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性思维
2019-06-12
“您的成功取决于什么?”峰会上,我作为参会记者,向一位60后企业家发问。
“运气。”
我对这个回答颇为不满,追问道:“您又如何理解‘运气二字?”
“顺势而为。1992年我辞去老家的公务员工作,南下深圳,成为第一批创业者,2003年转型做自主品牌,2013年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开发线上渠道。每个节拍都踩到趋势上,你说我是不是运气好?”说完向我投来一个傲骄的眼神。
我满意地放下话筒。
“人比人气死人。”旁边一位略显沧桑的女士叹气。
我问她为何。
“996算什么?那是员工才配有的矫情,我们当老板的,恨不能一天26小时。玩儿命后还有可能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我始终有个疑惑,人与人或者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差距,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是天赋还是努力?选择还是运气?基因还是能力?这些答案仿佛都有些道理。问题在于,当你与竞争对手能力相当,努力相当,甚至机遇少于你时,为何他能高于你十倍,甚至几十倍呢?
或许我能从这两位老板的身上找到答案。
创投教父彼得·蒂尔说过,人类历史的发展分成两种,一种叫做水平进步,一种叫做垂直进步。从1到N难在哪儿?曾经,我们都在“一万个小时”的理论下坚持,其背后的专注,或可助你在原有的赛道上强于他人,却无法让你在平行竞争中先发制人。
无可厚非,用专注和坚持换取进步,是必须的;而从进步到卓越则是一种爆发式的裂变。著名的摩尔定律认为,手机芯片每隔18个月效能提高一倍,体积缩小一半。第一代的芯片被用于研发第二代芯片,而第二代变得更快以后,再被用来研发第三代芯片,通过指数级累积,达到E的X次方,运行会越来越快。
就像你从起点出发,步幅是一米,那么迈三十步就是三十米;如果每迈出一步,步幅比上一步扩大一倍,那么迈三十步就能达到数亿米。这就是线性增长和指数型增长的差距。
《孙子兵法》有云,“凡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从这个意义上说,“风口猪”的概念是成立的。所谓高人,不去分享常规思维下的存量,而是分享形势带来的增量。
稻盛和夫一直佩服一位叫安冈正笃的高人,因为安冈正笃先生有这样的认知,“必须依知识、见识、胆识”三个阶段来提升人性,否则任何努力都将付之东流”。我在这句话后面想加上:知识在近处,见识在远处,而胆识在高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胆识之道,在于明势、取势矣。
对此,又有朋友做注腳:大家都在努力打卡,为啥他行我不行?即使我是求知的标准学霸,也不过是个基础款,高远之处的配额指数,原来就有限,且我等压根就没想去分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