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困惑与思考
2019-06-15魏过瑞
魏过瑞
摘 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概念、规律、结论往往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总结概括得出的。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地位和实验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物理教学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物理教学;物理实验;能力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曾经指出:“成功的秘诀是兴趣。”兴趣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心理表现,是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动学习的一种强劲内部驱动力。兴趣是求知之源,鲜明生动的实验,可使学生喜爱学习物理。实验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重要。
对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物理实验有很强的吸引力,极易唤起他们的直接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奇好动,让他们观察生动有趣的实验,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新奇的实验现象常常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使他们兴趣盎然。
实验是一种有目的性的操作行为,学生观察实验,自然也会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设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不仅可以满足学生操作的愿望,更重要是可以让学生不断体会和品尝到“发现”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获得成功”后的喜悦,从而提高興趣,增强信心,增强学习的欲望,进而转化为一种热爱科学的素质和志向。
二、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环境
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抽象出来的,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感性认识,使学生通过物理现象、过程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是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基础。
实验能够展现典型的物理现象。实验能创造一个确实的,排除了干扰的环境,它对产生多种现象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精密的控制,排除了次要因素的影响,突出了现象的本质规律。
实验能让学生体验到物理学的趣味性。实验能充分运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自觉主动地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首先,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例如,在研究原因、结果和形成概念的过程中,要进行概括、抽象的逻辑思维和辨证思维,通过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能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想象、假设能锻炼和发展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在实验操作和汇报实验结果的过程中,还能培养组织能力、语言表达及团结协作能力等。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质
实验除了对知识的掌握,智能的提高有明显的作用之外,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显著的作用。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而且能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观点、观念、优秀的道德品质,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做任何一项实验,从设计实施到分析总结过程,得出结论,都与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密不可分,并要求听觉、视觉等器官高度兴奋,是手与脑的密切合作,想象与现实的奇妙交融,起着任何其它教学方式都无法替代的作用。为此,在物理教学中,应加强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实验动手动脑,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基本素质。
由于多种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国家政策的初衷是好的,而在农村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难以顺利展开。
五、硬件设施不和新课程理念不相匹配,设施老旧
很多学校的实验室只是摆设,水电都不通,做一次实验需要多方面准备。我经常遇到在准备室还可以成功的实验,拿到教室演示,就需要重新调整,电路实验导线老旧,劣质,接线不方便,不仅影响课堂效率,更甚者,打击学生做实验的信心和热情。久而久之,学生将失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六、专职教师资源缺乏,没有专职实验员
由于农村乡镇中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学校的各个实验室室,基本没有专职人员。尤其理化生实验室,一般都是任课教师兼任实验员。任课教师既要备课,上课,又要做到开足开全实验课,一节实验课几乎需要物理老师一周的非课上时间去准备。任课教师多重角色,让老师们顾此失彼,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老师的工作效率。进而,影响整个学校的理科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
七、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碰撞, “做实验”变成“讲实验”
一面是学校大力推进素质改革,以生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另一面是中考的压力,成绩的上升。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推广到成熟,需要过程和时间。这个适应的过程我们需要耐心的等待和观察,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成绩必然有浮动。这种双重的压力,让好多老师想放手,却又不敢放,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对实验这种耗时又低效的课程,老师为了升学率,将“做实验”上成“讲实验”。在实实在在的实验面前,再优美的文字都那么滑稽,那么的苍白无力,
这种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是可怕的,近的来看,会影响一届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可是长远来看,会影响国家的一代人,影响研究性人才的培养,阻碍科技的发展。如何改善这种尴尬局面需要多方面努力,需要打一场持久战。
首先,扩充教育的软实力。教育部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专职教师的培养和补充,给老师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多的机会。如果可以实现城乡老师的交流和轮岗,可以大大缓解这种城乡差距,带动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的整体发展。
其次,加强硬件实力,更换陈旧设备,同时,各实验室水电等都到位,配备达到国家的标准。
再次,改变以升学率为标杆的考核机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想让一线教师敢于放手,大胆放手,改革对教师的评估模式,改变对学校的评估模式,支持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中学时期是人才的培育期而不是人才的选拔期,如果过早的要求知识成绩,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反而不能达到提高升学率的目的,使学校的教学工作陷入恶性循环。
最后做好实验课程落实过程的监督工作。任何一项举措的落实,都必须有相应的监管举措,否则会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最后又徒劳无功。各地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一时间不能均衡发展,同时政策的落实,需要一定的时间,必须敢于迎接挑战。
只有这样,才能缩小城乡中学生的差距,让“实验”真正走进课堂,让教育事业百花齐发,各尽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国家培养研究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