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教育工作者要学新 研老 引导
2019-06-13
第一题:学新,强化自身责任担当
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笔者所说的学新的“新”,就是习近平新时代的“新”,虽内容丰富,但老年教育工作者主要突出学好以下两个“新”:
一个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观念。我们要通过对积极老龄观的学习,牢固树立习总书记所说的三个“积极看待”:积极看待老龄社会,承认人的生命的延长是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老龄社会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正常现象,是消极性直接呈现和积极性能够调动的社会样式。积极看待老年人,承认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能够实现新的进步、新的提高、新的发展的人群。积极看待老年生活,承认老年人仍需要三元素并存的生活,他们仍能过着生存、享受、发展的三重奏人生。
另一个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新要求。我们要通过对十九大报告和《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的学习,明确教育事业的终端目标:“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这就是要给十几亿中国人,搭建起人人愿学、时时可学、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学有所乐的平台。要把思想道德摆在突出地位,努力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要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不能丢掉老年群体,不能遗忘老年阶段,不能没有老年教育。所以,《规划》特别强调:“发展老年教育,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学习需求,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老年教育工作者若能将这种使命感入脑入心,就能在牢记初心中始终自觉担当,开拓前行,促进老年教育不断发展。
第二题:研老,尊重学员主体地位
老年教育的主体是学员,因此老年教育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把学员放在第一位,想学员之所想,给学员之所需。要转变对待老年人的传统观念,培养新型老人,就必须精神养老与物质养老同步抓。养老缺物质,有精准扶贫;缺精神,实践证明就要靠老年教育。为此,我们必须在“三研”中实现“三要”:
在研究对象上要面向全体,从高层向低层扩展。传统老年人大多集中在基层,我们的目光要下移,从城市移到农村,从乡镇街道移到村居社区,从“官”移到民。要掌握老年人的共性和个性,预测他们受教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相应的措施,为教育定格,为教学定调。
在研究需求上要坚持全面,从感受性向本质性提高。老年人的需求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感受到的感受性需求,另一种是未曾感受到,但有质量的老年生活不可缺少的本质性需求。由于传统观念桎梏,对老年教育认识有偏差,我们须特别警惕和防止要前不要后的现象。
在研究质量上要重视学员满意度,从教师“拿手”向学员欢迎过渡。老年大学教师“拿手”的不一定是学员喜欢的,教师要通过课前调查、课中观察、课后倾听,保证教学内容按照学员实际需求安排,教学方案要参考学员意见编写,教学方法要适应学员口味,教学目标要依据学员需求提升,做到从学员满意度出发开展教学。即从学员满意度出发提高教学水平,从学员满意度出发评估教学质量,让老年学员看到想看的,听到想听的,做到想做的,得到想得到的。这是研老的根本目的,老年教育工作者要熟记在心。
第三题:引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老年教育的主导仍然是教师,而积极引导就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应落实《规划》要求,加强课程设置引导:“积极开展老年人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养生保健、心理健康、职业技能、法律法规、家庭理财、闲暇生活、代际沟通、生命尊严等方面的教育”,帮助老年人扩展生存的宽度,设计人生的梯度,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时尚度。实现这样的目标,困难超常,有的人提到就害怕。但,这正是党和人民给予老年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担当,也是当今“三有”老年人最需要老年教育工作者做实的一件好事。“引导”不能畏难,也不应该回避难题。要下功夫扩大和规范老年教育三个课堂,开设专业课、公共课、实践课。要努力引导公共课难开设的市老年大学,学习基层老年学校开设公共课的经验,也要努力引导专业课开设难的基层老年学校,借鉴市老年大学开设专业课的做法,更要总结和推广城乡同心协力上好实践课的新招。要让老年人通过各种课程学习,充“电”补“气”增能量,促进自身发展,参与社会发展,退休再就业,转岗再服务,提高生活质量,扩大生命价值,为实现中国梦作贡献。
应运用教学原则,加强课堂教学引导。教学原则是在总结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是教学工作遵循的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保障。从终身名师和受欢迎教师的教学情况看,基础教育的主要教学原则,同样适用于老年教育,比如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员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的原则,等等。老年教育工作者要加强教育理论学习,用好这些原则,引导学员从老有所学到学以致用,进而到用有所成。为了更好地发掘老年人的潜力和发挥老年人才资源价值,教学引导应突出示例选用,举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包括正面的、反面的,现实的、历史的,身边的、远方的。特别是正面的、现实的、身边的范例,用得好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利打造精品课程、特色课程。
应推动银龄行动,加强服务社会引导:这是老有“所学”“所用”“所成”的关键。引导得法,老年人也能在建设和谐社会、共筑中国梦中发挥重要作用。
学新、研老、引导,坚持做好以上这三题,我们就可能发现,老年教育虽然史无前例,没有样本,但在开拓前行中会越干越在理,越干越在行,越干越在望。
(摘编自《巢湖市老年大学》)
厦门市思明区老年大学 魏兆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