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食用菌出口贸易现状及问题分析
2019-06-13孙诗博
孙诗博
【摘要】河南省近些年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良好,食用茵作为河南省的重要农产品,在出口创汇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河南省的食用茵产业随之发展起来,但是从近些年出口的现状来看,由于出口产品附加值低、科技创新不够,河南省食用茵出口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河南省食用茵出口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食用茵出口现状的具体分析,挖掘食用茵出口过程中体现出来的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期望能够对河南省食用茵的出口贸易起到优化作用。
【关键词】河南省 食用茵 出口贸易
一、河南省食用菌出口现状
(一)出口规模
随着经济和贸易的日益发展,河南省的食用菌事业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现已成为国际上有名的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片区,同样,作为重点经济作物,也成功的成为了河南省主要的创汇农产品之一。2013-2017年河南省食用菌的出口量和产值具体资料见表1,近五年来看,出口总量和创汇金额都呈现出了不同的变化,2014年的出口总量与出口创汇同时提升,出口总量涨幅为4.3%,出口创汇提高幅度较大为33.05%。2015年由于受到欧洲债券危机的一些影响,导致了河南省食用菌出口总量和出口创汇同时降低,随着经济复苏2016年出现了好转,出口总量提高了30.54%,但是出口创汇提高幅度较小为13.44%。2017年,收到了贸易壁垒等原因影响,出口总量和创汇金额出现了小幅度降低。
(二)出口结构
针对河南省众多出口创汇农产品中,食用菌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大的出口量,并占有一席地位,根据2013年至2017年的数据分析,除2013年出口金额为7.11亿美元外,其他四年的出口金额均大于8亿美元。蘑菇罐头、鲜品和干品三种食用菌的加工品占据了市场的绝大部分,其中5种食用菌产品的出口额高达5000万美元,它们是双孢蘑菇罐头、干香菇、其他伞菌属蘑菇罐头、鲜的香菇和松茸。干木耳和银耳等产品在出口额和平均出口单价上都出现持续上涨架势,出口金额基本控制在2000万到5000万。
(三)出口市场
世贸组织的各国之间无论在发展还是经济上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各国之间加强沟通与经济交往,可以更好的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出口贸易作为与国外建交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更是凸显出食用菌出口的重要意义,河南省目前出口量最大的是向欧美的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出口的食用菌品种有鲜松茸、鲜香菇、松茸、牛肝菌等;其次是东南亚,如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地,主要原因是由于这些地区有大量的华人,因此生活与饮食习惯与国内基本相同,对河南的干香菇、干木耳等就有较大的需求。并且,随着食用菌产业在国际上需求量越来越大,木耳、香菇等传统食用菌出口量持续增大,增长率维持在两个百分点。但由于近期日本、美国等国家遭遇了贸易壁垒,对于食用菌的需求量等虽不减,但在过关时检查项目增加且更加严格,导致真正出口的数量仍然有所降低,这对于食用菌的出口贸易上是一个绊脚石,阻碍了其近期的发展。
二、河南省食用茵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链条短出口产品附加值低
河南省食用菌在出口贸易这块虽然较以前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发展,但总的来说,生产规模依旧不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销售主要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河南省在生产的过程中主要以罐头为主,产品的形式单一,且罐头的生产所需要的技术要求很低,只能屬于产品加工的初级阶段。二是受到的制约条件太多。龙头企业是一个产业的带领者,是一个行业的领袖,河南省在生产加工方面有几家龙头企业,但是由于受到资金、设备、技术等条件的限制,根本无法满足更加先进的加工模式,同时,由于大型企业少、中小型企业多等因素的影响,在产品的深加工方面河南省还处于劣势地位。三是加工过于简陋。对于大多数的食用菌在加工上都停留在了对包装的装袋儿、压缩等步骤,附加值还较低,因此导致价格不高,资源利用率不高等。
(二)缺乏代表性的国际知名品牌
河南省食用菌在品牌效应较差。在经济日益繁华的今天,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都向着更加现代化的模式进展,因此,对于产品的知名度就有了一定的要求,农产品在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它的品牌效应。食用菌作为农产品的独特的一支,更应该有自己的品牌,因此对于河南省食用菌的发展目前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知名的品牌。具体体现如下: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发展伴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开始追求品牌的东西,这将导致食用菌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越来越大,进入市场的门槛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食用菌的发展已经是面向世界的,在世界各国相似产品的竞争下,要想持久的发展必须要有自己的品牌,且品牌必须要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立足于世界的舞台。但河南省食用菌在此项表现的较弱,虽出口企业多,但都过于平庸。
(三)科研投入力度薄弱
经济发展的同时,伴随着人们对食物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菌种也同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优质菌种的栽培要求极高的技术含量,对于河南省来说却面临着几个问题:一是工厂化程度不高。河南省目前的工厂大多规模较小,无法有效的完成工厂化的生产。二是经费不足,相关人才较少。优质菌种的栽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扩大生产,且要求的技术较高,因此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这样才能集万家之长,更好的有效优质发展。三是相关的研究院较少。由于经费不足,设备不先进,技术人员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相关的研究院较少,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对于优质菌种的栽培研究也较慢,无法满足市场对此的要求。
(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
随着需求量的增加,带来的利润也相对增加,但有些农户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等方式以达到增加利润的目的。且通过调查发现,农户在生产的过程中生产环境简陋,操作过程不规范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就导致食用菌的质量降低。另外,政府的相关部门在监管上过于松散,导致农药残留过量,却没有及时的制止,这也导致在日后的成品走向市场时,反馈食品的质量下跌,尤其是出口国外的食品,由于质量无法保证,导致出口量降低的同时影响了信誉度,导致品牌形象缺失。滥用农药会导致产品畸形,这样的操作不会增加利润,反而对自己的信誉度甚至是此产品有所影响。河南省近些年虽也出台了一些法律法规,但与国际相比依旧相差甚远。
三、河南省食用菌出口贸易改进的对策
(一)壮大龙头企业,发展精深产品加工
河南省食用菌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要从发展龙头企业入手,抓好带头模范作用,提高整体的专业化水平,从而带动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全方面的提升。通过发展即壮大的方式对企业的未来制定好相应的计划方式,稳步推进企业向更高进军。政府部门要做出相应的努力,通过出台有关政策,对食用菌的壮大发展提供更加优秀的平台,并给于相应政策、财力、税收、土地资源和技术指导等的相关措施,帮助龙头企业优先做大做强,对企业提供培训指导、技术推广、资金筹备等相应的服务,以企业为准则和目标,取代散户经营,逐渐实现“公司+食用菌生产农户”的发展经营模式,并对此有效科学的管理,更好的提供服务平台。据此,河南省政府也应当从实际出发,实地考察,明确生产水平的高低,将小型企业更好的听过兼并、入股等方式形成大企业,并有机结合,与国内大型食品公司或保健品公司进行合作,开发出更多新式的如香菇酱等产品和如蜜饯这样的即食保健品。
(二)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国际市场
河南省食用菌在出口方面要想更好的发展,一定要落实好产品品牌战略,从众多产品中挑选出较优产品,并从商标注册、广告宣传、产品包装、营销策略几个方面出发,更好的成就产品的品牌特效,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为达到实现品牌效应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办法实施:一是努力发展国际化生产销售模式。通过尽量多的参与产品相关会议的方式有针对性的对市场进行有效的了解和分析,明确客户需求,从而生产出更多客户需要的产品,会议上还可以吸取他人经验的同时宣传自己,提升品牌,改变传统销售观念。二是政府要对企业做出相应的鼓励,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努力鼓励企业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提升自身的觉悟意识,提高产品品质,激发内在的潜质,由龙头企业发挥好带头作用,带动相关企业共同发展,成就食用菌产品信誉的新高。三是严格把控宏观市场,通过择优选取的方式,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从政府、社会等各方面共同出发,使河南省食用菌的生产从内而外的完成蜕变,为企业提供优秀的平台和条件,如企业建立质量检测体系,品牌评估公平公正,大力宣传等。
(三)支持优质菌种研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第一,要重视食用菌的研究开发,包括加强对其相应的市场管理,相关的部门要对此市场增加强度,最大限度的避免劣质或是假货流通于市场上,营造一个相对优渥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也要做出相应的转变和支持,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河南省大学农学院、河南省食用菌协会等相关的组织提供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
第二,尽最大化将科研的成果转化到生产中,最终投入市场。只有不断的创新,产品才不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要想持续发展,一定要结合好生产和研究。可以通过让高校和科研所建立服务网站,让企业提供资金和技术,高校和科研所将成果转化,并由统一建立的食用菌研发机构集体规划,最终将满足市场需求的食用菌投入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第三,更清晰、明确人才对于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食用菌的发展离不开对于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对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培训一方面是高校要做出相应的努力,为提供优秀的技术型人才贡献力量。学校可以通过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各县区也要积极配合,通过创造相应的平台的模式来召集人才,再由住房、税收、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和留住高端型人才。针对培训方面,可以利用大数据时代的网络平台,提供技术支持和生產的相关指导。
(四)接轨国际标准,完善食用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在河南省内建立相关的法规制度和统一的技术评判标准。只有建立一套相对完整且面向世界,与世界制度向接轨的法规制度,才能够在食用菌的整条生产线上都有法可循,有法可依。在制定标准时,要调动起参与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的积极性,包括企业、菌农以及相应的食用菌协会等,共同商讨和研究,最终建立起一套具有针对性、细致化、具体化的可操作的制度。且在制定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协作,要从大局出发,从整体上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得到一份最全面的制度要求规范。
二是要加强学习,以国际的标准为自己标准,尽早的实现产品的国际化。国际化的标准就是此项产品的标准,容易被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因此在出口要求上一定要与国际相统一。对于一些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完全可以以国际标准为自己的生产标准,这样不仅仅使自己的产业不再收贸易壁垒的影响,更能够促进河南省的食用菌行业尽快的与国际同步。针对创汇能力强的企业,也可以发达国家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为自己进军发达国家市场提供了要是,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升级,获得更强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