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自然的打开方式

2019-06-12许崧

润·文摘 2019年4期
关键词:黄石公园黄石世界级

许崧

8月我去了趟黄石国家公园。这是我第三次去,也是第一次带女儿去。

黄石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走过的13个美国国家公园中我最喜欢的一个。体验一个国家公园的方式无非三种:通过它的颜、它的肌肉、它的大脑。

我去过的那些北美国家公园,颜值都高,都有令人兴奋的辽阔壮观和不可思议。只要在规定时间赶到规定地点去,就能看到。我们很熟悉这种旅行方式,称之为“观光”。赶到那里,看见,拍照,转场,再来。国家公园很符合观光的要求,世界级的美、世界级的壮观。

只是,仅仅观光有点可惜了。了解一个地方,除了远观,还要“亵玩”。那么好的山水,喜欢走的、喜欢爬的、喜欢划桨的,可以各取所需、各生欢喜。黄石有山、有河、有湖,户外运动兴盛,仅步道就超过1600公里。在这里,到处都能看到站在河里钓鱼的人。户外运动是勇敢者的游戏。其实吧,从汪洋般的人群中走出来,放弃了整个族群的保护和关照,以一个渺小的人的姿态走进威风凛凛的大自然中去,在我看来就是勇敢。

亲近自然的人,跟大自然有一份情谊。山川壮美对人的冲击力度,跟多少人跟你一起看到有关。一起的人越多,冲击力衰退得越厉害。同样的风景,一个人或者一小撮,和站在一万多人里面,感受天差地别。差别是自由。在荒野中独自感受到那份自由的人,是得到过大自然馈赠的人。尤其是经历过风雨后的得到,最甜美。

观光功能是颜、户外胜地是肌肉的话,国家公园的教育功能就是大脑了。地热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间歇泉这种奇怪的东西,冰川是如何改造地形地貌的,怎么能看出来……

国家公园是个知识宝库。平时你只能在教科书里看到那些知识,而现在你站在了现场。大自然漫长历史的浪漫故事,就写在那里。你从二手资讯层面跃升到了一手。在黄石公园跟女儿介绍“这里就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活火山口,一般是60万年喷发一次,上次喷发是64万年以前”之类的小知识,是分外有趣的。

游黄石公园那些天我正好在读《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看得感慨万千。如果环保是一种宗教,洪堡就是他们的开山教主。他是西方第一个提出大自然万物相连的人,引领和启发了一众后来者,包括达尔文。洪堡的户外活动之凶猛,一般人比不了。他在南美待了5年,大部分时间都在丛林里,还是在户外品牌尚未誕生的年代。他爬山爬得实在太精细了,发明了等高线。他是个几乎什么都精通的博物学家,那个年代的最强大脑之一,可能也是最强体魄之一。

我感慨的是,洪堡当年真是幸运,5年丛林生活,他见过、发现过多少大自然的美丽和奇异啊。并非每个人都能从运动和思考中感受到乐趣,但如果恰好两者你都乐在其中,那么恭喜你,你就是“大自然的选民”,别辜负了。

(秋水长天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黄石公园黄石世界级
“世界级服装产业集群先行区”虎门镇:从全国优秀向世界领先迈进
奋力创造建设现代化新黄石的崭新业绩
不下跪的人
不下跪的人
河池娃问鼎世界级机器人大赛 等
不下跪的人
美丽的黄石公园
独一无二的黄石公园
百岁美国国家公园
循迹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