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泗窑遗址调查与瓷器风格初探

2019-06-15张学龙

青年时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风格工艺

张学龙

摘 要:在有关湖北地区的古代文献中,几乎未提到相关产瓷历史的记述,而江汉平原东部长江流域的中游地带,水陆交通便利,素有“九曲通衢”之称,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湖泗窑几百年的烧造历史。湖泗窑的窑址之多、分布范围之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在湖北省制瓷历史中的重要性。湖泗窑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湖泗镇,分布在梁子湖与斧头湖中间沿岸,是以生产青瓷、青白瓷为典型的瓷窑遗址。其生产的瓷器以民用生活器皿为主,造型种类丰富,以宋代瓷器生产为高峰。自上世纪70年代在江夏湖泗夏祠村首次发现窑址以来,经过省、市、区文物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这一规模庞大的古代制瓷窑址群,逐渐展现出它古朴的风貌,并引起国内外陶瓷研究者的关注。经过文物部门的调查发掘与整理,目前已发现瓷窑近200座,分布区域跨度近40公里。从瓷器烧造技艺和装饰特点来讲,只根据湖泗窑的馆藏资料判定瓷器风格是不够的,其现存的遗址状态和残片资料引起了笔者兴趣,在查阅一定文献与馆藏作品之后,对湖泗窑梁子湖沿岸的土地堂、湖泗、山坡、保福等地三十多个湖泗窑窑址进行了调查,以此希望通过遗址资料结合文献馆藏,探寻湖泗窑制瓷面貌及风格特征。

关键词:湖泗窑;工艺;风格

一、依山近水的龙窑遗址

武汉位居“黄金水道”长江的中游,长江与汉江的汇合处,形成以长江为主干,河湖密布的水运网。便利的地理环境,为湖泗窑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运输条件,被河道围绕的梁子湖与斧头湖,不但解决了湖泗窑的水源和运输问题,其滋养下的丰茂山林也为湖泗窑的瓷器烧造提供了充足燃料,加之窑址附近丰富的瓷土资源,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逐渐整合形成了湖泗窑。正如《考工记》中作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水文变化古航道已不复存在,但仍可在河道、农田、荷塘中找到梁子湖沿岸上散落的瓷器和窯具碎片,沿岸或河滩几里内便可发现当年湖泗窑烧造的窑场,窑址堆积在树木茂密的山坡中,形成了近百座大大小小的山丘,千百年的时光雕琢成了窑址与农田、湖泊之间独有的自然生态样貌。

对窑址的野外调查主要围绕夏祠村、浮山村、青山村、三合、绿化、保福村展开,这些地域周边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植被茂密,窑址所在的山地大多由红土丘、瓷片、窑具堆积形成,高于地面十几至几十米,调查的现存窑址位置多集中在河道周围,而深山中极少出现窑址。通过对以上地区的湖泗窑窑址调查发现保福村占据了大量的遗存,渔业村、细屋干南、瓦屋葛探寻到了几座带有残壁的龙窑遗址。其中,渔业村村口发现瓷器残片堆积,距离房屋较近,因草深林密,窑址保存较完好,没有明显被破坏的痕迹。该地瓷器标本、匣钵、垫圈等窑具散落林中,堆积层所在缓坡高约20余米,山下是平坦的水田,与龙窑修建所需地形条件相符;瓦屋葛窑址位于村落中间的狭窄上坡,步行约1公里后,接近湖边的山包处便是窑址,据一位村中的周茂老先生介绍,窑址从未引起村民的重视,直到最近几年文物保护意识的普遍提高,该窑址逐渐引起了政府与村民们的关注。村子周围山丘布满窑址,几乎是由窑址连起了村庄,方圆几十里的山坡、农田、河滩、池塘随处可见散落的瓷器和窑具碎片,这对村民的生产劳作来说是个“不速之客”,常常被捡起扔回山坡或岸边,而带有瓷片堆积的地表土质疏松不够稳定,村民建房时都会尽量避开附近的窑址。近些年,随着文物知识的普及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为更好保护窑址不被破坏和盗挖,个别村庄安排了窑址守窑人,刘东文先生自1992年起就承担了竹排嘴村窑址守窑的任务,他向我们介绍了政府部门对窑址保护的重视,以及关于湖泗窑烧造与衰落的种种传说。在他的指引下我们看到了市文物保护单位所立的石柱,另外,在青山村附近也发现了湖北省文保单位所立“湖泗窑西屋曾窑址”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除却这几个较大窑址外,较具有典型特征的有熊家湾和下屋叶,熊家湾的窑址位于湖泊与山坡之间,有明显的窑址断面,用来铺山路的碎石中有发现窑砖、匣钵、垫圈、瓷片等。下屋叶附近的山脊上找到了几乎全部裸露的龙窑结构,残损窑床结构呈阶梯上升的走势,残存窑壁高约40公分由窑砖构成,扶墙由窑砖和窑具堆砌而成,窑砖因烧造次数多,木灰在高温的窑室中飘落而形成了厚厚的“窑汗”,窑前作业面被碎片覆盖,具体样貌不得而知。

二、纯熟畅达的制瓷技艺

湖泗窑瓷器以生产民用生活器皿为主,是一座以少量细瓷大部分粗瓷为主的产品结构的窑厂,湖泗窑的产品销往湖北的大部分地区,上到三峡地区的巴东,下至下游的扬州。湖泗窑连绵的窑场,广袤的面积,证明当时其拥有广大而稳定的消费市场,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工匠们杰出的制瓷技艺。虽然在古代文献记载中无法找到对湖泗窑瓷器的描述,但在现存瓷器碎片中可以窥探出工匠们娴熟的制瓷技术。西屋曾窑址调查中,发现了较多垫饼和碎匣钵之类的窑具,并有少量欠烧的碗、碟碎片,由于瓷窑产量大且影响烧制因素复杂,生产中时常会伴有因工艺或意外而产生的瑕疵产品,窑址堆积层就是由这些具有瑕疵的瓷器和废旧窑具构成,在碎片中发现有缩釉、欠烧、变形等工艺问题。

湖泗窑烧造的器物类型中,夏祠村所发现的瓜棱执壶是较为高级的产品,其材料与制作工艺讲究,胎体灰中泛青,瓷质紧密,在壶片内留有空轮制工艺所留下的旋纹和手工痕迹。此外,在窑具的匣钵、垫圈的制作工艺中可以看出瓜棱执壶采用单体匣钵仰烧的方法,工匠既满足了生产量的需要,又可做到工艺完整结构严谨。除瓜棱执壶外,一些窑址碎片也印证了当时工匠的巧妙匠心,如在考察熊家湾窑址时,通过观察被大型机器挖掘过的窑址侧面几处较深的土坑,在裸露的断面可以发现大量欠烧、高温变形瓷片,其中也会发现质量较高的青白瓷碎片,其瓷烧造温度较高,窑炉气氛掌握较好,胎釉集合致密并伴有裂纹,白色瓷胎中因为含铁高的原因微微泛黄。施釉采用了浸釉的方式,这样的施釉方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密集生产的要求,提高生产效率,既不影响瓷器质量,又满足仰烧装匣钵工艺对圈足内无釉的要求。

通过研究大量的现存残片,可证实湖泗窑主要生产生活器具,其中碗、盘、壶为主要产品,十分注重瓷器产量与制作效率,所以大多产品并无繁琐的工艺装饰,瓷器的功能属性被放在首位,器型简洁大方,瓷化程度高,口沿平整底部敦厚,修坯运刀熟练大胆,不拘泥细节,朴素端庄,釉色与造型相得益彰,工艺纯熟简单适用。少量优质青白瓷采用了刻、剔、划、变形等工艺,带有明显的图案装饰或划线装饰,在造型中富有秩序之美。同时,胎质较白,釉色透明泛青,在积釉处与暗刻花纹构成青白画面,展示了优良的制瓷与烧造技艺。从窑址现场散落的器物中,可以大体了解湖泗窑的制瓷工艺,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

三、朴素雅致的造型装饰

湖泗窑与景德镇所产的青瓷、青白瓷之间有明显的风格差异,前者多光洁素面敦厚实用,后者多刻畫装饰富力典雅。湖泗窑的产品能够很好的处理造型与装饰之间的关系,例如碗作为湖泗窑的主要产品,窑址中各个区域的烧造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厚重实用的风格中区别于造型比例之间。在处理碗的造型比例、口沿、弧线时,在满足实用美的基础上兼顾了造型美、功能美、装饰美的特点。目前所发现的碗的造型中,大部分具有明显的北宋风格,碗口较深,圈足宽且高,釉色青或青白,较容易产生裂纹。

另外,靠近邱家边池塘的竹林中发现一些较为成熟的白瓷碗片,外壁刻画长条菱形装饰,瓷片薄中透光,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栗林夏周边的窑址较多,青瓷、青白瓷堆积丰富,造型单纯较少装饰,碗、盂个别器物中用修坯工具旋下凹圈装饰,或可见旋制过程中的泥土痕迹和修坯刀痕,简单疏朗,富有时代韵味。承福嘴、保福等窑址发现了一些碗、盘形器物,凹底圈足与外轮廓构成一条完整的弧线,造型稳重,特别之处在于其巧妙的唇口设计,增加了整个瓷器的厚重感,使用过程中提高了稳固性和舒适度。浮山村发现有花口碗、盘一些品质较高的碗碟,内外伴有闪青色透明积釉,工匠们恰恰利用青白瓷釉在高温作用下流动性强、透明闪青的特性,在器物内外的恰当之处布置设计旋纹、凹底、刻画、划花等工艺,玉般闪青的瓷器中花纹与釉的薄厚产生映衬,若隐若现清新雅致。据村里老人介绍,窑址中捡到过几乎完整的白碗、黑碗、壶类的器物,并且附有装饰纹样,纹样中可见花卉和弯曲的条纹装饰,器型往往较其他产品讲究且富有美感,同景德镇青白瓷装饰特点如出一辙。

四、结语

湖泗窑是目前湖北省发现规模最大的瓷窑窑场,所产器物多为碗、盘、壶、盂、瓷枕等。釉色以青、青白为主,伴有少量白瓷,窑址位于梁子湖与斧头湖沿岸广阔的浅滩和山地之中,在对湖泗乡、保福乡、土地堂乡、山坡乡等,近二十个村的窑址进行调查的过程中管窥了湖泗窑的烧造规模和窑址存在状态。因缺少史料记载,湖泗窑工匠的来源已无从考据,但就此有依山近水就地取材的位置特点,才能合此天、地、材、工四者,构成了湖泗窑如此规模的窑址景象。蒋祈在《陶记》中讲到:“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 碗之类:鱼水、高足;碟之发晕、海眼、雪花,此川、广、荆 、湘之所利。” 虽然文章的书写时间与湖泗窑繁盛时期并非完全重合,但可以从文章记述中看出,湖泗窑所处荆湖北路一带对景德镇青白瓷器尤其追崇,也说明宋代鄂州有偏爱青白瓷的历史。其它窑场的青瓷、青白瓷与湖泗窑传承关系暂时无从考证,但可以从产品中看出,早期与越窑青瓷、景德镇青白瓷的工艺和造型有许多共通之处。湖泗窑有着清晰的产品定位,烧造少量高品质重工艺的青白瓷,关注民众生活对瓷器的需求,具有不拘细节、纯熟畅达、简洁素雅的瓷器面貌。

参考文献:

[1]祁金刚.江夏湖泗古代瓷窑址概述[J].武汉文史资料,2004(03):54-59.

[2]祁金刚.江夏湖泗古代瓷窑址概述[J].武汉文史资料,2004(03):54-59.

[3]祁金刚,王景景.江夏历史文化源流综述[J].武汉文史资料,2018(12):50-55.

猜你喜欢

风格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非“舞”之舞
浅谈日本浮世绘设计艺术风格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佛教文化旅游区植物的选择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
W ELDOX900钢焊接工艺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