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文化”视角下企业职工之家建设

2019-06-16朱晓明

管理学家 2019年3期
关键词:家文化

朱晓明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家文化”视角下企业职工之家建设内涵、相关举措和发展趋势的简要分析,说明目前企业职工之家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进一步做好职工之家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中航规划总院 “家文化” 职工之家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志码:A

1983年,中央书记处作出重要指示,要把工会组织建成职工之家,至今已有36年。如今,建设职工之家(以下简称“建家”)已成为企业工会最重要的工作载体,建会即建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經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巩固建家成果,拓展建家内涵,创新建家方式,动员广大职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升素质,创新创效,把个人成长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家美业兴、家富企强、家和人旺。这一命题,可以在中国传统的“家文化”中找寻答案[1]。

一、“家文化”视角下建家的内涵

自古以来,“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可以说,中国人的精神归属和依托不是上帝和天堂,而是祖宗和圣贤,是“家文化”。钱穆先生曾说,中国人的家庭,实即中国人的教堂。在此教堂的“优秀”家教中,教导孩子要做胸怀宽广、志向远大、能为社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企业和家庭同属人类社会组织,既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点。作为由人构成的群体组织,两者都是满足人需要的场所。因而,两者在文化属性上有很多共通之处。当今社会环境变化较快,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企业职工会感受到更多的不确定性,更易感到压力,产生焦虑情绪。在这种背景下,“家文化”蕴含的彼此信任、真诚付出、相互关爱、长久相伴等价值观,正是企业和谐稳定发展和职工立足岗位成才所需要的。即通过强化“家文化”的价值引领,使职工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二、“家文化”视角下建家工作的相关举措

“家文化”的内涵折射到企业建家工作之中,就是通过多种形式,不断向职工传递“以企为家”的思想和行动。以中航规划总院为例,多年来,总院工会坚持“建家就是建企业、建家就是建队伍”的基本方针,将“家文化”与建家工作有机结合,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先后荣获“全国模范职工之家”、首批“中国国防邮电工会最美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2]。

(一)家风塑魂,突出思想引领和文化建设

1.思想建家

家风是“家文化”的灵魂,好的家风是润物细无声的力量,对于企业,统一的思想文化是企业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工会始终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团结凝聚广大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通过职工会员代表大会、工会委员会会议、职工会员代表提案和巡视座谈等形式,把广大职工的思想统一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

2.文化建家

通过争当先进集体和个人竞赛等活动和工匠人物选树,有效践行企业文化,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通过拍摄先进集体和个人宣传片,创作弘扬优秀文化的文艺作品等,激发职工自豪感和干事创业动力,营造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二)家教育人,重视制度建设和平台打造

1.制度建家

家风的传续是通过家教来实现,家教首先要“立规矩”。制定建家工作考核管理办法,做到有法可依;开展职工小家考核,通过会员评家调查、建家档案调阅和建家汇报演讲等步骤,充分认识亮点和不足,找准建家工作切入点。

2.教育建家

制定工会培训制度,以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目标,定期举办“员工素质大讲堂”,增强职工综合素质,深受职工好评;广搭职工书屋平台,包括线上电子书屋、线下实体书屋和分工会图书角,努力实现“一人一书屋,无处不阅读”,拓展职工教育的深度和广度。

(三)家人聚力,推进劳动竞赛和民主管理

1.竞赛建家

家人是“家文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积极开展项目团队创优竞赛,开展“青年突击队”“巾帼建功”等竞赛,深入推进职工创新创效活动;各分工会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小型竞赛活动,各级竞赛相互促进,共同助力精品工程建设,促进职工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2.民主建家

按照“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坚持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原则,本着法律上有依、政治上有利、工作上有效的精神,制定职代会制度,探索职工民主管理体系,不断夯实民主管理基础;成立提案工作委员会,制定并完善提案工作规定,进一步推进提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四)家庭暖心,做好关爱帮扶和特色活动

1.服务建家

家庭是“家文化”的载体,家和万事兴。制定并完善职工帮扶慰问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会帮扶慰问工作;通过收集整理职工意见建议,编制《福利手册》《爱心手册》,全方位解读各项福利政策,为广大职工提供贴心服务。

2.活动建家

在党政的大力支持下,开辟工会活动专区,包括健身房、瑜伽室、乒乓球室等,为职工业余休闲放松提供好去处;组建艺术团,组织文艺骨干到外地项目现场进行慰问演出,不但创新了慰问形式,而且增加了长期驻外职工的归属感。

三、“家文化”视角下建家工作的发展趋势

工会十七大开幕式上,党中央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要求工会顺应职工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构建联系广泛、服务职工的工会工作体系,这为今后的建家工作指明了方向[3]。当前企业建家工作仍存在着水平参差不齐、内涵有待拓展、平台需要创新、服务亟待增强等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解决。

(一)充分发挥组织优势,提升整体建家水平

如《易传》所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企业职工之家由许多的职工小家组成。根据木桶理论,建家工作的整体水平,取决于最差的小家。要建立“大党建”的概念,把建家工作纳入党建工作统筹考虑,增强各级党组织对建家工作的领导;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围绕中心的竞赛活动,发挥党工团各级组织优势,共同促进企业发展;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差异化评价体系,提升建家水平。

(二)不断传递家的温暖,激活家的基本单元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针对长期驻外的职工,要打通建家的最后一公里:完善区域职工小家建设办法,在各个区域成立工会小组,选举出“家委会”成员;积极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慰问活动,不但送去慰问品,而且要认真倾听职工诉求,并积极予以解决;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建立职工活动室;认真做好法定节日慰问等工作,用家的温暖增强职工归属感。

(三)积极创新建家载体,探索网上建家经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前,“互联网+工会”建设方兴未艾。要在充分调研外部情况和内部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手机APP、微信服务号等新媒体加速推进智慧职工之家建设,努力实现制度网上查,活动网上播,提案网上推,报销网上走;通过大数据、云端等新手段,及时发放职工电子生日卡、发布职工拼车信息、建立职工二手物品交易平台等,为职工提供贴心服务。

(四)自觉增强服务意识,做名副其实娘家人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断天涯不见家,建家工作也一样,望断天涯才发现路漫漫其修远兮,正所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广大工会干部作为“家文化”的传播者,要充分认清“建家工作永远在路上”,把根深植于基层一线,不断增强服务意识,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工会干部既要“善做小事”,又要“能做大事”,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绝不做“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旁观者,将党对新时代工会干部的新要求同提升自身素质共同谋划,将建家工作和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统筹考虑,将本职工作与广大职工福祉紧密结合,真正成为职工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

参考文献:

[1]李存山.家风是家文化的灵魂[N].北京日报,2019- 2- 11(2).

[2]程江.企业应该建设“家文化”吗?[J ].企业管理, 2018(2):51- 53.

[3]戴烽.家文化视角下的公共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 2008(4):198- 201.

猜你喜欢

家文化
家文化与现代企业文化的融合方式之研究
家文化的认同与海外华人的生存和适应
浅议企业文化建设
浅谈如何建设班组“家文化”
“家文化”在现代化新型国企公司的探讨与实践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上海市松江区泖港镇的“家文化·镇文明”创建
建好“家文化” 员工心在“家”
甜蜜家的“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