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新华社记者给了我一件无价之宝

2019-06-14文/宋

中国记者 2019年5期
关键词:穆青华西村华西

□ 文/宋 超

一、当面聆听穆青的亲切教诲

我是无锡日报报业集团《江南晚报》的一名女记者。走上记者岗位不久,我就与新华社结下了不解之缘,为我照亮一生的道路。

这一件无价之宝,就是新华社记者一贯坚持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那是1992的春天,在无锡县举办的一个新闻界联谊会上,我有幸认识了新华社江苏分社高级记者袁养和。在这之前,我对这位在苏南农村和华西村的报道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的老前辈并不陌生,如今在联谊上听到他采访苏南和华西村的经验之谈,便倍感亲切。他告诉大家,新华社有一个好传统,就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几十年来,不管时代怎么前进,社会怎么发展,这个“传家宝”始终没有丢。时至今日,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已成为新华社记者的基本功。而老社长穆青更是为大家做出了表率,他的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等,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深入调查研究的产物。

袁养和说,他就是在老社长穆青的精神感召下养成了深入实际的采访作风。早在1969年冬天,他就把刚从苏南脱颖而出的先进典型华西村作为自己采访的基点,一头扎进了华西村的养猪场,与农民一起劳动。他成了华西村农民的知心朋友,被吴仁宝称为“华西的荣誉公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在华西村采写的长篇通讯《农民爱这样的社会主义》,整整八千字,登上了《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此文写出了华西村农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的社会主义幸福生活,有力地批判了“四人帮”的“穷社会主义”。不少外国人带着《人民日报》参观了华西村,羡慕地说:“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要!”华西村从此名震全国,成了举世瞩目的“天下第一村”。

听了袁养和的经验介绍,我对新华社记者产生了由衷的敬意,对新华社的优良传统更是敬仰不已。鉴于我当时是《无锡日报》驻无锡县记者站的记者,联谊会结束后准备在无锡县深入采访的袁养和便主动提出要与我合作采访。就这样,我获得了一个向新华社记者学习的好机会。

而最使我想不到的是,1994年的春天,我还十分荣幸见到了敬仰已久的新华社老社长穆青,当面聆听了他的亲切教诲。那次,刚卸任不久的穆青,与他的老搭档冯健一起,在袁养和的陪同下到苏南来采访。经老袁介绍,我专程去无锡市宾馆拜见了穆青。

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初出茅庐的年轻记者,穆青从最基本的理念谈起:新闻记者究竟是干什么的?在谈了新闻记者的一般职责以后,他郑重地指出:“新闻记者应当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谁是历史的主人?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想法、创造、奉献,都是新闻的资源。因此,只有到第一线去,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抓住时代的脉搏,反映时代的本质。”接着,他说:“要当一名有作为的记者,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对党对国家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对人民群众要有非常深厚的感情。记者的本事就是发现美,特别是要发现人民群众的美——精神的美,智慧的美,创造力的美,把这些美反映出来,再用来教育人民、武装人民,推动时代前进,使我们的国家变得更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记者应当是美的使者。”

“美的使者”,多么闪光的称号!这是党的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自我写照,也是老一辈记者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殷切期望呵!我默默地记下了穆青的金玉良言,从此它就象一支永不熄灭的火炬,照亮了我前进的路。

不久,我在乡镇企业无锡县飞达橡胶厂采访时听到一件有趣的事:这个小厂为了生存,曾投靠国营大厂无锡市橡胶三厂,挂上该厂分厂的牌子,得到该厂在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有力支持,但同时也受到总厂在生产配额等方面的限制,吃不饱,饿不死。为寻求发展,这个乡镇企业终于挣脱国营大厂的束缚,冲出计划经济的樊笼,利用自己的灵活机制,抓管理,上质量,攻营销,与总厂当面锣、对面鼓地展开了竞争。结果,这个小厂在市场上大获全胜。面对小厂的大发展,大厂的厂长再也坐不住了,他终于放下架子,到小厂去取经,对大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而使大厂面貌焕然一新。听到这一信息,我喜不自禁。我立即对这两个厂进行调查,特别请国营橡胶三厂的厂长吴元勒谈体会。由于调查研究相当深入,我将通讯《展翅记》在《无锡日报》刊登的同时,也以“新华社通讯员”的名义发给新华社总社,结果被新华社总社评为国内部优秀新闻作品,后来还在新华社总编室和中国时事报道研究会共同评选的中国时事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

尝到了深入实际的甜头,我更加热衷于到第一线搞调查。这以后,我采写了反映大中型乡镇企业崭新面貌的通讯《“巨人之乡”访“巨人”》,采写了反映在企业改制中一位干部以主人翁姿态揭下“拍卖榜”,不让集体资产流入私人腰包,最后将企业搞活的通讯《揭榜记》。这两篇通讯又先后被新华社总社评为国内部优秀新闻作品,并都在中国时事新闻评选中获一等奖。

二、深入第一线,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

2001年,我从《无锡日报》调到《江南晚报》江阴记者站工作。晚报比之于日报,更加接近群众,也更加贴近生活,为此晚报记者更需要接地气,通人情,注意倾听百姓的呼声,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而这一切,靠坐在办公室里打打电话,到会议上听听汇报,是无法奏效的。唯一途径,就是深入第一线,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打成一片。

2013年3月18日,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去世,本文作者第一时间赶到华西村采访,图为吴仁宝女儿吴凤英在讲述父亲去世前的点点滴滴。

在我的记者站所负责报道的江阴市,大名鼎鼎的“天下第一村”华西村就是我采访的一块“风水宝地”。其新闻资源之丰富,恰如一个开采不尽的金矿!我下决心把它作为我的采访基地,在那儿深深扎根。十八年来,我已经记不清到华西村跑了多少趟,也记不清在那儿写了多少稿子,我只知道华西村的田头村边、工厂车间、农民的家里,乃至打工者的宿舍,都留下了我的脚印。我与华西村的干部、农民、大学生、技术人员广交朋友。我除了与别的媒体一起参加华西村举办的活动,还从我的朋友那儿获得别的媒体无法获得的重要信息。

一次,我从一位好朋友那儿获知,江阴档案馆保存着一份十分珍贵的档案资料,那是吴仁宝在江阴当县委书记时下乡记录的伙食账本。这个账本,是当年吴仁宝的秘书提供的,外界无人知晓。得知此信息,我和晚报的一位副总编一起赶到江阴档案馆,找到了这个伙食账本。打开账本,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吴仁宝下乡的时间、地点、就餐所花的粮票、钞票,旁边还贴着住宿费的发票。账上显示,吴仁宝在下乡检查工作期间,从未接受下面的招待,每顿饭都是自己花钱、交粮票,吃菜不超过二角五分钱,吃粮不超过半斤。接着,我们采访了保存这个账本的吴仁宝当年的秘书李德和。他告诉我们,吴仁宝当县委书记时,长年累月都在基层,常常赤脚在田埂上走路,农民都叫他“赤脚书记”。他在下面就餐,通常是两个蔬菜,一个带点肉丝的荤菜,从来没吃过大鱼大肉。他不仅严于律己,还教育县里的干部,下乡时要付清钱粮,决不能在群众头上揩油。在老书记的带动下,江阴县委的干部养成了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好风气。怀着激动的心情,我们写了《吴仁宝早年伙食账本现身》这篇独家新闻,在读者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响。

2014年吴仁宝去世后,人们对华西村的前途产生了深深的忧虑。他们说,年轻的接班人吴协恩能否挑起华西这付重担?华西这面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为了回答百姓的疑问,我沉下心来,对华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新书记吴协恩的思想作风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在新的征途上,华西党委新的姿态,使我对华西的前途充满了信心。这些年来,华西每前进一步,我都发出了鼓舞人心的报道。

在《华西村一直在奔跑》这篇新闻中,我重点报道了华西村在农业、工业、经营管理、用人机制、产业结构和股份制等方面所进行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在这里,金融投资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外经济合作更是欣欣向荣。云南的大理石,重庆的农商城,安徽、山东、江西、福建、湖北等省的光伏发电,秘鲁、阿根廷的海洋渔业,都是他们的合作对象。华西甚至拿下了面积200多平方公里的莫桑比克矿区。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为华西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华西村后继有人了,这面红旗不会倒!”这是读者读了我的一系列华西村报道后的反映。

三、记者应该是美的使者

到《江南晚报》以来,我一直没有忘记穆青他老人家的话:“记者应该是美的使者。”他要求记者到第一线去发现人民群众的美。遵照穆青的教导,我坚持扎根在基层,融身于群众之中,将采访的目光投向最普通的老百姓。事实证明,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人物”,年年月月,用一砖一瓦建起了社会主义的宏伟大厦。他们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感人肺腑的真善美!我常常会怀着无法抑制的激动,将他们的美反映出来——

《十八个老人和一个“儿子”》:江阴长泾镇环卫工严国忠,早年父母双亡,未能尽孝,三十多年来他却当了附近村镇18名孤独老人的“孝子”。有的老人身患残疾,无法坐起吃饭,他便抱在怀里一口一口地喂。有的老人排便困难,他竟用手指一点一点地抠。为了照顾一对老夫妻,他在他们床旁的旧藤椅上一睡就是五年!在他真诚的陪伴和悉心呵护下,已有17位老人安然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们无不含泪饮泣,说:”你比我的亲儿子还要亲呵!”

《历经半世纪,了却良心债》:江阴一位不肯留名的老人,有一天带着用旧报纸包了一层又一层的2000元钱,来到江阴市中医院,说是要来还“良心债”。原来五十年前,他患了阑尾炎,在该院动了手术。因为付不起三十元钱的手术费,他偷偷地溜走了。五十年来,他良心备受煎熬,决心还清这笔“良心债”。他的满腔诚意感动了接待人员。不久,“还良心债”的故事便传遍了江阴的大街小巷。

《见奖不贪的马大姐》:江阴市华士镇彩票店店主马玉敏,帮别人代买福利彩票,并为其垫付资金。在中了1000万元大奖后,尽管大奖得主毫不知情,马大姐却分文不取,全部归还原主。此事在江阴引起强烈反响,不少人觉得马大姐的行为不可思议,但马大姐却说:“我心里明白,这彩票是我给人代买的,我若拿了奖,我这心里可不得安宁呵!”

……

当美的使者,传播百姓的美,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以升华。在不知不觉中,我的心与老百姓贴近了。我成了百姓的贴心人,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为老百姓排忧解难,成了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收获季节,农民种植的西红柿、葡萄大量积压,我为他们呼吁;逢年过节,农民酿造的传统米酒卖不出去,我又替他们求助。江阴市月城镇赵六宝老太的女儿遭遇车祸,瘫痪在床。赵六宝为了给女儿治病,每天起早贪黑做鞋出售,16年来共做鞋子三万多双。由于无力推销,鞋子积压在家,堆积如墙。获知此情,我便与江阴、无锡的媒体一起,一次又一次向社会发出求助报道。结果,社会各界从四面八方伸出援手。有的人一次就买鞋500多双,到赵六宝家里买鞋的人更是络绎不绝。赵六宝的鞋子从此销路大畅。出于感恩,赵六宝老太竟做了一面锦旗送到我家,上书“感谢宋超,感谢江南晚报”。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使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三十多年来,包括在无锡日报记者站的工作在内,我先后4次获得中国地市报新闻评选一等奖,2017年又获得全国优秀论文一等奖。2018年,我评上了副高职称(主任记者)。回首征程,我忘不了新华社记者给我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法宝。尽管我不是新华社记者,但是我始终以新华社的要求规范自己,提升自己。总结自己的工作,我的体会是:站在山顶,要比站在山腰看得更远;向星星瞄准,要比向大树瞄准射得更高!

猜你喜欢

穆青华西村华西
在潮湿的雨季,邂逅温暖的你
华西村:昔日的安静祥和今日的进步变革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百年精诚 誉从信来——走进四川大学华西眼视光之一
在华西人与晚清军事技术近代化
华西追踪:“战时状态”不见了
我愿输你我这一生
华西追踪:“战时状态”不见了
华西村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