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酸奶的制作”实验教学探究*
2019-06-15陈亮温馨
陈 亮 温 馨
(成都石室中学 四川成都 610041)
1 实验目的
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提示, 教师既要使用讲授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 更要为学生提供实验条件及必要的参考资料,指导其设计和进行实验。
利用微生物制作传统发酵食品是对学生的一个技能要求,对比现在使用的选修1 教材,学校还未开展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的实验。因此,针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前期的探索, 试图找到一整套适合班级教学的实验实施方案。
首先,进行实验操作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利用微生物的特定功能规模化生产对人类有用的产品”这一教学目标。 针对乳酸菌的特点,教师设置了更为细化的探究目标,例如探究空气(氧气)、温度、发酵时间、碳源种类对乳酸菌的代谢影响等。其次,对于实验还需要考虑其他的因素,例如:时间的长短(操作部分尽量能在1 课时完成,发酵过程尽量能让学生充分观察);班级人数与本校实验设备的冲突; 实验过程中如何调动和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协作能力等。 最后,可以增加一个让学生相互盲品的活动, 既可以体验食品制作过程中对酸奶口感的要求,又可以让学生之间有了交流。
整个探索过程, 教师首先查阅了多种关于乳酸菌和酸奶制作的资料,整理制定相关方案;购买实验器材和原料;最后实施。
2 实验流程
2.1 材料和设备 考虑到实验材料的获取途径以及普遍适用性, 本次实验选取市售无菌无添加纯牛奶以及市售5 菌型乳酸菌粉(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
100 mL 布丁瓶、1 000 mL 烧杯、玻璃棒、电磁炉、烧水锅、隔热手套、生化培养箱。
2.2 实验分组
1)以1 000 mL 牛奶计算,按照乳酸菌粉的添加,分为2 g、5 g、8 g 组。
2)按照碳源的种类,分为无糖(乳糖)、蔗糖(乳糖+蔗糖)、葡萄糖(乳糖+葡萄糖)组,蔗糖和葡萄糖的添加量分别为7 g/1 000 mL 牛奶。
3)按照培养温度的变化,分为35℃、40℃、45℃组。
4)乳酸菌是厌氧菌,此次实验增设了附加组(有孔、无盖),用以探究空气(氧气)对乳酸菌的代谢影响。
2.3 实验步骤
1)将器材洗净,沸水条件下,对布丁瓶、烧杯、玻璃棒进行灭菌5 min。
2)按比例称取乳酸菌、蔗糖、葡萄糖。
3)向烧杯中加入牛奶、乳酸菌粉(蔗糖/葡萄糖),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4)将搅拌均匀的牛奶分装到布丁瓶中。
5)分装后立即密封。
6)放进生化培养箱,按不同温度梯度(35℃、40℃、45℃)分别培养。
7)每隔1 h 观察一次,记录发酵情况,到达发酵终点时取出,置于2~6℃冰箱中保存。
注:1)发酵时间不超过24 h。 2)发酵终点判断: 将酸奶瓶倾斜30°观察无液体流动时确定为发酵终点,记录发酵时间。
3 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结果如表1、表2、表3 所示。
表1 35℃组发酵时间(h)
表2 40℃组发酵时间(h)
表3 45℃组发酵时间(h)
3.1 温度的影响 35℃或45℃对市售5 菌型乳酸菌粉中某些菌种有杀灭或抑制生长作用。
表1、表3 显示, 35℃组在24 h 内无法完成发酵,在45℃条件下,碳源种类、乳酸菌含量对乳酸菌代谢影响无显著差别。
通过对比各菌种的适宜生长温度: 保加利亚乳杆菌生长适温为44~45℃,50℃亦能生长,25~35℃生长不良,15℃停止发育。嗜热乳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42℃。嗜酸乳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6~38℃。植物乳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干酪乳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7℃。
推测35℃或45℃对其中某些菌种有杀灭或抑制生长作用,具体生理机制待下一步分析。
本文讨论以表2 为主。
3.2 碳源种类的影响 乳酸菌消耗碳源的顺序依次为葡萄糖、乳糖、蔗糖,且蔗糖不易被乳酸菌利用。
据盲品结果(见3.5)显示,蔗糖的添加能够增加甜度,葡萄糖的添加对甜度没有贡献(最先被乳酸菌消耗)。 初步推断,乳酸菌消耗碳源的顺序依次为葡萄糖、乳糖、蔗糖,且蔗糖不易被乳酸菌利用(有甜味),具体生理机制可待下一步分析。
表2 显示,当乳酸菌含量充足(8 g)时,发酵时间,葡萄糖组>蔗糖组=无糖组。 进一步验证推测:乳酸菌消耗碳源的顺序依次为葡萄糖、乳糖、蔗糖,且蔗糖不易被乳酸菌利用。
3.3 乳酸菌含量的影响 在碳源含量不变的前提下,乳酸菌含量的增加能够减少发酵时间,且增加到一定量后不再有明显影响。
表2 显示,无糖组、蔗糖组的发酵时间随乳酸菌含量的增加而减少,增加到一定量(8 g)后不再有明显影响。 推测碳源(乳糖)被消耗完后,乳酸菌达到代谢平衡状态,不再继续发酵,且蔗糖不易被乳酸菌利用。
而葡萄糖组中,随着乳酸菌含量的增加,发酵时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 推测在乳酸菌含量为2 g 时,缓慢消耗部分碳源(葡萄糖)后即达到代谢平衡状态;乳酸菌含量为5 g 时,迅速消耗部分碳源(葡萄糖)后即达到代谢平衡状态;乳酸菌含量为8 g 时,迅速消耗部分碳源(葡萄糖)后未达到代谢平衡状态,继续消耗另一部分碳源(乳糖),因此乳酸菌含量的增加反而增加了发酵时间,具体生理机制可待进一步研究。
3.4 空气(氧气)的影响 表2 显示, 附加组并未受到空气(氧气)影响,且发酵时间比同组有盖条件下少3 h。 推测:1)生化培养箱内空气含量较少且密封性能良好;2)无盖或有孔条件下传热更快。
建议利用带有通风性能的保温设备再次探究。
3.5 盲品结果 发酵结束后, 通过视觉观察和24 人对40℃组进行盲品,结果如下:
1)色泽,呈均匀乳白色,颜色均匀有光泽。 2)组织状态, 除35℃组未完成发酵,40℃、45℃组织细腻、凝块细小均匀滑爽,无气泡,有少量乳清析出。 3)酸度, 2 g(乳酸菌含量)组几乎无酸味;5 g(乳酸菌含量)组酸度适中;8 g(乳酸菌含量)组有些许涩味。 4)甜度,无糖、葡萄糖组无甜度,蔗糖组有少许甜度,但不够甜。
综合评定,40℃条件下,蔗糖、5 g(乳酸菌含量)组口感最佳。
4 教学建议
4.1 培养条件建议 综合温度、碳源种类、乳酸菌含量,以及空气(氧气)对乳酸菌代谢的影响,最佳培养条件建议如下:以1 000 mL 市售无菌纯牛奶及市售5 菌型乳酸菌粉计算,培养温度,40℃左右。 蔗糖,7 g 以上(对喜爱甜味的人群,建议成倍增加蔗糖的添加量)。菌粉含量,5 g 左右。封闭培养时间,8 h 左右。
4.2 实验教学建议 实验操作之前的课堂教学对本次实验有重要的影响, 学生不能在对实验任务未知的情况下盲目开展实验。因此,建议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课标要求,让学生充分了解对传统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认识乳酸菌的结构和代谢特点; 明确灭菌和消毒的手段对于食品生产安全的影响。 另外可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提出想要研究的课题,例如什么因素会影响到酸奶的品质等,实验室可以根据学生提出的课题,有针对性的进行材料和用具的准备。
实验教学实施过程中, 建议将学生按4 人分组,组内分工合作,分别进行称量、灭菌、培养、观察。每组材料建议用量:1 000 mL 牛奶,10 个布丁瓶,1 个1 000 mL 烧杯。
针对不同实验类型的教学建议。验证型实验,建议培养完成后进行组间评比;探究型实验,建议每1~2 组探究一个维度,例如:发酵时间、菌粉含量、碳源种类等对发酵的影响,培养完成后进行组间经验分享。
为了保证学生能观察和记录发酵过程中培养物的变化情况,最好安排在上午进行接种,之后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