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思考

2019-06-15陆佳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陆佳

摘 要:积极心理学兴起于20 世纪末,重点关注人各种积极的心理特质,探索积极心理对于美好生活的推动和影响,对当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分析,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思考高校应如何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教育部2012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提出需改革教学管理,探索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课程等自主学习模式,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要求。

各高校也在积极探求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寻找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途径。而20世纪末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利用积极的情绪体验以及积极的个人特质来解决人们所面临的疑難杂症,进而积极地适应所在生活环境的主张,这些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高等教育“以人为主”的理念契合,为我国高校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对高校教育育人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一、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本次调研对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三个年级共34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收回有效问卷319份,有效率为92.5%。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二)研究方法

利用学校组织的英语大嘴巴等活动以及课间时间,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二、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研究者主要关注了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意志力等几方面要素,调查结果显示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认识不足,自主学习意识淡薄

在进入大学之后,学习在内容、方法、目的等方面与应试教育出现了很大的变化, 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自我规划,而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对于这些变化认识不足,造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淡薄。比如在问及大学有无课前主动预习时,只有24.7%的学生表示养成了课前主动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而其他75.3%的大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仍然来自于课堂、教师和教材,学习的方式仍然是被动接受知识。而在问及“有无学习目标和学业规划时”,有高达40.5%的学生表示“与能力培养相比更关心考试结果”,甚至有学生只要“不挂科”就已心满意足,其中大一新生对自己学业目标缺乏合理的规划表现的尤为突出,只有5.8%的学生做过学业规划。而如何及时帮助大学尤其是大一新生认识到大学学习的新变化,尽快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成为我们日常思想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二)缺乏专业兴趣,自主学习态度消极

专业兴趣是学好专业知识“最好的老师”,然而现实中大学生在填写志愿选择专业时具有盲目性,对所选专业缺乏深度了解,甚至部分同学因成绩不理想未能进入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而进入大学之后初期的教育大多是通识教育,对专业的知识构成、特点、就业前景等方面的专业认知教育不足,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同度不够,失去学好专业的兴趣,因而在自主学习的一开始就失去了起码的动力,态度消极。调查显示,只有3.8%的学生高考填写志愿时对所报专业进行了充分了解,30.6%的学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的知识结构较了解,25.3%的学生对专业前景充满希望,这些也都制约了学生形成一个积极的自主学习态度。

(三)易受影响,自主学习意志薄弱

意志力是决定自主学习能否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需要学生坚定意志,克服困难,以实现既定目标。而在实际自主学习中,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意志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为大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大学生可以便捷的从网络上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但是当学生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时,会发现网络同时也有着各种各样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如游戏、电影,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会被这些信息给吸引过去,导致自主学习的中断。

另一方面,易受自身情绪的影响。经过刻苦努力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迥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甚至出现了习得性无助之所以如此,一是各地教育水平不一致,进入大学之后,竞争激烈,高中时成绩位居前列在大学里很可能成为班级里的倒数。这种情况会使学生有越来越强的挫折感,从而无法树立起应有的自信。二是,由于学习方法的不得当,没有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容易产生沮丧的心情。而这些情绪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极大影响,导致学生放弃自主学习。

三、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思考

目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受到各个高校的普遍重视,也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任务,积极心理学为高校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带来了更多新的思考:

(一)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变化,积极融入大学学习

目前各高校都会在新生入学之初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它是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课,同时也是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充分把握住这一关键时间节点。

在开展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帮助引导大学新生积极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了解自己的现在以及规划自己的未来。可以通过开展诸如“我的大学我做主”,“大学生活九宫格”,“我的大学梦”等主题的班会、讨论、演讲比赛,以达到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树立积极主动的学习观的目的。这些活动能够引起学生的主动思考:大学在生活、学习等发面与中学时代的不同之处,上大学是为了什么样的目标,自己需要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接下来的大学学习生活当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意识提供了土壤。

(二)拓展教育途径,注重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是发展个体积极人格、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的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对大学生来说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促进个体进行自主学习,而良好的自主学习成果又会重复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所以高校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可以考虑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如何正确的应对消极情绪。

加强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大学以及职业生涯做好规划,并能够将大目标分散成大学四年中一系列相关联的小目标,让学生充分了解实现这些目标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而通过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也能树立乐观向上的学习态度,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产生学习倾向。

可以依托专业实验室的建设,邀请知名教授进行专业指导,加强专业前景介绍,增进专业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同时也能促进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树立榜样,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产生学习动机。

(三)加强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

根据积极心理学的启示,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学习中,所以高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时候除了要关注学生自身这个“点”外,还需要加强“线”(寝室、班级)和“面”(校园)层次上的外部环境建设。

1.注重寝室,班级建设,营造良好学风

寝室、班集体是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单位,也是高校教育管理学生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时,与寝室、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较多,相互之间影响的也较大,同时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助于学生积极情绪的体验,因此需要加强对寝室以及集体的引导,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寝室学习氛围和班级学风,形成同学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的良好自主学习环境。

2.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自主学习良好环境

从学校的角度,在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提高良好的硬件设施,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加快课堂教学创新,坚持树立自主学习的教育观念;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多种展示自主学习成果的平台,如各类学科竞赛、主题活动,同时扩大奖励范围,营造一个“百花齐放,你追我赶”良性竞争的校园环境,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210-233.

[2](美)Sheldon M,King L. 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 3) :216 -217

[3]王文旭,積极心理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