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特别沉默,特别耀眼

2019-06-15王莹

记者观察 2019年11期
关键词:煤炭山西转型

王莹

提起山西过往的辉煌,不能不说到晋商。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晋商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最为兴盛,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他们靠驼队、商船和票号走遍华夏大地及欧亚许多国家,商路通达千里,票号汇通天下,是当时中国社会一支最强大的经济力量。从《乔家大院》到《走西口》,无处不彰显着晋商群体在明清两朝500余年历史上的超然地位。

可惜好景不长,晚清以来,外国资本持续进入中国,以江浙为代表的东南财阀逐渐崛起,这些都对晋商的日常经营产生了巨大冲击。在历经500余年的辉煌之后,山西商人最终在20世纪初期衰落了下去。

当轰轰烈烈的工业时代来临的时候,山西因为丰富的矿藏再一次登上历史舞台。山西煤炭储量、铝土矿储量中国第一,铁矿中国第四。建国后,一直到90年代,山西一直是共和国重工业的脊梁,70%的煤炭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向祖国四面八方,点亮了中国一半的灯。

然而,山西并没有靠着煤炭长久地发展起来,在经历了煤炭的黄金十年后,2012年,受供需影响,煤炭价格开始下跌,很快一落千丈。2015年山西的七大煤炭集团全部出现巨额亏损,一煤独大的山西经济遭受重创,GDP迅速滑落至全国倒数。

煤炭经济兴盛的时候没有人去想煤炭倒了怎么办,煤价一下跌,别无他路的山西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经济发展结构。但长期单一依靠煤炭产业的山西想转型实在是太难了,“转型发展”的口号1996年就提出来了,但山西还是在单一的煤电产业里越陷越深。

与此同时,在煤炭经济的花团锦簇下长期被忽视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长期煤炭开采使得山西的地下像是一座“空城”,轻微的地表活动都会出现裂缝、深坑。据统计,全省因矿山开采造成破坏的村庄就有2868个,因为采煤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河流枯竭,很多沉陷区一度地缝密布、房屋倾斜、乱石遍布、污水横流。

长期以来,连同一煤独大一直被诟病的,还有山西的吏治。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强力反腐,山西随之被牵出“塌方式腐败”。2014年2月27日伴随着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金道铭的落马,山西官场进入地震期,半年多的时间里有7位省部级官员落马,官场的剧烈动荡让山西的官场一时“无可用之人”,使山西各方面发展一度停滞不前。

在经济和政治的双重打击下,站在风口的山西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没有了煤炭光环的山西,在转型道路上摸索前进。

身居内陆与沿海省份的“热闹”相比,山西的转型之路显得更加落寞。传统的煤炭产业不仅限制了山西其他产业的发展,也禁锢了山西人的思维,使山西的转型之路走得十分艰难。然而,经历过最黑的夜,才能感受最亮的光,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转型道路上,山西打破传统的束缚,取长补短,逐渐重回大众视野。

从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近年来山西以“能源革命”为抓手,从能源的供给和消费两端做“减”法,力争打破传统的“一煤独大”的格局。同时,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加持下,山西的新转型逐渐看到了成效,省内的产业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煤炭增加值占工业的比重明显下降,新兴产业比重快速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成长,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等各方面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此外,生态环保倒逼转型见到实效,循环经济快速发展,雾霾天数持续下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2018年,山西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增速均高于全国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幅度。

然而真正带动山西在转型道路上狂奔的是山西搭上了“一带一路”的快车。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山西省积极完善组织机构并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同时,山西以人文交流为基础、以经贸合作为先导、以产能合作为突破口,加大了自身“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步伐,对外开放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截至2018年10月底,山西省在57个国家备案设立263家境外投资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26.3亿美元,涉及采矿、制造、批发零售、建筑等多个领域。

山西自身大刀阔斧的改革和紧紧抓住外部机遇的做法带领山西走出阴霾,这两年来经济总量的增长就是山西交出的一份最好的答卷。

一把资源牌改革激活,一张旅游牌突出重围,或许是山西经济发展最好的解药。

毫无疑问,山西有發展旅游业的资本。“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真正走过三晋大地,才能领略这句话的魅力。五千年的华夏文明留下了无数的珍宝古迹,山西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2处,拥有全国最庞大的地上文物群。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的应县木塔;中国第一“空中楼阁”悬空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鹳雀楼;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被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称为“中国第一国宝”的佛光寺……山西的一砖一瓦都凝固着千年的时光。

除人文景观外,山西的自然风光可以说更胜一筹。从山西临汾奔腾而过的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屹立于山西介休的绵山,是寒食节的发源地;深藏在宁武的万年冰洞,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冰洞……

从晋商大院到平遥古城,从宰相府邸到名人雅居,从文物古迹到自然景观,山西似乎是一块天然的旅游宝地,但由于起步晚,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禀赋的山西,与国内旅游发达地区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整体旅游发展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

过度的商业开发、落后的营销手段、单一的旅游产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山西旅游的发展。有的景区固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游客看过就走,不会再来第二次;有的景区盲目跟风,往往是什么火搞什么,反倒丢掉了自己的特色……这都导致山西旅游业不仅没能打开对外发展旅游的大门,也很难吸引到省内的游客。此外,缺乏全域旅游布局概念、对外宣传不精准、文化没有得到活化等问题,也是山西旅游业亟待解决的发展难题。

要想打好旅游这张牌,最重要的还是搞“活”旅游。打造有山西特色的旅游文化,结合山西当地的特色、风俗举办旅游文化活动,打破传统“拍照式旅游”的模式,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真正融入到山西的自然、历史、文化之中。其次还要加强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旅游集散中心功能,开辟城市旅游公交线路,同时要注意景区环境的治理,不仅要保护景区内部的自然环境,还要对景区内部的过度商业化、高收费、乱收费现象进行治理,给游客提供好的旅游体验。

在旅游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的同时,山西的文化产业也亮出了一张张名片。

2019年,山西省会太原举办了第二届青年运动会,此次运动会设置了49个竞赛项目的规模创下了中国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历史新高,同时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运动会上“兼顾”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的一次运动会,二青会的顺利举办不仅向外界展现出了山西独有的文化魅力和经济实力,更是提高了山西的知名度。

而在这之前,山西平遥举办的平遥国际电影展已经推动山西走进大众的视野。平遥国际电影展是继上海电影节、长春电影节、北京国际电影节和丝绸之路电影节之后第五个获得国家批准的国际电影展,自2017年开始已经举办了三届。贾樟柯、冯小刚、杜琪峰、吴宇森等著名导演都曾出席平遥电影节,每年更是有许多国内外的优秀影片和导演在此获奖。

成功举办平遥国际电影展之后,今年贾樟柯又发起了首届吕梁文学季。5月9日,首届吕梁文学季在汾阳市贾家庄村隆重开幕,阿来、格非、李敬泽、苏童、西川、叶兆言等30余位文学家和批评家出席,再一次让更多的人走进山西、了解山西,也让山西再一次走进大众视野。村史展览馆、汾州民俗文化园、马烽纪念馆、工业文化创意园、贾街等,贾樟柯把生养他的地方,吕梁山东麓、汾水西畔的贾家庄打造成了闻名遐迩的文旅小镇,为山西文旅产业增添亮点。

抛开过去的辉煌与落寞,近年来默默无闻的山西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执着向前,努力寻找突破,在外界一次又一次的质疑声中推进着缓慢而又艰难的转型。历尽千帆,今天的山西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以他独有的姿态走向未来,他就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星星,虽隐于茫茫夜空,但总会有光芒四射的那一天。

猜你喜欢

煤炭山西转型
有脸面的颜值
呕心沥血,奉献山西农业
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转型升级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Right to Roam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红色警报——煤炭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新时期旅游转型发展思考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