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领导 把牢关键扎实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工作
2019-06-14
嵩县地处豫西深山区,辖11镇5乡310个行政村12个社区,总人口63.7万,是典型的山区大县、国家级贫困县、秦巴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及河南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嵩县以推进脱贫攻坚为统领,以争创推进全国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为抓手,在国家、省、市民政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推进农村基层治理工作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重点在全县110个贫困村和32个易地搬迁社区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各项工作,初步探索出了深度贫困地区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的新路子。
坚持“三个强化”,着力激发农村基层治理新动力。一是强化党政主导。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和县政府主要领导任主任的农村基层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嵩县积极推进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工作方案》等文件,首批确定110个贫困村和32个易地搬迁社区先行先试,建立项目推进、督查考评、奖惩激励、领导包乡联村驻村单位共驻共建等制度,构建起“县乡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推进机制。二是强化培训宣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两次带队赴浙江等地考察学习。县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先后两次按要求赴内蒙古五原县、山东肥城市参加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培训班,赴成都郫都区、重庆九龙区等地观摩学习,进一步理清了农村基层治理工作思路。通过开辟专栏访谈、刷写宣传标语、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推进农村基层治理的重大意义。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将农村基层党建经费、工作经费、设施建设经费、村干部报酬待遇、人员培训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每年整合10亿元以上扶贫项目资金,形成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体系,全面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把牢“三个关键”,系统推进农村基层治理。一是选强村级自治性组织。结合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对全县322个村(社区)进行早摸排、早整顿、早访贤,严把候选人“法律关”,审查“政治关”“素质关”,依法审查取消候选人参选资格28人、当选资格32人。按照“一职一备”标准,确定村级后备干部队伍1740名。二是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按照“先地下后地上、三清四集中”等要求标准,进一步完善道路、供水、改厨、改圈等基础设施,按照一室多能、一室多用原则,全面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农村社区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三是着力健全基层治理机制。制定村委会微权利清单,全面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坚持民主村级组织、村干部、党员,全面加强村级事务监督;广泛开展城乡社区协商试点工作,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引导群众事情群众商量着办;在全市率先开设“嵩县阳光村务”三级微信平台,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机制。修订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三社联动”和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模范、老转业军人积极作用,着力完善村党组织领导、村民自治为基础、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
着力“四个提升”,不断拓宽农村基层服务新功能。一是提升便民服务功能。建成以县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为主体,16个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受理协同办理”为依托,110个贫困村、32个易地搬迁社区便民服务站“三规范四统一”标准化建设为支撑的城乡政务服务体系,全面推行代办、咨询、网购和志愿者服务等,打造“惠民家园”。二是提升养老服务功能。紧抓洛阳市成为全国养老改革试点城市机遇,投资300余万元高标准建成6个社区养老服务中心,88个农村老年幸福院。同时,投资2亿元分期分批推进16个乡镇敬老院、卫生院改扩建项目,新增健康养老床位1800张,有效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看护照料和养老需求问题,全力打造“温馨家园”。三是提升文化服务功能。完善农村文化大院、健身活动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文明农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打造廉政文化、孝道文化墙长廊,举办擂鼓表演、“孝老节”等形式的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农民文化娱乐需求,全力打造“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