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客家本土文化,开展特色区域活动
2019-06-15周秀英
周秀英
摘 要:区域活动是一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有学习性质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内容和方式。关注幼儿的区域活动的需要,创设适宜的富有特色的环境,尝试将客家本土文化资源融入到幼儿的区域活动中,让区域活动本土化,特色化,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直接互动,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关键词:本土文化;特色;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是一种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有学习性质的活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自主选择活动材料、内容和方式。它以组织形式灵活、活动内容丰富、活动材料多样为特色。在区域活动中如何遵循3-6岁幼儿的年龄特点,有效的融入客家本土文化,创设适宜的有特色的环境,开展富有客家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让每个幼儿都能以适宜自己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获得快乐体验、成功喜悦,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让区域环境本土化,特色化,让幼儿与环境材料直接互动,实现教育目标的多元化。
一、创设客家本土特色环境,感染心灵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客家首府长汀蕴含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客家本土文化浓郁飘香,积淀深厚。为传承客家本土特色文化。
为此我们在幼儿园创设富有本土特色的本土化环境,寓教于乐、感染心灵、启迪心智。如:唐代古城墙、十大名街—店头街、汀州八喜馆、客家母亲像等等,通过让幼儿参观长汀的风景如画的美景,欣赏客家母亲的雕像、倾听客家的故事,让幼儿感受长汀美的内涵。利用幼儿园大环境,将幼儿园大门布置成富有客家建筑特色的灰派翘角骑楼状,进入大厅处的墙面、柱子、楼道绘上客家特色的“一江两岸”特色图,以及在走廊上吊挂用特色产品——竹子、棕树、簸箕、米筛、竹篮等图案。收集富有客家本土特色的民间传统的劳作用品,如:簸箕,米筛、蓑衣,火铳、竹篮等,让幼儿动手参与构建“汀州人家”“三元阁”、“唐代名街——店头街”,把幼儿园变成一个有着浓郁客家本土特色风情的特色环境。这些对幼儿来说新奇又陌生的环境和物品能引起幼儿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并创设特色区域:如《十大名街——店头街(豆腐坊、七星饭店、客家村米酒、油炸糕摊等)》;《客家小吃一条街》、《汀州民俗村》、《汀州农庄》、《糍粑屋》、《汀州影楼》、《汀州小导游》等。幼儿亲身感知,亲身感受,了解客家文化的风土人情,感知勤劳的客家人无穷的智慧,孩子们心中播种下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种子,并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收集客家本土特色材料,丰富多彩
“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在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对活动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宜的有特色的活动材料能引发幼儿的兴趣,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能力,幼儿的积极情感得到发展。区域活动中的材料能为孩子和知识之间搭起彩虹桥,五彩斑斓,绚丽多彩,是孩子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工具,是幼儿在区域中进行各类学习活动的有效载体。材料提供富有客家本土特色。如:在小班的科学探索区中提供了客家本土的北山上常看见的松果、粘粘果;稻田里常种的生姜、大蒜、毛豆、谷粒、番薯、玉米、萝卜、等让幼儿探索分类;比大小等等;中班提供粘粘草籽、稻草、石头、石磨、狗尾草等开展:草籽粘粘;排序;神奇石磨(我是豆腐师;编草绳等;大班提供棕榈叶、玉米叶、地瓜藤等各种农作物的叶子等编红军草鞋、斗笠、扇子、凉笠等;比较各种叶子探索叶子的不同特征;了解地瓜粉的制作过程,探索珍珠丸的做法。户外体育提供竹凳、竹梯、竹筛、竹篓、竹篮、竹席、竹圈、竹棒等竹制玩具;草绳、草垫、草棒等稻草玩具。利用这些材料开展丰富的体育区。音乐区提供竹奏乐器制作竹板、竹筒豆沙球等练习节奏乐。
三、渗透客家本土特色区域,乐在其中
我们还通过材料收集和家长孩子们一起讨论设计了“开心大转盘”,把客家本土文化融入其中,让幼儿乐学、乐玩,富有特色、富有童趣,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亦乐乎。
一是“汀州小导游”。收集棕榈叶制作的操作格,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的客家风光图,设计“一江两岸”汀州古城和红色之旅旅游路线图景点图,风景图可以是孩子们亲手收集的图片,也可以是做自己画的。请幼儿做小小导游员,向同伴介绍。
二是设计“两扇门”。用力拉中间的丝带。门会打开。门上是代表本土传统服饰的客家服饰。凉笠和衣服可以取下来练习扣扣子。丝带可以用来练习系蝴蝶结,一个个蝴蝶结好象是一朵朵美丽的花;
三是设计“找朋友”的游戏。我们用生日蛋糕盒的盖子做成钟面,两个指针可以自由转动,十二生肖的剪纸作品底下都埋有磁铁,幼儿可以直接玩,也可以放上1——12的數字,玩半点、整点的游戏。区域活动的开展,不仅开发了幼儿的智力,而且让幼儿懂得了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美化了环境。
四、开展客家本土特色区域,促进发展
一是充分发挥幼儿的自我表现能力。表现自我是每个幼儿的需求,区域活动中能为幼儿搭建了表现自我的平台。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了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活动区域,和幼儿、家长共同收集有本土特色的材料,如棕榈叶、稻草、地瓜藤、松果、树皮、豆类、玉米、沙子等,能有效的满足幼儿制作和创造的需求。活动中幼儿能面对这些熟悉的材料,编出一把把藤条小扇、一双双红军草鞋;设计出一件件客家服饰;加工出一个个形象的动物,拼出一幅幅美丽客家风景图画;介绍一个个旅游景点;讲出一个个动听的客家母亲故事……心灵手巧、奇思妙想、大胆交流。自信与快乐围绕着每个孩子,他们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色天空。
二是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中提到:要“解放孩子的双手”。在开设客家特色区域活动过程中,开设了巧手制作、小小建筑师等区域,给了幼儿充分的活动空间和时间,而本土材料的充分利用,使幼儿的活动更富有地方特色。老师在材料投放上,更加注重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如在认知区,展示大小不同的种子,给蔬菜和水果分类;在美工区,用树皮、黏黏果等进行粘贴,用棕榈叶制作玩具等。教师还引导亲子合作、幼儿之间、幼儿与老师一起合作来完成作品,并在幼儿园的公共环境展示,让幼儿每天来园都看得到,从而体会成功的自豪感,成功为孩子带来无尽的喜悦。
三是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富有本土特色的丰富多彩的区域活动蕴涵着无穷的智慧和活力。在美术区,投放的材料可以让孩子们会像魔术师一样运用稻草、地瓜藤、树皮、松针、松果等粘贴出优美的图案;在科学区,孩子们种子集合的奥秘;科学区内,孩子们更是潜心钻研,利用竹筒、竹片、海绵认真地探索水变干净了的过滤过程;制作松果蛋尝试“沉与浮“……幼儿的创造灵感在活动中油然而生,他们似插上了想像的翅膀,在创造的天地间自由飞翔。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4.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3]徐则民,洪晓琴.走进游戏走近幼儿.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12.
[4]康横生.名城.首府.圣地长汀.北京: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