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设计

2019-06-15方晶杨金莲陈萧萧刘燕君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线上心理咨询线下

方晶 杨金莲 陈萧萧 刘燕君

摘 要:该项目将心理平台建设与文化景点宣传相结合,借鉴小说《解忧杂货店》的形式,以当地文化景点姑嫂塔的传说为背景,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运营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校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让素不相识的人们通过邮件当彼此的诉说者和解忧者。

关键词:心理咨询;线上;线下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择业与就业问题日益加重,导致学生承受的来自学业就业、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压力越来越大,高校学生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及时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学生恢复心理健康构建切实有效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现阶段,不少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仍停留在面对面、预约、定时的心理咨询水平上,相当多的学生不愿意主动走进心理咨询室,向心理咨询老师敞开心扉寻求帮助。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解忧遍布全国高校,因此回归书信也会让大家有新的体验。

二、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为了更真实准确地了解南本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该项目针对本校师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以下是此次问卷结果的分析:

(一)性别、年级分析

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人数共有247人,男生85人,占总比34.41%;女生162人,占总比65.59%,女生明显多于男生。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一.女生更喜欢交流沟通,人际相处更敏感。男生则喜欢独自处理问题;二是女生比男生更容易受心理问题的困扰,更愿意主动地寻求心理帮助。男生遇到挫折,更愿意通过体育运动、网络游戏或向朋友寻求帮助。

在年级分布上,大一学生42人,占比17%;大二学生34人,占比13.77%;大三学生124人,占比50.2%;大四学生47人,占比19.03%。大三学生最多,大二学生最少。大三学生刚从大二转到大三却又面临着即将升到大四以及毕业后就业的压力,突出的心理问题表现为目标迷茫、升入大四的惶恐等。

(二)心理问题分析

问卷中涉及了当代大学生对于压力的看法,与缓解办法,大部分同学们的压力在一天之内甚至睡个好觉就可以释放出来,说明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此外,绝大多数被访者在解决压力的时候更倾向于找人倾诉、上网、或者消费,只有少部分同学会找心理医生咨询。

大学生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是情绪问题,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恋爱情感也是主要困扰的问题;其他依次为生涯规划、学习管理、神经症、精神障碍、危机干预。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咨询现状和年级、性别差异,了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和类型,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以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实效性,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性依据。

(三)大学生生活分析

通过问卷分析发现,76.92%的同学觉得人生发展与职业选择上的困难是上大学后最大的困扰;57.89%的同学认为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也是一种困扰。就业压力、学业问题、人际关系糟糕更是被访者出现心理方面问题的原因所在。71.26%的同学们能够疏导自身心理问题。

三、本校心理咨詢工作现状

本校心理健康协会成立于08年12月份,隶属校学生处,是校心理咨询室指导建设与管理的校级学生组织。学校开设最大协会之一“心理健康协会”,简称“心协”,成立于2008年12月份,是由院心理咨询室指导建设与管理的院级学生组织。“心协”以“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及保健知识,增强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和能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校园环境”为宗旨,坚持“助人自助”的原则。 除了“心协”,校内还有“校易班工作室”与“纵梦闽理”工作室开设的微信公众号,与官方QQ互动墙,以树洞类型投稿的方式匿名发布疑虑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对校内学生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心理健康协会举办活动与讲座,并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需要倾诉的心理需求。并且,由于多部分同学害羞的心理,很少有人真正的去校内设的心理咨询室进行健康,科学的心理开导。而校内的树洞、投稿等形式也只局限于倾诉并没有起到沟通的作用。

四、本校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设计

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本校多元交互式心理咨询平台,同时将旅游景点与高校心理咨询平台结合,通过该模式的推广,既起到了宣传文化景点作用,也实现了旅游景点与心灵平台的结合。

(一) 线下解忧模式

与图书馆洽谈合作,将邮筒摆放在图书馆一楼。在邮筒、信封上贴上姑嫂塔的标志,体现主题;设立取件箱和寄件箱,人们采取信件互递的模式做彼此的解忧人;倾诉的一方在信件下方留下特殊的标记并投递到寄件箱,解忧人任意选取信件回复,并在七天内将回信投放到取件箱。期初,免费提供信纸与信封,吸引同学了解,从而达到推广的目的。在同学们学习之余,将生活中的疑惑投到邮筒之中,定期翻看,查询邮筒中的内容,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同时借助图书馆公众号推广项目相关活动。

(二)建立线上“解忧平台”

建立微信公众号“寄给姑嫂塔的信”,通过公众号与同学们进行线上的心理疏导,定期推出短篇暖心文章,供同学们阅读、探讨。通过留言互动抽取幸运读者赠送暖心小礼品。同时利用公众号宣传推广线下活动,做到线上线下活动同步进行。

创建“解忧博物馆”,平台提供储藏纪念品服务,帮助人们收藏不便存储在身边又不愿遗弃的纪念物,并按物件大小和储存期收费。

解忧行动。平台提供私人订制策划活动,如“48小时CP”“表白加速器”等等。除此之外,平台会定期在公众号上将心中装满困扰的人们聚集起来;可以互相认识彼此,写一封长信,互诉难题互相帮助。

“时空旅行”系列。平台征收个人的忧愁疑惑信,并针对该信给予对应的解忧信,但在一定期限后才寄到寄信人手上。本系列旨在当事人回顾以往所发生的困扰和今时今日所面临的现状与解忧信是否不同,结局是否不同。

五、推广与展望

信息化的时代造就了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大批的学生网民,网络心理咨询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等特点,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学生又是目前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所以充分利用线上与线下活动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平台,是未来大学生心理咨询发展的趋势。 将这种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解忧模式推广至各高校,促进文化与心理平台的融合。

猜你喜欢

线上心理咨询线下
COZMINE线下集合店
传统线下与直销模式孰强孰弱?这家动保企业是这样看的
从“偶然”的疫情大爆发到“必然”的线下线上教学结合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非法集资已进入“线上”时代
“密室逃生”线下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