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
2019-06-12王营
王营
近日,杭城某城区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要求写“规则”。而此前一天,另一城区五年级期末作文题目,是如何看待“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有家长直接开怼:“平时孩子连看电视、听广播的时间都没有,考试却又偏时事,还让不让人活了?”
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虽然还不具备写作议论文的能力,但对人对事已有了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语文期末考试命制这样的作文题,一则可以打破平时作文训练的套路,使学生无范文可借鉴,考查出学生的真实写作水平;二则可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有话可说,提高其思维水平,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无超纲之嫌。然而,不容回避的是,如果学生不关心时事,压根就没听说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看法从何而来?
与中学阶段相比,小学阶段的学习本该宽松自由,游刃有余,那么学生的时间到底去了哪里,以至于连看电视、听广播的时间都没有?不可否认,有些孩子的课余时间也许都“泡”在課外辅导班、特长班里,有些孩子的课余时间也许沉迷于电子游戏中,确实没有时间看电视、听新闻。同时,有些家长、教师信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古训,要求孩子凡是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做,凡是与学习无关的话不听,认为看电视、听新闻与提高学习成绩关系不大,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孤陋寡闻。
其实,孩子天生对新奇事物充满求知欲和兴趣,因此从小学开始,家长和学校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这不仅是促进孩子成长发展的需要,也是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需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要着眼于以下三个字:
一是多“看”。无论孩子学习任务多么繁重,也不论孩子是在读小学还是中学,家长每天都要让孩子按时观看电视新闻联播或阅读新闻网站。同时,要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关注身边发生的事情。
二是多“议”。家长要利用进餐时间、双休日等机会,与孩子聊一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让孩子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学校要通过文史类课程的学习,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对新闻事件展开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印象,积累新闻中涉及的一些新知识和新词语;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是多“写”。即引导学生形成对新闻事件看法进行梳理、记录的习惯。随着年级升高,学生知识和阅历的增加,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写成较为严谨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