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
2019-06-15李兰
文|李兰
我知道,这本书很多同学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了,但我还是想给你们推荐这本书,因为,这是一本特别能显示出“重读”意义的书。
如果你之前没看过,现在的你看这本书大概很难获得儿童时期阅读时可能有的强烈的好奇感,以及扣人心弦的传奇感。你应该很快就能看完,看完之后心里或许会涌起沉静的伤感。而孩童式的那种雀跃和惊奇,你却再也体会不到了——所以,有些人、有些事、有些书,你只有在特定的时候遇见,才能看到它们的那种奇异之美,错过了那个时候,那种美就永远地跟你错过了。比方说下面这一段:
妞儿,我第一次是在油盐店里看见她的。那天她两只手端了两个碗,拿了一大枚,又买酱,又买醋,又买葱,伙计还逗着说:“妞儿,唱一段才许你走!”妞儿眼里含着泪,手摇晃着,醋都要洒了,我有说不出的气恼,一下蹿到妞儿身旁,叉着腰问他们:
“凭什么?”
就这样,我认识了妞儿。
妞儿只有一条辫子,又黄又短,像妈在土地庙给我买的小狗的尾巴。第二次看见妞儿,是我在井窝子旁边看打水。她过来了,一声不响地站在我身边,我们俩相对着笑了笑,不知道说什么好。等一会儿,我就忍不住去摸她那条小黄辫子了,她又向我笑了笑,指着后面,低低的声音说:
“你就住在那条胡同里?”
“嗯。”我说。
“第几个门?”
我伸出手指头来算了算:
“一,二,三,四,第四个门。到我们家来玩儿。”
如果我们是在儿童时读到这一段,就会很认同和佩服英子的打抱不平,虽然我们有点不明白那个伙计为什么说:“妞儿,唱一段才许你走!”但是我们直觉这不是一句好话。而且我们可能会记起家里来客人时,必须要自己表演一段才行的那种尴尬和不耐烦,我们也很想像英子一样叉着腰问一句:“凭什么?”我们也许还会觉得两个女孩成为朋友的方式很亲切,就像院子里的那个邻家的小孩,我们也是这样成为朋友的。这样的片段让我们觉得很真实,英子仿佛就是我们自己。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一段,就觉得仿佛在看一部老式电影,镜头里的画面很熟悉,但却是在叙述一个关于别人的很遥远的故事。因为这样的生活情境与我们有了距离,所以我们再也无法让自己真正成为英子,而更像是一个站在英子身边,默默地看着她一点点长大的观众。
体验方式有了差别,体验到的内容也就自然会跟着发生变化。
当你拥有了一些生活阅历和情感积淀,再来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或许能瞬间明白原来读不懂的一些细节,比方伙计为什么要逗妞儿,要她唱了才许走。那是因为妞儿本身就是一个卖唱姑娘,而很多人常常是听了歌却不给钱。妞儿用卖唱艰难求生,但是许多人却故意拿这一点取笑、戏弄她。听完歌不给钱,或是不给钱也要听。说难听点就是这些“听客”在占小姑娘的便宜,能占到便宜就会让他们很有些得意。但这些起哄的伙计,包括那些赖皮的“听客”,其实大多也是社会底层的人,他们的生存境遇也很艰难。弱者用取笑更弱者的方式来获得欢乐,暂时忘记自己的难受,这就是人间的悲苦。所以,长大后的我们在看到英子与妞儿相识的这一节时,关注的重心或许不再只是英子的仗义,孩子之间结交新朋友的那种单纯的温暖,还有对弱者的悲悯,对人生苦难的沉重感受。
我常常觉得我们度过的那些岁月,如同变幻莫测的光线,会给予同样的景色完全不同的面貌,它在不同的时段帮我们凸显和放大一些生活里的不同细节,给予我们截然不同的心境与体验。以至于,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打开同一本书,读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小时候,我们读《城南旧事》,会觉得英子怎么能遇见那样一些特别的人。疯子、小偷、青楼女子,就连奶妈身上,都有那么多的故事。我们的生活怎么就那么平淡无奇,以至于我们需要在网络世界里寻找惊险和刺激。可如果我们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那么即使自身的经历很沉闷,我们对人生和人世的思考能力却会随着阅读量的增大而提升,然后突然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城南旧事》里写的也不是多古怪多特别的人,它本质上就是在讲“人”的故事,它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把人的丰富和复杂性勾勒得非常清晰。
比如《惠安馆》里的秀贞,她之所以变疯,是因为她的深情,对爱人的深情以及对孩子的深情。当失去了自己深情的对象,她便用幻想来麻痹和安慰自己,在别人眼里她就成了疯子。然而我们想过“疯”是什么意思吗?是言行失去了理智,违背了常情。诚然秀贞是“疯”了,但她是病理层面的疯,她的内在逻辑是自洽的,她年年月月都在忠实于她的爱,一分一秒都不会违背。但是,她的父母,为了“爱”她,把她的孩子抛弃在城墙根下,剥夺了她做母亲的权利;她的邻居,因为“同情”她,不停地在背后嚼舌根,让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疯女人。到底谁是“疯子”?到底谁更不可理喻?我们或许就是秀贞,我们或许也扮演着秀贞的父母以及邻居的角色。谁知道呢?秀贞的死,是因为她“疯了”,更是因为她想要逃离这个要剥夺她爱的权利的疯狂的世界。
比如《我们看海去》里的那个小偷,他并不是一个多邪恶的人,他之所以沦为小偷,是因为能力不足,同时又必须要担负起照顾兄长的责任。当我们的能力与愿望不匹配的时候,可能会放弃自己的愿望,承认自己的无能;可能会铤而走险,然后滑向不可挽回的结局。可这两种选择最终都会让我们痛苦。我们一旦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支撑我们的体面,我们不仅要时刻承受害怕东窗事发的提心吊胆,还要承受“不可告人”的那种畏缩的孤独。作者在写这个人物的时候,并不是以一种批判或讽刺的笔法,而是满含着一种理解和同情。因为英子看到的不只是小偷的“偷”,还有“偷”背后的痛苦与挣扎。是的,小偷或许是一个挺特殊的角色,但小偷或许就是每一个无法与愿望两厢安好的我们。
再比如《兰姨娘》。不知道有没有人看出,这段文字里其实有一个更重要的主人公——英子的爸爸。我想,很多同学在读到英子的爸爸对兰姨娘各种示好、眉来眼去还有逾矩的动作时,读到英子妈妈面对这种境况的难过、隐忍、愤怒和焦灼时,多半都会鄙视那个色欲熏心的男人,所以无法理解英子为什么会同情父亲“失恋”后的落寞。长大以后,我们再来看这一段,或许就明白了英子的同情。其实看到父亲赤裸裸的欲望,也会感到愤怒和恶心,说:“爸的那副嘴脸!”但因为英子懂得爱人,而且是爱身边所有的人,不舍得看到他们难过伤心,她会细腻地关照每一个人的心情。当她发现父亲对兰姨娘产生的不只是欲望,还有真情的时候,她又会因为体谅而开始同情。
现在中秋了,肥硕的大石榴都咧开了嘴向爸笑!但是今天爸并不高兴,他站在花前发呆。我看爸瘦瘦高高,穿着白纺绸裤褂的身子,晃晃荡荡的,显得格外的寂寞,他从来没有这样过。
……
爸不用人让,把自己灌得脸红红的,头上的青筋一条条像蚯蚓一样地暴露着,他举着酒杯伸出头,一直到兰姨娘的脸前,兰姨娘直朝后躲闪,嘴里说:
“林先生,你别再喝了,可喝不少了。”
爸忽然又直起身子来,做出老大哥的神气,醉言醉语地说:
“我这个人最肯帮朋友的忙,最喜欢成全朋友,是不是?德先,你可得好好待她哟!她就像我自家的妹子一样哟!”
……
那马车越走越远越快了,扬起一阵滚滚灰尘,就什么也看不清了。我仰头看爸爸,他用手摸着胸口,像妈每次生了气犯胃病那样,我心里只觉得有些对不起爸,更是同情。我轻轻推爸爸的大腿,问他:
“爸,你要吃豆蔻吗?我去给你买。”
每个人都会有因为欲望的撺掇而偏移了轨道的时候,更多的人会在现实中学会压抑和克制自己的这种欲望,带着许多的无奈和落寞。我们鄙视那个屈从于欲望的自己,就像是我们鄙视林先生;我们同情那个因为放弃欲望而委屈的自己,就像是我们同情林先生。
在英子眼里,其实父亲一直是一个特别严厉的人,尤其是在最后一个故事《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之中,爸爸会因为英子懒于去上学而把英子打得浑身是一条条的抽痕。但他又是一个内心温软的父亲,在打了孩子后,会跟在孩子身后来到学校,给孩子送花夹袄,并且拿了两个铜板给孩子。我们身边的父亲,似乎大都是这个样子。再联系《兰姨娘》中的父亲形象,我们会发现,英子眼里的这个父亲很真实,很完整。他表面严酷其实内心情感丰富,会被欲望挑唆,同时也会被道德底线约束,会急人之难,同时也会有些意图乘人之危,有坚守的原则,背负着沉重的家庭责任和育儿责任,同时也会用养花这样的方式追求生活情趣,用抽大烟这样的方式来恣意享乐——是这样一个鲜活、立体、丰满的人。
《城南旧事》里的人物,形象鲜明,大家可以尝试着再自己品赏品赏,哪怕是随手写到的一些配角,包括妞儿的父母、宋妈的丈夫等,都是很值得琢磨的内在蕴含丰富的形象。
其实除了这些人物外,我觉得这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对声音的描写令人印象深刻。这就使得我在看书的同时,脑海中总会回想起各种悠远的声音。比如英子老是在背的那首《我们看海去》,比方毕业时反复歌唱的那首“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还比如在古城里回荡的驼铃声。事实上,我们的童年也会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各种声响,只是很可惜,许多声音都被我们遗忘了。或许,童年里的其他感官记忆都是含混的,或是复杂的,因为交织着各种情愫,就像是隔着毛玻璃看电影,总是满溢着什么,却一言难尽。所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去回顾这些记忆,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觉。但童年的声音记忆却是特别清透和轻盈的,不论什么时候去听,都会觉得干净纯粹,让人感动。
所以,最后请允许我用书里的那首《我们看海去》来结束本期的推荐——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
蓝色的大海上,
扬着白色的帆。
金红的太阳,
从海上升起来,
照到海面照到船头。
我们看海去!
我们看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