又仿佛是一场梦境。

二、演奏分析

德彪西是印象主义作曲家,他追寻的是一种精致、缥缈的风格。尽管德彪西本人并不喜欢“印象主义”这个词,认为这个词完全是被误冠的,但多数人从他的音乐中的确可以感觉到“印象主义”的氛围。“由于印象派画家一直在努力尝试抓住光与色的运动,而音乐从根本上说就是运动的艺术,所以,几乎所有印象派画家最喜欢的意象,都成为德彪西的音乐。德彪西说过,他的音乐是把五官接受的所有印象变为音乐”。①印象派音乐喜欢反映微妙和难于捉摸的东西,而不喜欢浮夸的雄伟气派;喜欢暗示和隐喻,而不喜欢过分堂皇、直率和毫无保留。所以,模糊的轮廓、朦胧的色彩、不易分辨的变化,都是印象派音乐的明显标志。它所塑造的种种幻想、印象和氛围,同莫奈的模糊印象、雷诺阿的美妙温柔、修拉的炫目精巧相对应。因此,德彪西的《月光》对技术上的要求不是太高,整曲并没有炫技的成分。但飘逸、朦胧、富有变幻的音色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不是仅靠灵巧的手指工夫就能做到的,还要求演奏者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在演奏中对键盘和踏板进行小心控制、细微的调节。并力图通过音色变化来表现印象派作品的色彩感,达到用绘画所表达的同样效果。

1.手指的控制力

《月光》这首作品的触键要注意从手指到肩膀及全身的放松,在手指第一关节有一定紧张度的状态下“抚摸键盘”,进行柔和而有控制的慢触键盘弹奏,指尖用力的部位根据所需的音色调整。演奏时,肩膀要自然下垂,力量通到指尖,靠指尖去控制音色,不可随意用力,否则会制造出过响、过噪的音色。整曲演奏时要做到力量从肩膀——手臂——手腕——指尖的贯通。富有朦胧感和色彩性对比的音色完全不能靠任何过度敲击性的触键方法来演奏,只要某个部位有一点儿僵硬,就会对乐曲的音色带来极大的破坏影响。

《月光》中的手指控制力,综合起来有这样两个特点:第一,声音的连贯性。如乐曲的起始部分,双音与双音的连接应该特别仔细的弹奏,注意声音应整齐而连贯。可将手指适度放平,避免触键部位过分靠近指尖,而应该多用指面部位,奏出深沉兼有轻而柔和的声音,同时根据不同音色作相应的变换。追求一种歌唱性的音色,避免敲击性的演奏。抓住上方旋律部分的弹奏,和声清晰,节拍准确。开端两个八度上行的三度音程是全曲意境的核心。值得提醒的是,不少人误解德彪西风格的节奏是自由自在的,这完全错了。德彪西的所有音乐有着极其严格的节奏体系。这要求我们要更严格的控制好手指,让手指能有充分回旋的余地,声音才不会过分生硬。第二,对于色彩变化的表达,力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印象派风格的力度主要在弱的范围内变化,在轻声范围内作出无限层次与音色的对比。《月光》在力度上的渐强、渐弱都不会保持很久,弱音的控制要随着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不可一成不变;渐强则要在瞬间出现的时候明显表现,以便于与弱奏形成强烈对比。这样才能使音乐在宁静的范围内又含有起伏变换。

整首曲目中,pp出现过六次,ppp出现了一次。由此说明整曲的演奏力度是要求控制在较弱层次之上的,但并不意味着所有的pp或ppp都用同等的力度弹奏。如乐曲开始的双音就应做到轻而柔的弱。而第二句的左手八度应该控制在稍强有质感的弱音音色,而不能把它与第一句双音处的弹奏一样处理。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处,需要根据具体的乐句来分析,在同样的力度记号下保持各自不同音色特征。总之,弱音要做到弱而不虚;强音要控制,做到有对比而不敲打的音色才能达到完美的演奏效果。作为演奏者,一定不可只注重技术性的熟练,而忽略了对作品演奏层面细致的分析。我认为,仔细深入分析作品后,对曲子的意境与理解、诠释都会更加全面。

2.踏板的运用

德彪西发展了独具特性的钢琴音乐风格,其显著的手段有:平行和弦、无解决和声、声音层次的修饰和特殊的踏板效果等。由此可见,踏板的巧妙运用,对于印象主义作品非常重要,轻柔的指触要注入每个音符,钢琴的声韵必须发自没有琴槌的乐器,音色效果的营造都经由细致严谨的踏板运用而获得。演奏者的两手是用来控制触键的灵敏程度及音色的,而双脚则控制三个不同的踏板。踏板的恰当使音乐富有歌唱性,更为其添加了千变万化的色彩。在抬脚换踏板时,动作不可过快,以免破坏朦胧模糊的和声效果。保留必要的音响,帮助手指的控制形成音色均匀的效果。

乐曲一开始,可用弱音踏板。当左手的双音一下去,配合弱音踏板控制音量后奏出的音色便引出了德彪西所特有的音响色彩。乐曲第1至9小节,根据低音的和声,以及对个别音增加丰富效果使用踏板。乐曲中部的踏板运用基本以小节为单位,营造朦胧缥缈的意境。德彪西作品的权威诠释者——钢琴家瓦尔特·吉塞金在处理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从第51小节起,用右手弹十六分音符琶音的最上面几个音,并尽可能减少使用踏板,不用踏板而用手指连音技巧连接十六分音符。这便使音乐更加清晰、柔美地歌唱出来并渲染了气氛。整曲还要注意因右手弹奏时要从容、优美、具有歌唱性,左手的伴奏琶音需要稍弱,既连贯、均匀,又不乏朦胧感,所以踏板在运用时,要采取连踩动作,不可出现空白。

总体来说,德彪西《月光》在踏板上的运用,既不可像巴洛克时期作品那样慎用、少用,也不可如浪漫时期那样频繁过多地使用,而应该严谨敏感地在每处和声变化的地方或根据低音的音响效果更换。要遵循旋律的歌唱性,保持音响的清晰,才能不破坏音乐的画面感与意境。

3.作品情感与演奏情绪的统一

钢琴家赵晓生认为:“德彪西的光和色是混在一起的,它的变化又是一瞬间上下交替的一种综合色调。感觉到这个综合颜色的时候,心灵要有很敏感的体验。手指、手臂、左右踏板都起了一个色彩的调色板作用,有了这个调色板以后,就能在画布上画出来你所需要的画。然后用你的心灵、你的耳朵去听自己的音乐,这是理解德彪西音乐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②笔者认为,演奏好一首作品,不仅要具有严谨、娴熟的技术,更重要的是对作品情感的深刻理解。笔者在音乐生活实际中很有感触,为什么大多数人都可以学习弹钢琴,并能达到一定演奏水平,然而当达到一定层次后,很多人再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提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大的问题很大程度在于演奏者文化背景的薄弱,无法更深层地挖掘作品内涵。

《月光》这首作品的色彩感需要通过音色变化达到,演奏时绝不能首先考虑手指运动、曲式结构等。相反,应该把声音的特质放在首位,冥想作品的意境。英国音乐家爱德华·洛克斯皮赛尔说:“德彪西的印象派音乐特点,是不以传统逻辑及方式进行的。他较多的是依靠听众的感官去‘观看’那种整体朦胧但局部清晰明确的音乐效果。”正如《月光》这首作品意境一样,时隐时现,有时看到月亮在空中高高悬挂;有时又倒映在灰蓝色的水波中,忽暗忽明。整个乐曲在这种光和色的变幻中娓娓道来。演奏中,要用一颗坦诚平静的心、梦幻地想象、细腻地表达、仔细地倾听,寻找并演绎出最正确的音乐色彩,准确把握印象派音乐风格,最终完成音乐情感与自身情绪的灵性统一。音乐家善于把图画声音表现出来,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月光》这首作品就是最好的例证。正因如此,除了研讨作品演奏中的指法、踏板等技巧外,对作品赋予的知识、情绪的掌握以及演奏者自身阅历情感的融会贯通尤为重要。

三、音响表达

德彪西是继肖邦之后的又一位深掘钢琴内在音响的大师,他打破了调性束缚,开拓了钢琴音色的局限范围,《月光》这首作品就在音响表达上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它以美妙的音乐,令人不知不觉联想起19世纪印象派画家追求光和色的变幻、朦胧的艺术风格。从音乐中体现了德彪西对印象派音乐创作手法的感悟。在旋律上运用抒情的创作手法,乐句短小,精练而充满诗情画意。丰富的和声,使音乐形象更加飘忽不定,留给人们模糊、飘逸的情感印象,通过音响唤起人们视觉形象的联想。

在演奏过程中,理解作品的内涵是第一步。作曲家的性格特点、作曲手法特点,以及对谱写这首作品时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作为演奏者在演奏初期阶段所必做的准备工作。通过对作品曲式结构的分析,内涵意境的理解与领悟,能够使演奏者准确地把握作品风格,更好地将自己对作品情绪的体会融入进去,达到作品情感与演奏情绪的统一结合。

德彪西的《月光》在手指控制上有着极高的要求。相同作品,不同演奏者演奏出来的音色是不同的,音色由手指控制力直接决定。演奏者必须耐心、细致地在键盘上不断尝试、体会、聆听自己所奏出的音色,总结出在何种动作状态中手指控制力度最为恰当。

踏板在演奏过程中,对作品的音响效果至关重要,正确、适度地使用踏板,是衡量演奏者是否具有良好音乐素养的直接体现。在演奏过程中,切忌过度使用踏板,影响了作品本身的音色。一般情况下,作曲家都已在作品中标注了踏板使用的位置。演奏者在遵循作曲家本意的同时,也可根据自己对作品音乐情绪的走向,结合自己对作品的情感抒发及不同音色上的追求,适当合理地调整踏板的使用。这样,会使作品有更加鲜活的体现,使音乐情绪上更加饱满丰富。在演奏这首作品时,笔者自始至终都运用了左踏板,右脚延音踏板适时运用,保持作品的清晰度。同时,这首作品的踏板运用还要保证作品的连贯性和平稳性。

四、结 语

以德彪西《月光》为例,通过对这首作品的演奏及音响表达的分析,笔者认识到在钢琴演奏中,只有充分理解领悟作品内涵,恰如其分表达作曲家情感,才能结合自己对作品所赋予的音乐情绪,达到准确、生动形象的演奏效果。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对大家在演奏过程中该如何分析作品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同时,使大家对德彪西这位作曲家所处时期的音乐特性及当今影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及感悟,以期提高演奏水平和演奏效果。

注 释:

①赵晓生著,《钢琴演奏之道》,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7年出版,第269页。

②同注释①,第282页。

“长江钢琴”入选“第16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比赛用琴签约仪式隆重举行

“长江钢琴”入选“第16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比赛用琴签约仪式于2019年3月8日隆重举行。“第16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钢琴组评委主席丹尼斯·马祖耶夫先生与著名钢琴家李名强教授,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雅玲女士、吴天延先生,以及音乐艺术界的多位名家共同出席签约仪式,正式宣布柏斯音乐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长江钢琴”成为“2019年第16届俄罗斯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比赛用琴。

“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于1958年在莫斯科创办,是为纪念伟大作曲家柴科夫斯基而设立的古典音乐大赛,是俄罗斯贡献给全世界的重要音乐文化财富。大赛涵盖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声乐、巴松、单簧管、长笛、双簧管等比赛类别,被视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赛事之一,并与“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并称为世界顶级“三大古典音乐赛事”。

“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每四年举办一届,数十年来,众多世界著名钢琴家,如范·克莱本、弗拉基米尔·阿什肯纳齐、弗拉基米尔·克莱涅夫、米哈伊尔·普列特涅夫等,都是该比赛的获奖者。中国著名钢琴家刘诗昆和殷承宗曾获得此项比赛二等奖。文化和旅游部在2015年1月颁布的《2015——2017年国际艺术比赛获奖选手奖励办法》中,将该赛事列为A类国际赛事,并对在该项赛事中荣获奖项的中国选手予以奖励。2019年6月17至29日,“第16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将在俄罗斯莫斯科再度起航。

创立于2009年的长江钢琴,源于柏斯音乐集团“改变中国钢琴的世界地位,实现中国钢琴在世界的舞台奏响辉煌之声”的宏愿,秉承“高起点、高品质、高科技”的策略,胸怀“做最好的产品,服务社会”的信念,对钢琴选材、设计和生产技术、工序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管控,同时融合国外的传统制造工艺和规模化生产技术,最终发展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高品质的民族品牌。并且在2014年打破了国际专业赛事用琴被国外品牌垄断的格局,实现了国产品牌钢琴在该领域零的突破,缔造了中国钢琴制造的新高度,树立了中国钢琴全新的国际形象,让世界开始改变对“中国制造钢琴”的看法,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

随着“长江钢琴”成为“第16届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比赛用琴签约仪式的顺利举行,以“长江钢琴”为代表的“中国钢琴制造”,不仅积极践行了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强化质量基础支撑,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让更多国内外用户选择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战略部署,更让“中国钢琴”再次成为世界艺术界瞩目的焦点,迎来行业发展的新时代。长江钢琴以“跨越式”的速度书写着中国钢琴高质量发展的历程,成为中国乐器产业“品质强国”战略的践行者!

新高度、新挑战、新作为。当成功登上世界最高艺术舞台的“长江钢琴”伴随来自各国的顶尖选手登场之时,“长江钢琴”将不仅以高品质助力选手们书写下艺术人生的闪耀篇章,更是“中国制造”在钢琴领域刻划上最辉煌一页。

猜你喜欢

德彪西印象派踏板
钢琴家德彪西(上)
名家
「印象派画家」金农
浅谈汽车制动踏板的型面设计
美丽的邂逅
浅谈制动踏板机构设计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浅析印象派与当今设计
德彪西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