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森林城市 筑梦美丽中国
2019-06-17耿国彪
文/摄 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耿国彪
9月12日上午,大型电视访谈节目绿色中国十人谈:两山路上看变迁(森林城市篇)在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拉开帷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关注森林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周国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研究院副所长、研究员王东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市长尹学群,陕西省榆林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春临,浙江农林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周国模,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成,著名经济学家、中国资本论坛秘书长、中国经济论坛创始人兼秘书长董志龙,光明日报浙江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严红枫围绕“建设森林城市,筑梦美丽中国”的主题,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刘栋栋一同深入探讨1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的进展成效,交流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作法,为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共同谋划森林城市美好的明天。
2004年,在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的倡导下,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由此拉开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序幕。1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林业和草原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高位推动、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为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增进居民生态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
2004年11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举办了首届中国城市森林论坛,授予贵阳市全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中华大地奏响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绿色乐章。
15年来,森林城市建设实现从林业宣传实践活动到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跨越发展。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城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其中166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有11个省份开展了森林城市群建设,19个省份开展了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森林县城、森林小镇和森林村庄示范。
《全国森林城市发展规划(2018—2025年)》提出,到2020年,全国建成6个国家级森林城市群、200个国家森林城市,初步形成符合国情、类型丰富、特色鲜明的森林城市发展格局。到2025年,建成300个森林城市。到2035年,基本实现森林城市生态服务均等化,全民共享森林城市建设的生态福利。
九位嘉宾通过“森林城市:时代呼唤,人民向往”“森林城市:绿色家园,共建共享”“森林城市:盛世华章,宏图再展”等三个环节的对话,一致认为,15年来,随着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建设成效日益凸显,森林城市已成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生动实践,成为改善生态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普及生态文化知识的重要平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森林城市建设,让人民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15年来,在建设森林城市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同时学习借鉴世界城市林业发展经验,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做法,向世界贡献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中国方案。在今后的森林城市建设中,各地区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森林城市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不断拓展思路、强化措施,科学持续健康地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祖国绿色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森林城市:时代呼唤 人民向往
在“绿色中国十人谈——森林城市:时代呼唤,人民向往”环节中,李春良介绍,15年来,全国已有近400个城市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其中166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11个省份开展森林城市群建设,19个省份开展省级森林城市建设,建成了一大批森林县城、森林小镇和森林村庄,开辟了国土绿化新阵地,打造了生态惠民新路径,搭建了全社会办绿化新平台,弘扬了生态文明新理念,取得了可喜成效。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林草发展的新要求,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举措,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生态服务的新期待,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工作期间走遍浙江山山水水,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引领浙江持之以恒推进生态建设并形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2007年开展森林城市创建以来,浙江省先后建成16个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地级及以上城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全覆盖、县级城市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全覆盖,走在了全国前列。
谈到浙江省在推动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周国辉指出,首先是坚持党政主导,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工作,坚定践行“两山”理念,把“创森”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省委省政府连续8年召开平原绿化工作座谈会,把“创森”作为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其次是全域统筹,全省实现山上山下、农村城市一并推进,强力推进平原绿化、一村万树、新植1亿株珍贵树等行动,厚植浙江大花园的生态底色。再次是完善机制,坚持一届、一任、每年持续抓,形成良好的体制机制。最后是形成合力,全民参与。让百姓形成植树造林的主人翁意识,以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掀起全社会植绿、护绿、爱绿热潮。浙江省在奋力推进大花园建设中不断努力,近十年,新增森林面积37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1.15%、平原林木覆盖率超过20%,市民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地,极大改善和美化了人居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
王东明说:“这次来磐安,清新的空气,满眼的绿色,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身心两安,自在磐安’。”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考虑,森林城市创建是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是构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形式,也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王东明表示,城市概念包括绿色城市、人文城市、森林城市、田园城市、海绵城市和智慧城市等,森林城市创建对加强城市生态建设、创造良好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前提。近年来,磐安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特别在建设森林城市、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树立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让世人看到,磐安的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美丽生态换来了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经济社会实现了不断发展,磐安人民一直为实现更高层次的富裕不断努力。
中国森林城市建设在国际上有何影响力?王成介绍,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逐渐开始重视城市发展进程中生态环境的变化,2003年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把城市林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04年,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启动森林城市建设。森林城市的概念是真正的中国创造、中国起源、中国发展,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力,经过15年的发展和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国家标准,并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围绕“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森林城市建设需发挥什么作用”话题,周国模认为,城市是人口集聚地、生产活动主要发生地,城市在产生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温室气体,影响全球气候。为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低碳城市理念应运而生。森林城市创建助推低碳城市建设,为城市固碳减排、降温加湿、减缓热岛效应作出贡献,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已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标志,正焕发出越来越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森林城市:绿色家园 共建共享
自2004年以来,森林城市建设实现从林业宣传实践活动到进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跨越发展。15年来,在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理念和做法,向世界贡献出“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中国方案。
金华市是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之一。森林城市建设强手如林,金华如何在创建过程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尹学群说,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磐安调研时强调,“生态是可以富县的,生态好不仅可以富县,而且可以让老百姓很富,是很高境界的富。”这番讲话不仅饱含了习总书记对磐安的殷切关怀,也是“两山”理念的萌芽。多年来,金华市委、市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以“接力棒”精神,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持之以恒推进“浙中大花园”建设。同时,立足山水相依的特点,明确了“一核、二廊、四屏、八星、多点”规划布局,以城郊山体森林景观、森林提质、景观公园绿化、森林水岸、森林通道、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等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全面提升城市森林功能和景观效果,把金华建设成为一个生态功能强大、生态景观优美、生态网络健全、植物种类丰富、区域特色明显、生态产业繁荣的森林城市。
金华为森林城市建设树立了样板,地处西北内陆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治沙造林成果获得了举世公认。李春临介绍,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由于历史上这里战乱频发、垦荒不断,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新中国成立时,全市林木覆盖率仅0.9%。面对肆虐的风沙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榆林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下,齐心协力防风治沙,百折不挠植树造林,先后实施“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涌现出李守林、石光银等一大批全国治沙造林英模代表,孕育了“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经过近70年的治沙造林,榆林市林木保存面积从1949年的60万亩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林木覆盖率从0.9%提高到33%,重现了“北部沙漠绿洲广袤、湖泊星罗棋布,南部沟壑纵横、绿色绵延不断”的景观奇迹。
董志龙20多年前曾来过磐安,对于磐安的绿色发展有着深刻感受。他说,磐安山清水秀,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3.69%,境内地形复杂,林木幽深,溪流密布,造就了亿年火山湖、千米平板溪、浙中大峡谷、高山断层湖、百杖三叠瀑等许多原始自然景观,山好水好,风景独秀。优越的山水资源不仅给磐安百姓创造了宜居的生活环境,同时助推磐安经济发展,森林年生态价值超100亿元,这是他迄今到访过的城市中看到的最让人欣慰的一个数字。董志龙认为,“两山”理念已在磐安深深扎根,在金华结出硕果,为“一带一路”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案。
严红枫长期关注我国生态建设事业,曾多次到森林城市建设一线采访。在他看来,磐安就像一颗绿宝石镶嵌在浙中大地,这里不仅有古村、古韵、古文化,还有干净、时尚、精致、文明的现代城市气象,全域呈现出“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镇一天地、一城一风光”的大美格局,这正是他理想中的森林城市。2006年6月13日,习近平到管头村调研时嘱托当地干部群众,“你们要把生态环境搞好,生态好了以后,你们的农家乐就能吸引城市里的人到这里来享受真正的田园生活。”十多年来,磐安人民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致力于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特别是在建设森林城市、打造生态高地上树起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严红枫认为,磐安是“两山”理念最早的践行者、探索者、先行者。
在森林城市研究领域,周国模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说,城市是现代社会人口的聚集地、生产活动的主要发生地,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城市中的森林,可以吸收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对城市固碳减排起到直接作用。他建议,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在观念上要把森林真正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来看待,将绿化与城市文化相互融合,把它刚性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在科研方面,森林城市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监测和评估,包括“城市中不同生态系统的效益差异”“城市中不同区域森林对环境的效用”等问题;在技术方面,要利用现代高光谱遥感、无人机、无线传感等手段实时、动态、全方位呈现城市森林的环境价值,更好地指导下一步森林城市建设。
森林城市:盛世华章 宏图再展
新时代、新作为、新篇章。面对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新任务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森林城市建设依然要大力持续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建设的思路是什么?李春良表示,森林城市建设开辟了国土绿化新阵地,打造了生态惠民新路径,弘扬了生态文明新理念。着力开展森林城市建设已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林草发展的新要求,成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新举措,成为人民群众对享受良好生态服务的新期待,意义十分重大。今后,要坚持把维护城乡生态安全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把增进百姓生态福祉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根本宗旨,把科学生态节俭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遵循,把共建共享作为森林城市建设的动力之源,持续推进森林城市高质量建设。
浙江省是“两山理念”发源地,也是全国最早开展森林城市建设的省份之一。自2007年启动森林城市创建活动以来,浙江省建成的国家森林城市数量居全国第一,发挥了引领和示范作用。周国辉说,浙江省将不断践行“两山理念”,保持森林城市建设不动摇,深化改革,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做好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融合。同时,让生态文明融入地域文化,大力做好山水城林相融、城乡生态一体、人文景观和谐、生态经济共赢文章。按照“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宗旨,实现市场多元化投入,依托广大群众的力量,共建森林城市,共享美好生活。
国家森林城市是森林城市群建设的火车头,森林城市群则是森林城市建设的“升级版”。金华市作为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城市之一,如何把金义都市区森林城市群建设得更美好?尹学群说,金华市作为浙江中西部中心城市和正在建设中的浙江省第三大城市群、第四大都市区,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2016年成功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后,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在磐安县等所有县市开展了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今年又在全国率先启动首个地级森林城市群建设,并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列为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试点。“镇镇像城市、县县像都市”的组团式森林城市群是金华市创建森林城市的目标,金华市将在2020年基本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在2027年全面建成国家森林城市群,并打造森林城市群组团,构建绿色生态网络,完善森林生态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位于西北内陆腹地的陕西省榆林市在创建森林城市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效。对于榆林森林城市未来的发展,李春临认为,磐安峰回路转,生态环境优美,一步一景,榆林应该向磐安学习。李春临表示,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与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垦荒不断,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但同时,榆林又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与国家综合能源第一大市,2018年,榆林市开采了全国12%的煤炭、5.5%的石油和近11%的天然气。由于生态环境脆弱,能源开发较多,榆林市森林城市创建面临诸多困难。但榆林市迎难而上,将工作重心聚焦到“把榆林打造成为资源型城市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上,坚持走节约路线、保护路线,加大植树造林与重点功能区保护力度,探索不同区域的生态系统模式。
作为长期报道森林城市建设的记者,严红枫对森林城市建设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革。”而这归根结底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的总和,进入新时代,人民的需要领域拓展、层次提升,包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要求明媚的阳光、新鲜的空气、清洁的水体、绿色的植被等。在今后的森林城市建设中,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森林城市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不断拓展思路、强化措施,科学持续健康地推进森林城市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绿色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