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开发
2019-06-14李亦扬
李亦扬
摘要:制陶术的产生是人类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传统制陶工艺的研究是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族群文化及历史进程的重要方式。贵州省少数民族种类众多,至今还保留着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其中的传统陶器无论造型、装饰、色彩及工艺上都有着独特的地方民族特色。目前,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制陶工艺在传承机制和开发上尚有不足,并且多数濒临失传。因而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传承与开发研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增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为中华民族发展史和陶瓷艺术发展史研究资料的补充都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 制陶工艺 传承开发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08-0183-02
贵州省虽然地处山地,交通不便,文化相对封闭落后,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各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文化生活上相互交融,并受到中原汉文化缓慢的影响和渗透,因而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土陶作为贵州民族社会历史发展的见证物,因民族生境的复杂性和自然地理资源的不同而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一、国内外学者关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研究概况
从20世纪中后期开始,国外学者开始涉及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制陶研究,如日本学者冈田谦和尾邦高雄合著的《海南岛黎族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对黎族的传统手工艺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和记录。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玛格丽特·卡尼在其2013年发表的学术论文“Will there always be Minyao ”中指出中国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多样化创造了独特的陶瓷文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耶鲁大学教授文德安博士,曾多次亲赴贵州、云南和新疆等省区,研究中国早期陶器生产方式,其学术论文“Investigating Variation in Organization of Ceramic Production: An Ethnoarchaeological Study in Guizhou, China”通过对贵州古陶历史进程中的演变调查进而展开对贵州民族生态学的研究。但总体来看,国外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陶艺的学术研究并不多见,对贵州少数民族制陶工艺的研究更是十分稀少。
国内学者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制陶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李仰松、汪宁生、宋兆麟、黄展岳、张季等学者曾先后对云贵高原地区的佤族、苗族、傣族等原始制陶展开了调查研究。[1]其中宋兆麟的《贵州舟溪苗族的快轮制陶技术》(《民族志资料汇编》第1期,贵州民族研究所, 1986)是较早对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古陶进行研究的学术文章。另外,陆斌的《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制陶术调查与影像记录》也对贵州织金砂陶、黔西土陶有部分章节提及。杨俊、杨正勇合著的《贵州牙舟陶的文化价值及产业化历程》以布依族地区的牙舟陶作为研究对象;杨晓辉等人于2006年所著的《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发展》的第三篇中对贵州牙舟陶、黄平泥哨、织金砂陶和雷山土陶分别有一定介绍。此外,一些地方志史中也有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术的记载,如《苗族通史》《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志 轻纺工业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志》《印江土家族 简明读本》《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 第10卷乡镇企业志》等。
综合上述,以苗、侗、布依、土家等为代表的贵州世居少数民族都具有悠久的制陶历史。但从整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贵州少数民族制陶工艺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存在着研究民族种类不足、研究内容不尽全面的状况。
二、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的丰富内涵及传承、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土陶在艺术特点上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少数民族审美内涵,表现在造型上具有原始、粗犷的朴素美;工艺材料的本土化材质美以及传统手工烧制形成的风格美。如中国十大土陶之一的布依族牙舟陶,就因色彩浓郁,造型夸张古朴而驰名中外,特别是高温柴火烧制过程中,由于釉面和陶坯在高温和冷却下的膨胀系数的差异而产生独特的“冰裂纹”,并在“窑变”过程中产生不可预料的釉色效果而变为极富特色。这种以绿、黄、蓝为主要釉色的沉着色彩使牙舟陶呈现出具有青铜器般的古风格调,在原始的粗犷美中透露出典雅之气。再如贵州织金苗族砂陶,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陶泥是当地的黄胶泥、白泥与不同粗细颗粒的无烟煤粉灰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后,加水经人工踩练制成,拉坯成形入炉高温烧制,并在烧红后取出放入木屑上并用大砂锅盖住,由木屑烟熏而形成光洁黑亮的砂陶器,形成独特的材质美。[2]
另外,贵州黔西南州境内陶土蕴藏量丰富,有良好的粘性及可塑性,陶土色泽主要呈灰绿或灰白色,可以经受高达1600度的高温煅烧。主要分布在贞丰县的窑上村,兴义市的白碗窑村,安龙县的北乡等地。[3]其中贞丰窑上村和黔东南雷山县长丰村两个制陶村落至今还保留着典型的传统快轮拉坯制陶工艺。
但是目前,除了贵州平塘牙舟陶和黄平苗族泥哨因被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逐渐受到外界的关注和重视外,贵州境内其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传统制陶工艺大多不被人们熟知,有些甚至濒临失传的境地,如沿河土家族传统制陶,雷山苗族快轮传统制陶、余庆绿陶、习水彩陶等。因而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开发迫在眉睫。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任务,加强各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背景下,更显得格外重要。
三、对贵州少数民族制陶工艺的保护传承及开发利用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保护、传承方式
1.加强对传统窑址的发掘并进行数字化记录和保护。通过田野调查对少数民族传统制陶窑址进行发掘,走访陶工和民间工匠,梳理现存保护手段的不足和弊端,通过数字影像等手段对口述史和窑址及制陶工艺进行记录,并整理在册。并通过相关部门政策保障使现有窑址得到有效保护。
2.重视学校美术教育传承作用,鼓励开展地方美术特色课程。学校是美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在少数民族制陶传承所在地的中小学校开设特色民族陶艺课程,可以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和文化认同,并为制陶人才的挖掘做前期培养准备。如平塘牙舟镇中学就开设了牙舟陶的校本教材和课程,并聘请当地制陶师为学生上课。另外,黄平第二中学在苗族泥哨非遗传人吴寿安老师带领下进行校本教材的研发,以黄平泥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并取得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在高校方面,贵州黔南师范学院和贵州民族大学都在平塘牙舟开设了牙舟陶实践基地,聘请传承人定期授课,以陶艺工作室的方式结合高校美术教师进行制陶人才培养和输出。
3.加大对传统陶工的技术培训和创新培养以避免制陶人才的斷代缺失。由地方相关部门出面,聘请制陶传承人开设工作坊,传帮带一批年轻陶工,并与国内一流陶瓷学院和陶瓷专业建立互助传帮带形式,在保留传统制陶特色工艺的同时,对陶工开展文化素养、审美视野方面的培训。
(二)开发利用方式的探索
1.美术专业人才的参与及创新开发。借鉴当代陶艺创作思路,立足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推广,联合本土艺术家、工艺师、陶艺传承人及当地陶工,结合少数民族审美对制陶工艺、材料、造型、色彩装饰等展开创新研究及土陶产品的设计开发,促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自信。
2.高校美术资源的整合利用。通过美术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作,参与当地传统制陶作品的设计和创新,倡导校企合作,在部分地方高校设立陶艺工作室,以教学带创作,持续对少数民族传统陶艺与文创产品进行开发创新,为陶艺产品注入新的活力。
3.地方旅游产业相关部门的扶持。通过对少数民族传统制陶的文化艺术价值研究,联合当地旅游文化相关部门,引进省内外企业投资,大力扶持村寨民族文化建设和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期获得一定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四、结语
土陶是民族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物,不仅需要保护,更需要发展。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是贵州民族文化中可利用和开发的重要资源。它包含着民族文化中的生存智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和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点。对贵州少数民族传统制陶工艺的传承开发研究,对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贵州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及交流,增强“五个认同”、促进民族文化自信、民族团结,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学理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陆斌.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制陶术调查与影像记录[J].艺术学研究,2010,(01).
[2]安正康等.贵州少数民族民间美术[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3]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志 轻纺工业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