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受发展巨变 体验时空穿越
—— 来自贵州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现场的报道

2019-06-17王光莉杨刚王光莉

当代贵州 2019年47期
关键词:彩车物件美术馆

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光莉 杨刚 图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王光莉

在成就展上看到家乡70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很多观展者感到很自信也很自豪,贵州再也不是“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旧样貌了。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富美贵州。在贵州美术馆“追梦展多彩 感恩铸华章——贵州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一幅幅生动的照片,一件件温暖的物件,将贵州70年来的发展变迁生动地呈现在市民面前。观展市民不吝赞美之词,感慨世事变迁,也表达着他们对祖国和贵州的祝福。

多彩贵州彩车的美好寓意

11月10日,记者走进贵州美术馆70周年大型成就展现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广场上的多彩贵州彩车。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庆典上,多彩贵州彩车从天安门前缓缓驶过,为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上了全体贵州人民的美好祝福。

游行结束,彩车整装驶入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进行了为期7天的展览后,工作人员对彩车进行分解拆卸,用8辆17米长的大型货车将其从北京运回贵阳。经过10余天的组装,多彩贵州彩车于10月中旬在贵州美术馆正式开放展出,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彩车太漂亮了,这是参加了阅兵仪式的彩车呀!”年近六旬的贵阳市民李筑英不停地对着彩车拍照。

彩车最前方写着“贵州”两个大字,车头为遵义会议会址,寓意贵州牢记革命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志气。

彩车左侧的“中国天眼”尤为瞩目。“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展现了贵州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面向彩车的右侧,梵净山、黄果树瀑布、风雨桥等设计图案依次呈现,生动体现了多彩贵州旖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绕车观看一圈,高速公路以及高铁等交通元素贯穿彩车车身,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贵州在交通领域实现的跨越发展。

车身底座的苗绣银饰装饰,体现了贵州多民族特色风貌。

多彩贵州彩车长15米、宽6米、高9.8米,集16种丰富多彩的贵州元素为一体,全方位体现了新时代贵州风貌,突出红色文化基因传承和贵州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力实施的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彰显了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展示了贵州多彩民族文化的地域性和独特性。

观赏完彩车,李筑英感慨万千:“看到如今我们的国家繁荣富强,贵州发展越来越好,心里是真高兴。多彩贵州彩车上的遵义会议会址、中国天眼、黄果树瀑布等,都是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元素。”李筑英指着彩车车头说,“我认为遵义会议会址作为车头这个理念非常好,它象征着贵州将继续发扬遵义会议精神,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发展会越来越好,人民生活越过越红火。”

多彩贵州彩车浓缩了贵州70年的发展成绩,以精美的设计创意、精良的制作水平和精彩的艺术表达,获国庆庆祝大会服务保障和群众游行指挥部颁发的“华美奖”。参与此次游行的全国70辆彩车中,仅12个省、市、区的彩车获此殊荣。

感受老物件的温暖

进入展馆,走进“70年时光走廊”,具有年代感的电视机、收音机、缝纫机、冰箱、衣柜、单车等老物件应接不暇。在这些老物件展品前,人们驻足观望、若有所思。

在贵州美术馆,参观贵州70周年大型成就展的市民对“多彩贵州彩车”有浓厚兴趣。

“最开始家里是黑白电视机,画面和音质都不是很好,还老有‘雪花’。1977年我考上大学的时候,电视机还比较少,只要谁家有一台,附近乡邻就聚在一起看,特别热闹。如今,包括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是高清电视了!”贵州中医药大学退休医师简俭指着一旁的老电视机说。

42岁的贵阳市民郑华秀带着女儿前来观展。逛到一台旧式收音机前,郑华秀指着收音机对女儿说:“看,那是我们以前用的收音机,当时我们就是用它来听广播、听新闻的,虽然‘沙沙沙’的杂音很大,但在那时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些老物件,承载着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珍贵的记忆,是经岁月淘洗后存留下来的人类财富,是厚重的,也是温暖的。在展柜的老物件静静矗立,令许多观展者思绪万千。

那么,这些老物件是如何来到展区的?

“我平时就喜爱收集老物件,负责本次展览的同志联系到我,希望我能提供一些老物件用于展览,我就欣然答应了。”贵州视线文化传媒公司总经理谭君告诉记者,贵州70周年成就展上的老物件,有不少是他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

为了收集这些老物件,谭君找遍了贵州的许多角落,探访了很多收藏家,去过废品站、家电维修部等有可能发现老物件的地方。

“它们能让年轻一代直观地看到历史生活的场景,能够展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方方面面,非常具有收藏价值和展览价值。”谭君说,这些老物件都是时代和历史的印记,能够保存下来十分不易,必须要用好守护好。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初心依旧未改,这些老物件,始终“存放”在人们心底最温暖的地方。

体验被科技改变的世界

穿过“70年时光走廊”,展厅内具有现代科技感的VR体验、创意拍照展区也深深地吸引着前来观展的市民。

“我要带我孙子来看!”体验完“VR探秘世界最高桥”后,今年70岁的退休老人赵以南说,“坐车经过北盘江大桥时,我都不敢往下看。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可以在这里真切地体验到大桥的壮观,我感到很震撼。遇水架桥,逢山开路,中国的交通建设既快又好,便利了老百姓,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

在VR极地车体验区,贵阳市乌当实验小学学生孟繁伊开心地对爸爸说:“开车体验好好玩,我下次还要来!”

在“我与新中国共成长”创意拍照体验区,腾达远创稀有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英和她的丈夫收到照片后说:“这是我们第一次来贵州美术馆,参观后发现这里的亮点很多,老物件勾起了我们的回忆,尤其是这个拍照体验,让我感受到了过往年代与当今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强烈碰撞,让人耳目一新。”

“我生于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交通和通讯都不发达,现在不同了,坐在家里,一部手机就可以满足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这都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呀。”周英说。

猜你喜欢

彩车物件美术馆
少年美术馆
钢·美术馆展览现场
大同美术馆
打开话匣子的好物件
老物件
旧元素,新物件
图片新闻
“魅力重庆”欢迎回家
重庆彩车 你是我的骄傲
去美术馆游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