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对不同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效果

2019-06-14张骏张荣廖凯兵严小兰周婷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误诊率颈动脉螺旋

张骏 张荣 廖凯兵 严小兰 周婷

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为引起脑血管疾病常见因素,临床对于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方式较多,例如:高分辨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等,上述诊断方式均具有显著诊断效果,能够将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充分反映出来,同时能够显示患者斑块特征。但根据研究资料显示,脑梗死发生的主要因素与不稳定粥样斑块具有相关[1-2]。故此,加强二者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能够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有效评估,能够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预测作用。目前临床对于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的诊断方式主要以多排螺旋CT与MR为主,但对于何种诊断方式效果更好,临床仍存在争议。因此,我院对多排螺旋CT与MR在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1日—2017年2月8日我院收取的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0例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

观察组(100例):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为42~72岁,平均为(56.13±1.32)岁。

对照组(100例):男性51例、女性49例,年龄为43~72岁,平均为(56.55±1.85)岁。

将两组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100例均使用多排螺旋CT诊断。使用本院提供的多排螺旋CT检查,首先对患者颈部实施横断面CT扫描,使用血管成像专业软件对患者实施检查,最后将颈动脉CT原始图像实施血管重建。

观察组100例均使用MR诊断。采用1.5T MR诊断仪,选择患者颈动脉处中心部位2 cm作为扫描范围,分别实施TOF、T2WI、T1WI加权成像序列扫描,在增强检查中对患者狭窄程度和斑块成分进行评估,将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诊断结果详细进行记录见图1~图5[3-4]。

图1 人体左颈动脉CTA、CPR图像

图2 颈动脉MR 3D TOF法血管成像

图3 颈部CTA横断位图像

图4 颈动脉MR 3D TOF法横断位原始图像

图5 人体颈动脉 MR 黑血法横断位图像

1.3 观察指标

对比和分析组间(观察组、对照组)指标:诊断符合率、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检出率

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观察组两组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检出率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两组患者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

3 讨论

研究认为,引发人体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较多,以颈动脉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最为常见,在早期无显著症状,从而易导致患者疾病恶化,而对患者实施影像学诊断十分重要[5]。随着MR、CT、超声等各种影像学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在临床疾病诊断中具有显著作用,而MR、CT为粥样硬化疾病主要的诊断方式,但是两种诊断方式在血管狭窄程度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上存在显著差异[6-7]。

在本次研究中,随着MR动脉血管壁成像技术不断发展,其能明确、清晰显示血管壁的具体结构,在主动脉、颈动脉等大血管显象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快速显示患者纤维斑块和血管内脂斑块具体情况,其具有较高的分辨率[8]。CT扫描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广等特点,能完成人体颈部动脉血管成像,能对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准确分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导致CT诊断的检出率不高,易发生误诊和漏诊情况,从而导致多排螺旋CT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导致其准确率不佳[9-10]。而MR诊断能弥补CT诊断中的不足,其具有显著优势,其具有空间分辨率高、扫描范围广等特点,在对比剂辅助下,能对人体颈动脉血管狭窄和粥样硬化斑块性质情况有效分辨,能为诊断提供有利依据,清晰显示人体血管壁变化情况,其与多排螺旋CT相比,具有诸多优势,能避免CT诊断的不足[11-12]。现如今,MR已经成为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患者首选诊断方式,受到多数患者青睐,目前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经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误诊率以及漏诊率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误诊率、漏诊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与MR在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进行比较后,MR具有显著优势,能弥补多排螺旋CT诊断中的不足。

猜你喜欢

误诊率颈动脉螺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4类人别轻易按摩颈椎
乌鲁木齐市医疗机构丙型肝炎病例诊断及报告质量分析
旋风“螺旋丸”
以胸痛为首发的带状疱疹误诊为心绞痛35例分析
X线平片和CT检查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和对比分析
卵巢甲状腺肿的多层螺旋CT表现
奇妙的螺旋
扭转坏死睾丸34例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