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思维下高一化学学困生教学策略研究
2019-06-15陈仕红梁光远
陈仕红 梁光远
摘 要: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是学生学好化学的有力保障,在教学中引入现代教学思维,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评价体系,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探讨了高一学生学困生的成因,以及运用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策略。
关键词:现代教学思维;学生主体;学困生教学策略
化学是一门充满神奇色彩的科学,它以实验为基础,探索人类看不见的粒子的特征和行为。日常生活中很多化学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同时学习中学化学对于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学习化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初中化学相对其它学科学习起来较简单,但是高中对学生的要求较高,特别是高一第二章新学的物质的量,大多数新生都会觉得不知所措,进而成绩下降,进入化学学习的“困难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学模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缺乏师生互动,教师对知识的简单灌输[1],学生学习效果差,部分学生成为了学困生。在现代教学模式中应解决三个问题: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的问题,它强调学生为主体,建立师生交流平台,构建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教学评价体系,因此探究高一化学学困生成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师生互动交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点,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而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一、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上死记硬背,没有方法
初中教师会强调学生多记多背,高中化学知识关联性和抽象性较强,注重化学概念和原理的推导过程,需要学生多总结答题方法,多反思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法,所以单纯的死记硬背已经不适应高中化学学习了[2]。在学习方式上,由于高一新生在初中基本上是老师把知识总结好,学生去记忆背诵就可以了,很多学生到了高中独立自主性差,课堂上不知道主动去学习,什么都等着老师来讲结合强调,导致部分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
(二)学习习惯不正确,态度不端正
在高中化学学习上,课堂效率很关键,部分同学课前不预习,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讲,有些还是小动作不断,简直就像一个围观看热闹的,而在作业上简单敷衍,只求做完,不要质量不要效率,在老师评讲作业时,也是简单改下答案完事。课后复习以及错题整理基本没有,有错题本的一部分还是抄别人的错题本,整个学习上依赖性很强,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化学学习,长此以往导致成为所谓的学困生。
(三)初高中教材衔接不够,教师教学忽视了师生交流
高中化学课程以模块形式呈现,由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教材组成,必修模块是在初中的基础上巩固和提高,并为学习选修模块以及后续学习化学做铺垫[3]。初高中教材在知识的难度上衔接不够,部分教师又没有考虑学生实际情况,直奔教材内容,教学中很少有师生互动,学生处于迷茫的听课状态中。比如氧化还原反应课程教学生,学生对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还没有完全明白时,就进入较难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计算。这样使得部分学生一开始就从心里畏惧化学,自然后续学习就会受到影响。
二、高一化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一)钻研高中教材,充分利用衔接部分
人教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已经安排了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化学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衔接点,首先从化学实验安全开始讲解,教材中的危险化学品标志均可以联系实际生活依次介绍,第二部分利用初中学过的粗盐提纯让学生充满对化学学习的信心。然而在“物质的量”這一节学生根本没有接触到,内容突兀,所以教师可以选择用已有知识或者故事引入本节课,例如上课时带一杯水,课堂上可以问下学生这杯子里面有多少水呢?部分学生可能会想到36克,但是有多少个水分子呢?那就必须找到宏观和微观分子的纽带,从而物质的量就此诞生了。在讲课时候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接受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保证利用教材衔接部分讲解好高中化学学习的第一道坎。
(二)注重学困生心理教育,建立师生对话平台。
作为化学教师要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从侧面引导他们把学习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课堂教学上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学校环境允许情况下部分实验可以作为演示实验,用这些新事物引起学困生学习兴趣。老师要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建立起化学课堂对话意识,相互解答、相互促进,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把注意力集中到化学课堂教学上,从而提高学习化学兴趣,把学困生转化为优等生[4]。
(三)利用多种方法加强学困生的学法指导,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及时准确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现代教学思维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应以每个学生为单位,以整个班级为对象,建立学习计划,考察平均分和有效分相结合的手段。对于基本概念类的知识,教师要在讲课时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找出区别,用知识网络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可以引入口诀等其他方法加深记忆。例如原电池可以用“电子不下水、离子不上岸”等口诀使记忆更清晰[5]。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习惯上,要让学生改掉上课时候的坏习惯,同时运用不同方式跟踪学困生的学习效果。在讲解习题或者试卷时,教会一题多解,同时鼓励学困生每天多问问题,当天的问题当天一定要解决掉。
学困生作为高中普遍存在的学生,学困生的转化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工作。高中三年学习一盘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安排课程学习,并且要有足够耐性和爱心,积极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学习化学兴趣和学习潜能,让他们感觉化学不再枯燥,化学不再困难,在紧张的高中学习中提高学困生成绩,让我们一起来努力!
参考文献:
[1]张结根.论后现代教学思维下的英语阅读教学体系构建[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9):47-49.
[2]陈彩虹.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学困生的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 225-227.
[3]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4]杨剑.实施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文理导航. 2016,(3):53-54
[5]孙建新.谈高中新课程化学史渗透教学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7,(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