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2019-06-14肖古月
肖古月
引言
近年来,中职院校酒店管理教育随着市场需求而逐步火爆,但是,目前院校教育质量依旧相对较差,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没有做到正确评估,教学管理也相对较为宽松,这就导致合格的中职酒店管理人才相对较少,走出校门的学生依旧会出现就业难、岗位不适应等问题。
一、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一)傳统岗位思想较为严重
很多教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教育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岗位思想上,但是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旅游酒店的服务体系已经逐步由线下转变为“线上+线下”,传统的岗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旅游酒店管理行业,这也是目前旅游酒店教学的缺陷所在。另外,部分院校已经注意到岗位需求,将互联网教育加入教学活动之中,但是这种只观看不操作的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职业素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健全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院校的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并不健全,大部分学校都保持着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过于依赖理论体系,而忽视了实际的岗位需求,导致大量的中职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难以适应。很多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因为课堂管理较为松散,甚至对基础的操作要求和服务体系要求都缺乏正确的认知,这也是目前旅游酒店方面所反映的问题。
(三)知识更新相对较慢
目前,旅游酒店无疑是个热门话题,但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仿佛与时代脱轨,专业教材和课堂内容难以做到与时俱进,课堂内部缺乏吸引力,实践实习活动也没有具体的考核要求和实践要求,放任学生自由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必然无法帮助学生掌握过多的专业知识。
二、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建议
笔者认为,中职旅游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应借鉴以下几种模式。
(一)瑞士的洛桑模式
瑞士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正规饭店教育的国家,其中,旅游教育主要是饭店教育,由饭店协会设立。因此,参照瑞士的教育模式来培养国内旅游专业学生显然是科学并且合理的。瑞士对旅游教育十分重视,饭店管理教育更是旅游教育的一大特色,其中的瑞士洛桑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这也是旅游酒店教育应遵循的特点。首先,办学目标必须是国际化的,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旅游,因此,国内中职酒店管理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仪表形态、语言用语和西方文化等各种素质的教育,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气质和能力,使学生具备服务各国人群的能力。其次,中职院校要实现以店为校的育人模式,店校合一是瑞士的一大特色,国内也需要引进这种教学模式,多形式、交叉式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再次,学校应对教学课程及时更新,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的教材,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在变化的,学院会不断地更新各种课程内容,目前,我国即使达不到这种要求,也需要不断更新微课平台,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最后,中职院校应当鼓励学生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我工作能力和服务能力,鼓励学生考取各种资格证书,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二)美国CEB模式
美国CEB教学模式产生于二战之后,现在被广泛地应用于美国的职业教育中,以能力培养为本地教育教学体系之CEB的核心内容。我国职业院校目前都过于注重理论,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态势一片良好,旅游人数明显增多,因此,酒店旅游专业也需要结合各个旅游地区的酒店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具体的辅导,并提出建议。甚至笔者认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旅游酒店之中参加义务劳动或者是实习工作,使学生在实习中不断消化和接受理论知识,认识到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异性,能够最大限度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这种教学模式需要教师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针对如何快速培养这些技能,做出具体的规划,并将这些规划落实到教学中,以帮助学生提高技能。
(三)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
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也被称为双重训练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虽然国内现在也有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但是教学效果和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实践中忽视了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中忽视了实践体会,从而导致难以成为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双元制理论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不断拓宽基本知识和从业理论视野。这种交叉式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结语
职业院校学生在理论学习上本就不具备过强的接受能力,因此,教师应适当改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体系中。只有将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理论素质都得到一定的提升。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经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