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空间视角下僰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

2019-06-14焦荣慧张敏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宜宾文化遗产空间

焦荣慧 张敏

随着国家和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视,学者们纷纷聚焦于如何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性开发,并提出相应的措施,但学者们对灭失文化的保护和开发的关注相对较少。本文以宜宾僰人文化为例,从“文化空间”的视角出发,梳理了宜宾文化遗产的概况,尝试构建基于更广泛的文化遗产保护意义上的文化空间理论,并探讨了文化空间视角下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最后,提出了宜宾僰人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和对策。

引言

国务院于2005年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方针和目标。随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这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政策法规表明,国家和社会充分重视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并积极呼吁社会各界人士推进相应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保护,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同时,加强对地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也是一种现实诉求,孙九霞提出如何才能充分利用传统力量發展遗产地经济的问题,这已成为当地社区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何权衡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如何通过地方文化遗产开发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贫困地的扶贫,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古老而神秘的僰文化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但僰文化的核心所在地都是老少边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后,所以目前对于僰文化保护的系统研究还很少。本文以宜宾僰人文化为例,对文化空间视角下灭失文化的保护进行研究,分析了宜宾僰人文化遗存现状,并提出了宜宾僰人文化保护与利用的对策,以期为灭失文化的保护提供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促进僰文化所在地区的发展,为僰文化的传承、保护和永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一、文化空间的概念界定

“文化空间”一词最早出现于列斐伏尔在1974年出版的《空间的生产》一书。列斐伏尔认为“空间的概念与精神、文化、社会、历史空间有关”。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人类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宣言》,文化空间首次作为专业术语出现。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这对文化空间的基本内涵进行初步界定。但是,至今学界对文化空间的界定并没有统一,本文从研究目的出发,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认为文化空间就是一个包含空间主体和空间客体(核心价值观、核心象征、符号系统)的不断变动的实践产物。

文化空间具有以下特征,首先,文化空间是文化符号集聚的系统,具有符号表征性;其次,文化空间是人之存在的空间,因而具有体验性特征;再次,文化空间是长期以来人类文化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内部整体性和外部整体性;最后,空间主体、客体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文化空间环境系统,因而具有系统性。文化空间的特征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和发展的措施有其特殊性和艰难性。

二、宜宾僰文化遗产概览

宜宾,又名“僰道”“戎州”“叙州城”,享有“西南半壁古戎州”美誉。古“僰国”是一个独立民族,川南僰人族起源于濮僚系统。这一古老民族形成于先秦时期的“僰侯国”,历经了秦汉、唐宋时期,在川南山区的群山峻岭和悬崖峭壁上,都有他们生活过的痕迹,于明代中叶时消亡。宜宾僰人文化的文化空间是僰人在其漫长的文化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浓厚的民族、地域特色。

僰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存无不集中体现了该民族的价值观念。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僰人聚居地盛行的悬棺葬俗,这种古老而又奇特的悬棺葬俗体现了僰人的生死观,僰人也因此被称为“悬崖上的民族”。悬棺葬俗见证了僰人民族起源、发展、融合及消亡的历史过程。僰人崇尚铜鼓,铜鼓是礼乐重器,还被用于在战争中发号施令,而且也是权力、财富和权威的象征及其精神所系。铜鼓曾被用于僰人生活中的祭祀、战阵、集会、丧葬及娱乐等活动。此外,川南僰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岩画,该岩画位于叙南山区的悬崖峭壁上,僰人岩画的平面构图粗犷、民族特色突出、文化心理淳朴、审美观念别致,表现出古代民族原始绘画的独特魅力,这些岩画记录着僰人的生活历程,承载着僰人的文化积淀,为研究者研究古代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信息资料。

三、僰人文化区的保护措施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推动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力量。僰人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人们应采取相应措施,推进僰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工作。宜宾僰人文化的保护要以僰人文化的文化空间客体为重点,而僰人文化符号的保护又是僰人文化空间客体保护的重点。因此,本文提出以宜宾僰人文化本土遗产化建构的方式来保护,本土遗产化建构的具体形式是建立僰文化生态实践区。僰人文化的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以政府为主导,所在地居民为主体,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坚持僰人文化保护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生态性;尊重专家话语,制定科学规划;分类保护,区别对待;坚持发展性保护,重视文化生态实践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权益。

具体保护措施有以下几点。首先,真实、系统和全面地记录宜宾的僰人文化符号的普查数据,分门别类,建档立库,以进行分类保护和树立文化品牌。对于僰人文化符号的普查工作,要制订科学的工作方案,通过搜集、记录、分类和建档,运用文字、数字化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对其种类、数量、分布状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和保存,以便后期资料的整理和查询。另外,对于僰人文化符号要分类树立文化品牌,建立健全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僰人文化符号由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以实现对其的可持续性保护和开发。

其次,建立专门的僰人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研究机构。该机构主要由僰人文化专家、学者构成,这将是僰人文化科学研究的强力支撑,其建立有助于僰文化生态实践区充分尊重僰人文化专家学者的话语权,保证科学性,有助于提高保护工作队伍的业务素养和管理水平,为僰文化生态实践区提供全面的学术指导。该机构应构建文化生态实践区的基本机制,包括建立僰人文化传承机制、建立和完善僰人文化的适应机制、建立僰人文化与自然生态相融合的机制。

再次,积极宣传,培养当地民众的僰文化保护主体意识,建立僰文化的长效保护机制。僰人文化空间客体具有碎片化的特征,这决定了僰人文化遗迹地所在居民的保护的主体性和重要性。宣传教育措施要能为当地民众所接受,要具有可实操性、效率性和创新性,要普及僰文化符号的保护知识,充分发挥民间力量。如创办僰文化保护的网站、出版发行有关僰文化的音像书刊、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和成立僰文化保护志愿者组织等。

最后,促进僰人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带动僰人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将僰人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投资分开,建立专门机构来监督僰人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重以科学保护为前提的僰人文化体验旅游的发展,使游客通过自身的旅游经历来理解、感悟僰人文化的文化精髓。在开发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时,要强调个性化、互动性,要通过僰文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独特的体验产品,建立僰文化产业链体系。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旅游学院)

猜你喜欢

宜宾文化遗产空间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创享空间
The New Trends in Graphic Notation After 1945
宜宾面塑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探讨
宜宾(外四首)
宜宾豆腐乳毛霉分离及应用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