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党群关系初探

2019-06-14樊晓玉

商情 2019年13期
关键词:党群关系工作方法制度建设

樊晓玉

【摘要】当前,我国党群关系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思想认识的隔阂疏远了党群关系;民生问题的处理不当影响了党群关系;贫富差距削弱了党群关系;贪污腐败现象损害了党群关系;基层民主发扬不到位制约了党群关系。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着力点有:加强思想教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保障民生,加强利益调控;建立畅通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加强作风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树立党的良好形象;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

【关键词】党群关系;制度建设;工作方法

一、党群关系的现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党群关系是政党与群众之间互动的历史过程,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必须客观审视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握好影响党群关系的重要因素,选准着力点,促进党群关系沿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我们党执政以后,一方面取得了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的条件,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能否正确对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永远做到不脱离群众,便成为我们党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

二、党群关系紧张原因的分析

(一)党的历史地位发生了变化

我们党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历史地位变化是党群关系发生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公共权力的本身就要为公共大众服务。而“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十九大报告已经开始直面这个问题。

(二)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与过去不同

在革命年代,人民群众希望共产党领导他们打倒土豪劣绅和资产阶级,农民有地种,工人有工做就可以了;在建国初期和计划经济困难时期,人民群众希望有饭吃,有衣服穿就可以了;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的需求不仅仅是在吃饭穿衣的低层次层面,而是希望得到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文化、体育、休闲等生活享受:自由、独立、民主等政治参与一系列高层次需求。

(三)腐败问题严重影响党的声誉

长期执政,少数党员干部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形象: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不强,也影响到党的执政成效。但更危险的是由于权力缺乏制约,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出现腐败问题,严重影响了党的声誉。

三、如何处理新时期的党群关系

(一)把经济建设搞上去是处理好党群关系的首要问题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我们党制定纲领和路线的出发点,是党忠实地代表人民利益的具体体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以这一目标来确立党的纲领路线的。“强大的党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主体,为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好的平台。”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治理危机,不仅是经济治理危机,而且更多是社会的、政治的,乃至全方位的治理危机,从深层次看就是政党危机,即政党治理危机。政党是组织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主体,只要政党是有效的,国家就有效,政府就有效:只要政府有效,就会把好的主意转变成好的政策,好的政策就会发展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党,一个行动的党”。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体现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

(二)牢固树立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观点

张德江委员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坚定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继党的十九大报告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重要场合,再一次作出这一重要表述。那么,如何做到三者的有机统一呢?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其核心在于坚持党的领导。党代表工人阶级实施政治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政治保证,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目的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人民当家作主,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这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人民利益的广泛性,要求有一个代表人民利益的坚强的政治核心,在實践中创造和发展各种民主形式,领导、组织、支持人民掌握好国家权力,管理好国家、社会事务和各项事业。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在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此重任,离开了党的领导,是不可能把全国人民的力量和意志凝聚起来的,那么,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我们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民主理论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才能有可靠的政治保证。

(三)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

随着我国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些人民内部矛盾出现了多发多样的状况,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避免的现象。关键是我们要正视矛盾,找到化解矛盾的正确途径和有效方法,形成妥善处理矛盾的体制机制,而不能让矛盾积累和发展起来,以致影响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一般说来,这些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是一种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要处理妥当,就能适当化解。关键是要有一颗为民之心,善于体察民情,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

(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强大的党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主体,为解决中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好的平台。”中国的反腐败斗争,一大鲜明特点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认为,当今世界面临的治理危机,不仅是经济治理危机,而且更多是社会的、政治的,乃至全方位的治理危机,从深层次看就是政党危机,即政党治理危机。政党是组织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的主体,只要政党是有效的,国家就有效,政府就有效;只要政府有效,就会把好的主意转变成好的政策,好的政策就会发展为现实,“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一个党,一个行动的党”。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体现的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党群关系工作方法制度建设
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山东抗日根据地党群关系建设
如何做好职业教育班主任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探究
提升南昌市软实力研究
高校班主任工作方法及其重要性
微时代语境下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方法探析
葡萄牙大学章程对我国大学章程建设的启示
把党的宗旨转化为党员干部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研究
当前施工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