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视频讲好丝路故 ,传播中国声音
——北京电视台“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报道解析

2019-06-14文/颜

中国记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一带

□ 文/颜 匀

内容提要 北京电视台聚焦“一带一路”,连续四年推出“天涯共此时”大型系列报道,打造近年来时空跨度最大的电视新闻采编行动。该系列报道用发现的眼光记录了“一带一路”发展的伟大历程,改变了新闻系列报道的传统样态,创新了“一带一路”报道的话语体系,开启全媒体立体传播模式。

2016年,北京电视台推出了“天涯共此时——‘一带一路’”大型新闻行动,每年一季,截至2019年已展开四季。四年来,百余位记者、摄像,不但开启“一带一路”国内跨区域行进式报道,并且组成几十路摄制组,奔赴世界60多个国家、百余座城市,总行程近千万公里,打造中国电视报道史中时空跨度较大的新闻行动。

“天涯共此时”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五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所做出的努力以及未来规划,记录“一带一路”发展进程,推出一批有鲜活内容的丝路故事,努力实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一、凝心聚力,成为历史的见证者

对主流媒体而言,讲好“一带一路”的中国故事并非是站在中国视角遥望世界,而是要打开心胸,把世界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进行考量。打造体现中国精神的新闻作品,这是“天涯共此时”新闻行动所追求的目标,团队的记者编辑是历史的见证者,要用镜头记录伟大的时代进程。为此,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凝聚各方力量,齐心协力打造精 品。

(一)脑力培训,建立三维思考空间

聘请不同领域的智库专家为编辑记者们做国家政策、外交方针、“一带一路”参与国情况等各方面相关知识的培训,帮助记者们强化脑力。

通过培训,在记者编辑头脑中建立三维思考空间:时间维度上,“一带一路”牵着历史,连着现实;空间维度上,“一带一路”横跨世界板块,撬动亚太梦想;发展维度上,“一带一路”从概念到行动,从倡议到落实,历程辉 煌。

(二)眼界培训,提升跨文化新闻传播能力

聘请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的教授作为顾问,从创作层面帮助记者编辑们打开思路,与国际接轨。通过头脑风暴,让记者学会如何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迅速抓取人们共同的关注点,用真实人物和事件展现“一带一路”对人类发展、文化交流、文明融合所带来的机遇,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三)远程遥控,拓展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视野

建立微信沟通群,汇集后方编辑部决策,远程遥控记者的选题及进度,把握各个摄制组的报道方向,调配好各摄制组的主题内容,帮助记者拓展消息源及分析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在拍摄采访期间,前方记者们随时可以向专家请教问题,集思广益解决拍摄中遇到的难 题。

(四)团体协作,发挥中央厨房整合功能

采编互动,协同作战。从北京新闻中心的大本营,挑选出一批有经验的老编辑对接前方记者。每天,前方记者把拍摄素材及文本内容传回编辑部,前后方充分沟通后,编辑们根据选题内容搜集相关的背景信息、历史资料进行补充,并且调整架构,对镜头及稿件进行二度创作,深度加工,充分发挥编辑部中央厨房的整合加工功能。

(五)研讨观摩,迅速提升团队整体的报道水平

每一季“天涯共此时”新闻行动结束后,新闻中心都会聘请业内专家们对本季的所有报道做一次评定,选出优秀作品供大家观摩、学习。运用大数据进行中外对比、新旧对比,构建人物关系,挖掘历史素材,抓取关键细节,搭建节目架构,从普通事物中找寻强烈的社会主流价值定位等环节得到提升,这使整个系列报道的视野越来越广阔,通过一个个小切口抓取鲜活细节,用镜头讲出“一带一路”中不一样的故事。

二、用创新思维讲好中国故事

(一)颠覆新闻系列报道的传统样态

“天涯共此时”大型新闻行动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故事的核心——中国大道。抓住中国大道的哲学核心,才有讲故事的思路。“天涯共此时”用镜头、故事、人物把“一带一路”大概念转化为视觉“写实”, 记者的所看、所听、所思、所感、所悟替代传统的专题解说;讲求深度体验式报道,进行多层级、多角度、多人物的学习型专访,杜绝惯常的一般性探访报道,并辅以探秘性、情感化语态。

□ “天涯共此时”大型新闻活动截屏

例如,“天涯共此时”女记者采访“一带一路”工程的建设者张磊,他讲述自己结婚第二天就去了柬埔寨,婚房一天没住过。半年后,家人去婚房发现床上放的寓意早生贵子的大枣已经干裂。说这话时,张磊的眼睛红红的。张磊给记者看妻子的来信,信里有这样一句话“有你在的地方才是家”。在北京录制“天涯共此时”特别节目《见证者》的演播现场,张磊的妻子带着一岁的儿子接过丈夫委托女记者捎来的礼物,很多观众的眼眶都湿润了。“天涯共此时”新闻报道中以“人”为新闻核心,人的行为、经历、情感都成为新闻叙事的元素。每个人的故事都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个体延伸开来,则是国家的发展故事。

(二)创新“一带一路”传播的话语体系

“一带一路”的话语体系不是中国媒体的自说自话,而是中国与世界的合奏。媒体话语要体现中国特色,但也要注重寻求与各国话语的共通兼容。“天涯共此时”采编团队依据“用世界的声音讲中国故事”的原则,聚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建设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与成果。相应的,“一带一路”话语体系既要显其“大”,也要见其“小”;既要有高度,也要有温度;大格局大战略要与小人物小故事相结合。记者到孟加拉拍摄帕德玛大桥的修建,采用了体验式报道,记录下了中国承建的被孟加拉人称为“千年梦想”的工程。摄制组前往帕德玛大桥,50公里的路程,从早晨一直走到了中午。小贩在拥堵的车阵中穿行,兜售着食物。在帕德玛河渡口边,有很多货车为了过河已经等了一天一夜。记者的亲身街采告诉了观众,在正常情况下过河需要五六个小时,如果遇到大风大雾等情况,有时候需要等上半个月。紧接着,记者登上了一艘快艇沿着帕德玛大桥的轨迹横跨大河。从上艇到下艇,记者测算出整个航线的运行时间为15分钟。帕德玛大桥将让当地民众摆脱无序的渡口生活。孟加拉为何一直没有建设这一梦想工程呢?记者通过探访,阐述了这座桥的施工难度。这座桥跨度大,是武汉长江大桥的3倍,而且水流异常湍急,要稳稳扎下桥墩的难度非同寻常。将直径3米、长120米的钢桩扎入河道,才可能在雨季时抵御住来势汹汹的洪水,施工难度全球罕见。主持项目运转的老工程师冉小林说他回到国内听不懂上海话、广东话,但在孟加拉长达16年的工作经历让他完全听得懂孟加拉的方言。冉工说:“我们搞建筑的人,以能做这样的项目而感到骄傲。”记者接着用驻孟加拉大使及一个新西兰桥梁专家的评价为这个工程作了结论,大使告诉记者,孟加拉经济专家估算这座大桥的建成能让孟加拉的GDP增长1.5个百分点,而新西兰专家评价说,这是世界上最难的一个桥,只有中国公司可以造。 记者利用体验式采访,给原本枯燥的工程报道注入人物和细节,完整鲜活地记录了“一带一路”的建设成 就。

“一带一路”的愿景阐释需要具象化,需要现场感。体验式的纪录方式是转译成本最低、理解难度最小、信息含量巨大、国际接受度高的动态语言,能让不同国度的人们突破地域、经历、认识和语言的局限,真切感受到“一带一路”建设的存在与影响,形成 “环球同此凉热”的生命体验。

(三)打造“一带一路”全媒体立体传播模式

“天涯共此时”大型新闻行动从第二季开始打造全媒体报道平台,电视、广播、网站、报纸齐发力的特色化的媒体矩阵初步形成。

北京电视台融媒体中心组建专门团队,根据前方记者的报道内容,以直播、短视频、专题、图文稿件等多种形式进行网络化多渠道传播,着力优化受众的视觉观感。通过新媒体技术,让网络用户感受身临其境的体验。团队还根据前方记者发来的手记,进行个人情感化的二度创作。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组建了多部门协同的推广协调团队。前方电视记者在与电台连线的环节中,最初以电话直联的方式衔接,但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时间难以保障、信号不稳定、音质差等障碍,经尝试最终确定用手机录下口播声音传回北京编辑部的模式。这一个小小的调整不仅使团队整体工作效率提升,也让团队意识到全媒体报道并非仅是采访素材的简单分发及内容再呈现,转换思维方式进行再创作才最为重要。媒体融合的实践中,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实现传统生产模式的变革。实践证明,“融合”应更好地为报道目的服务。

□ “天涯共此时”大型新闻活动截屏

“天涯共此时”第三季时,前期策划进一步强调发挥新媒体作用。到第三季收官,20多条短视频同步推荐抖音平台,点击量超过一千四百万。利用新媒体矩阵进行的直播报道,吸引了大量的年轻受众。新浪、今日头条、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视频等新媒体每天同步更新“天涯共此时”的相关报道,大大拓宽了受众层面。

“天涯共此时”第四季时,各媒体记者进行全媒体联动,组建联合采访组,采取多兵种作战、多形态组合呈现、多媒体融合传播、多渠道宣传推广,形成线索资源、人才资源、嘉宾资源、音视频资源共享,实现“全媒平台,一键播发”的效果。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纸媒,线上与线下的交流和交融,形成全媒体传播阵容,让更多观众和网友关注此次新闻行动并参与其中,实现传播渠道扩容,令传播到达率最大化。

纵观“天涯共此时”连续四年的大型新闻报道,我们深深体会主流媒体只有肩负起传播国家政策、引导主流舆论的使命,以自身独特的思想观点、权威的事态解读、专业的制作能力为抓手,并借助媒体融合,才能最终实现中国故事的全新表达。

猜你喜欢

一带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如何赢领“一带一路”新发展
“一带一路”交通互联互通还有多远?
“一带一路”离我们并不远
一张图告诉你什么是“一带一路”
晒晒“一带一路”三年成绩单
一带一路颂
“一带一路”连起健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