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旅游开发中文化创新的路径研究
2019-06-14汪海朱琳
汪海 朱琳
引言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旅游业随着“互联网+”“旅游+”和全域旅游的兴起,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了与人民密切相关的幸福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战略支柱产业。
一、新时代的旅游
(一)旅游新时代的内容
1.旅游产业加速融合的新时代
早在十年前,国内学者就开始关注旅游业融合的现象和问题。学者指出,系列旅游活动串联下的旅游业发展,必然要与其他产业相互关联、交流、影响和渗透,并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十三五”旅游规划的落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提出和文化部与旅游部的挂牌,标志着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启航。“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创新,推动了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多元变化以及业态丰富。
2.旅游消费需求进阶的新时代
2018年,面对资本遇冷和经济走势,在人们会产生“消费降级”情绪的影响下,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消费人数和消费水平仍保持稳定、增长和提高。2019年,国内出游人数达到55.39亿人次,比2018年增长10.8%,旅游总收入达5.97万亿元;境内外文体娱乐的体验式消费爆增,文化活动参与度高;购买型消费让位于文化享受型消费,“扫货”和“疯抢”被“理性”消费取代,游客对文化类景区、演绎和文创类产品的消费意愿强烈。
3.旅游产品聚焦的新时代
新时代下,旅游产品聚焦,并分为三大类。政府导向型产品,如政企协同合作并携手推进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和体育旅游;科技导向型产品,如沉浸式文化体验、互动式娱乐体验和夜游产品等科技产品;市场导向型产品,如拥有广阔市场的研究旅游、亲子旅游和医疗保健健康养生等。
(二)新时代下旅游开发的新方向
2016年,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提出了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和养老这“五大幸福产业”,并把旅游置于“五大幸福产业”之首。新时代下,供给侧结构性的深化改革、全域旅游的加速发展和大数据互联网新科技的横空出世,都需要创新旅游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魂”与“根”。旅游开发要守住魂与根,保护并传承传统文化,激发传统文化的创新,使其在新时代发出“新芽”。新时代下,旅游发展的突破口,是对文化进行创新,并把这种文化创新应用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去。
二、新时代下文化创新的驱动力及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一)文化创新的驱动力——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党在新时代的文化使命就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自信的前提是文化自觉。中国文化自觉,是对自身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自我审视和自我创造。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自觉和人们对中国文化高度认同和肯定的基础上,且对中华文化有尊崇、敬畏之心,具有中国文化的底气和精神。只有内化于主体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才能对中华文化的组成结构、历史、现在和未来做全面、客观的认识和辨证、科学的分析。只有结合新时代背景,才能不断赋予文化新时代的内涵,不断地开拓创新,促进其实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二)文化创新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1.文化创新是旅游开发的助推器
旅游作为文化活动,牵引并指导着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旅游者通过旅游活动,可以欣赏文化之美、咀嚼文化滋味、领悟文化魅力。旅游者通过休闲、探求等外显的体验方式,或从回归自然中寻觅惬意,在天人合一、物我融合中得到心理慰藉,或在征服中获得自我的追求和价值的提升,最终在体验异质文化中完成精神及灵魂的飞跃。例如,美国依靠现代高科技和强大的创新力,不断创新文化;凭借经济和军事实力,推行其价值观和文化,制造了如迪斯尼乐园这样强大的旅游大IP,推动旅游的开发,强化旅游品牌。迪斯尼品牌的扎根源于其核心的产品,其生命力取决于文化IP的不断创新。因此,只有文化创新,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延长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
2.旅游开发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种抽象的事物,文化需要一种特定的载体来呈现和展示。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挖掘、丰富、优化和保护。旅游开发不仅传播了内涵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合了异质的地域文化,而且还创新了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成为弘扬文化的最佳载体。新时代,旅游的开发不仅是一个挖掘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展示民族文化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使文化被重视并被价值化的过程。在转化价值的同时,旅游开发也肩负着弘扬文化、发掘文化精髓的使命,不仅可以唤醒文化主体的文化意识,而且也能增强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三、新时代下旅游开发中文化创新的路径
新时代下旅游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旅游的本质是一个求新求异求美求知求乐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和体验美的过程。文化植根于人类系列活动中,不仅是旅游行为的本源、旅游策划的灵魂,而且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旅游产业的核心角色。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创新,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重点。中华优秀的傳统文化历经5 000年,在连绵不断的文明中经过包容再造传承下来,蕴含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理念,承载着中华民族远大的梦想。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因其永恒不朽,成为新时代下文化创新弥足珍贵的财富和资源;中国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长久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宝贵文化,是各民族革命者共同缔造的文化,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如红色旅游中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就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的新文化,也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更是中国近70年社会主义实践的宝贵成果,囊括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旅游开发中,要充分认识和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将三者有机融合。挖掘优秀文化元素,激活优秀文化资源,坚持文化传承,彰显特色原则,凸显不同地域的文化差异,打造有文化记忆、能留存美好回忆的旅游空间。
(二)讲好中国故事是文化创新的灵魂
在传媒行业,“内容为王”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要想挖掘优質的内容,塑造旅游大IP,除去原创的吸引内容之外,利用内容变得尤为重要。在消费升级的新时代,对旅游消费者来说,旅游已经不单单是追求景点,追求观光,而是从消费者本身真实的需求出发,对当地文化的探秘、体验,在这种情况下,文化创新的内容则表现为深度融合目的地的人文特色,讲好赋有文化内涵的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元素多元多样,文化创新需提炼塑造丰富的文化内涵,对文化进行萃取与再创新,并融入主流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新的文化创意,实现内容创新。比如,通过寻找文化基因,唤醒文化元素,提炼文化信息,附载到具体的物象中,形成具有可视性的景观,并以叙述故事的方式串联成信息连廊,将信息连廊纵横交错地构设为网络,以表达完整的文化故事。
(三)科技赋能是文化创新的支撑
信息化时代,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渗入,改变了消费者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提供了旅游开发的新动能,催生了旅游开发的新形态。文化创新离不开科技创新。创新转型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实现,并在形式上被赋予新时代的元素。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现代科技手段的有效运用,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文化既能保持优秀的特性和精神,又能与时代契合。运用高科技手段可以保护文化遗产。使用现代科技,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营造完全沉浸式体验,使旅游开发项目在传承中华文化中起到支撑作用,在文化创新中发挥引领作用。利用高科技如3D打印、AR和VR技术,给传统文化提供崭新的传播方式,让传统与发展保持同步。
(四)打造文化IP是文化创新的关键
在当代文化语境下,IP的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文化IP是指辨识度高,自带流量和粉丝,有着强大穿透能力的一种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符号有着超强的客户认同感,并深深地扎根于消费者心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并能快速实现市场化和商业化。打造文化IP,必须要把资源转化成产品。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出发,观光旅游需要文化物态化,表现为旅游景区的景观化和形象化;休闲旅游需要文化活态化,表现为游客要交互、要情境、要沉浸式体验;度假旅游要文化业态化,表现为旅游产业和品牌化。
文化创新路径的核心:完善文化旅游开发体系,提升文化品质和文化体验;保护文化基因,坚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满足旅游消费者对异质和深度文化的诉求,顺应市场变换的需求;具象文化内涵,提升文化价值,展现文化神韵,增强文化自信。
四、结语
要想融入新时代,旅游开发应坚定文化自信心、增强文化自觉性;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培育人文精神;突出核心价值,提升文化创造境界。新时代的旅游展现了新时代的文化,而新时代的文化又通过旅游得到传承、创新与传播。文旅深度融合,通过文化创新不仅能够做好旅游开发,提升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而且也可以盘活旅游资源,展现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自信。
(作者单位:1.安徽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安徽广播影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