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
2019-06-14孙巍溥许南海
孙巍溥 许南海
引言
作为对国际学界的一种反映,新世纪以来,“公共历史文化”研究开始逐渐成为公共史学研究中的热点。2006年,王育济、朱伟在《理论学刊》上发表题为《山东省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综合研究论纲》一文,该文以山东省为例,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类型和开发价值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论述。2009年,董雪梅、丁培卫在《理论学刊》上发表题为《公共历史文化资源产业开发的学理依据探析》一文,该文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论述了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的可行性和必要性。2013年,董雪梅在其《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以泉城济南为个案研究》一书中,以济南市为例,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2018年,孟钟捷在《历史研究》上发表《公共阐释理论视域下的公共历史文化机制建设》一文,提出了建立“公共历史文化机制”,推动中国公众史学的学科建设的学术建议。
时下公共史学中方兴未艾的“公共历史文化”研究,恰与当下旅游文化学最为热点的“文旅融合”理念不谋而合。近年来,“文旅融合”的研究理念,逐渐成为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新内容。“公共史学”所倡导的,是基于历史学学科本位的跨学科的应用研究;而“文旅融合”所需要,是基于“历史文化学”与“旅游资源学”融合的“文化学者”与“旅游学者”的融合研究。通过发挥不同学科背景研究者独到的专业优势,进行历史与旅游两大学科协同创新研究,对地方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中潜藏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研判、规划和利用相结合的,从上游历史文化“原料”到下游景区规划“产品”的贯穿式研究,显然有助于学界深化对“公共历史文化资源开发”和“文旅融合”两大研究理念的实证认识。
一、“三线建设”与现代六盘水市的形成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漳蛮之邦,化外之地”,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兴起“三线建设”之后,六盘水地区的经济发展还一直落后于同时期国内其他大部分地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六盘水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仅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1/20;即便到了“三线建设”正式开始的1965年,该比重也未超过1/4。1964年以后,随着六盘水煤炭基地建设的全面展开,大量的资金和技术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到来,而向六盘水地区集中。到了十年之后的1975年,六盘水地区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同期农业总产值的两倍。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六盘水地区的工业总量继续不断提升,现代工业成为该地区的支柱产业,一个集煤炭、电力、冶金和建材于一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在云贵两省交界处的乌蒙山东麓诞生。
随着六盘水地区现代工业体系的建立,一系列现代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随之得到发展。在学校数量方面,建国前夕六盘水地区共有公私学校110所,其中仅有5所中学。到改革开放前夕,境内学校数量增至近3 500所,其中初中数量突破100所,高中数量也接近50所。教职工数量上,1949年六盘水地区仅有教师500余人,到1978年底已经接近40 000人。建国前夕六盘水境内公私医疗机构不到30家,公立医疗机构职工总数小于20人。“三线建设”开始以后,全国各地的基建工程单位开始迅速调往六盘水。与这些单位一同到来的,还有大量的医务人员。至1976年,市内卫生医疗机构增加到300所以上,职工人数已近5 000人。
综上所述,“三线建设”所带来的工业化浪潮,极大地推动了六盘水地方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发展。因此,在六盘水地区,保留了大量丰富的近代工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然而遗憾的是,时至今日,六盘水地区的旅游开发仍旧以自然生态资源为绝对主体,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近代工业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相对滞后。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进而将六盘水地区丰富的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用于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战略,有赖于历史学者和旅游学者的通力合作下进行的“公共历史文化”和“文旅融合”的协同研究和开发。
二、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
当下六盘水地区关于“三线建设”历史的学术研究,最为首要的应该是基于“田野调查”的“口述历史”研究。在现代口述史学的创立者阿兰·内文斯看来,口述史就是通过当事人口头叙述的“回忆录”性质的历史资料和搜集方法。近年来,笔者团队相继主持参与了有关石家庄龙泉古寺和周边村民信仰(2014年11月-2015年4月)、山东缠足女性(2013-2014年)、山西地方戏剧(2016年4月)、河北唐山—秦皇岛“长城抗战”遗迹(2016年6月)、天津妈祖信仰(2016年3月-2017年6月)和香港黄大仙信仰(2016年7-9月)的田野调查。在这些田野调查中,笔者深深感到紧迫性和责任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关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时代的田野调查的时间窗口正在慢慢封闭。时至今日,作为20世纪30、40年代历史见证者的缠足女性和抗战老兵已经逐渐远去。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叶的“三线建设”历史,正是现如今最适宜也是最需要进行田野调查的研究对象。因此,自2018年起,笔者团队逐渐将“田野调查”和“口述历史”的研究重点,转向六盘水地区的“三线建设”。
笔者团队从微观史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调查广大普通“三线”人,了解他们在三线建设那个特殊时期的生产生活、家庭婚姻、人际关系及他們为何来到六盘水参加三线建设,当时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如何,是兴奋激动抑或是些许失落。总之,通过对大量普通“三线”人的访谈,让他们口述在六盘水境内展开的三线建设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想,也许会使相关人员对六盘水三线建设有新的认识和理解,并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相关人员对三线建设的诠释。挖掘使用好这些访谈资料,一方面能改变之前三线建设研究多聚焦于“宏大叙事”,忽视对普通“三线”人展开研究的状况,审视六盘水三线建设这段历史,从而为六盘水三线建设研究开拓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另一方面,通过普通“三线”人的口述资料,可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建构六盘水三线建设历史。同时,通过展开对广大“三线”人的深入访谈,搜集整理、分析研究这些来之不易的口述资料,能挖掘出档案文献资料没有的历史细节,可弥补官方三线建设文献之不足,丰富三线建设文献资料,甚至能收获到官方文献中未提及或不曾关注的有关三线建设的更多真实历史和细节,使六盘水三线建设这段历史更翔实具体、丰满生动,从而更富有原生态的“历史质感”。
三、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历史的旅游开发
經过实地走访的“田野调查”,笔者团队获取了有关六盘水“三线建设”大量鲜为人知的“口述历史”细节。而以这些“一手资料”和档案文献为基础,进行理想旅游学视域下六盘水地区“三线建设”旅游资源的“文旅融合”开发,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理想旅游学,是指以理想史学的视角分析、解决旅游现象和旅游问题的,历史学与旅游学融合而成的交叉学科。科学研究的首要步骤,在于完成相关术语的“求同存异”,如将“中国青海湖”“美国苏必利尔湖”和“英国尼斯湖”等经验概念都理想化为如“H2O”一样。其在理想史学研究中的具体做法是,在进行量化研究之前,要将诸如皇帝、农民和知识分子等经验词语,理想化为秩序点(只考虑权力大小)、价值点(只考虑产量多少)和意识点(只考虑影响程度)。以“皇帝”一词为例,古往今来的统治者千千万万,其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因而难以进行科学化。而在理想状态下,一切皇帝都可以被抽象为拥有且只拥有权力的秩序点(拥有权力是皇帝这个职业的本质特征,即便是傀儡皇帝,其也是实际权力度下降为零的名义上的掌权者),而理想状态下的权力又可以被抽象为控域面积(实际掌控的国土面积)。因而“秩序点”是对“皇帝”的理想化翻译,是真正不受任何主观性和相对性影响,完全由数学决定的“皇帝”的概念。
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系指近代历史上,因由人类的工业活动而产生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旅游资源。六盘水地区近代工业遗迹众多,且特色鲜明,这就为该区近代工业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实地走访中可以发现,贵昆铁路沿线乌蒙山区里的那些小镇,并不像外人所想象的那样孤寂冷清。长期以来,生活在大山两侧,可能直线距离不到10 km的两个自然村落,彼此之间却终年没有往来。贵昆铁路建成后,隧道打通了隔断各个村庄的大山。“逢集”之时,各村村民身背商品,穿过漆黑的隧道,到达邻村的集市,这是生活在乌蒙山腹地的人们,在铁路修通之后,诞生出来的全国独有的市场文化。首钢水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三线建设”工矿企业的代表。由于水钢工人多数来自鞍钢等北方地区,因此六盘水也因此成为了目前为止唯一一个集中供暖的南方地区。因此,围绕现代交通和工矿企业及其带来的生活变迁,笔者团队利用旅游圈理论,将六盘水市“三线建设”旅游资源划分为4个主题开发的旅游圈,并已依托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三线建设”文化研究中心,展开了后续的规划设计。
(作者单位:六盘水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