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车遇上冰河时代
2019-06-12张恒
张恒
如果蒙德极小期这个模型预言正确,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为期可能长达30年的小冰期。这对电池厂和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整车厂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
好冷好冷!刚进入2018年12月,全国上下很多地方就冷得不得了了。北京零下11度,耳朵和手外露有冻僵的感觉,好歹这边还有“暖气护体”,上海这些没有暖气的地区,晚上会更难受。小小吐槽天气之后,言归正传,在寒冷的低温下,电动车怎么办?
本文要说的不是使用小窍门儿,而是一个需要直视的行业问题。人所共知,由于目前的电池技术所限,如果温度太低,电池的性能会大打折扣,甚至罢工熄火也是经常见的。即便现在有些品牌的电动汽车,在寒冷气候地区测试,但可以想像,即便它们不熄火,能正常行驶,电池的寿命、性能、续航里程也是会大打折扣。
有网友发帖吐槽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在冷天开起来只有标称值的一半。
如果天气寒冷,纯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车会更不可靠,主要来自以下几方面:首先,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活性会变得更低,内部阻力增加,所以放电有更多额外消耗。其次,低温下,可能会出现无法大功率充电的情况,所以电动汽车包括混动汽车的动能回收功能就会受限,甚至罢工。第三,有一些动力电池系统在低温下会主动启动进行加热,以保证动力电池能够正常工作,这必然会大大降低续航里程。还有不能忽视的是,冬天车里一定开热风,对电池能量消耗同样不小。
有统计称,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在零下20摄氏度时相比25度,电池放量仅有78%。如果像上文所说,再加上主动加热系统,在车里开热风,那么续航里程打个五六折也就可以想像了。全球大规模推广电动汽车,很重要的一个说辞就是保护地球环境,应对正在到来的全球变暖。这或许能让电池厂和车厂松口气,OK!以后的气温要是高一些,电池表现就会好一些。但万一将来,我们面对的不是全球变暖而是变冷呢?
从近几十年来统计的气候情况来看,全球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有统计的样本区间小了点。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模型也没有问题,只不过是外在限制条件过于理想化了。
大家是否还记得,前不久,科学家曾信誓旦旦地预言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会越来越大,也预言了化石能源的消耗会很快见底。可现在这两个假说都被抽脸了。全球变暖这个模型是否站得住脚?反正特朗普是不信的,美国随即退出了《巴黎气候协定》。
笔者收集了一些资料,总结至少还有五个主要变量不在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这个模型当中。
影响地球气候变化,也就是所谓的冰期,是由大陆板块漂移引起的。周期有三个:一、地球绕太阳轨道从圆形变成椭圆形,周期10万年;二、地球倾斜度从21.6度变化为24.5度,周期为4.1—4.2万年;三、地球绕着地轴摆动,周期为2.1万年或2.58万年。有时这些周期变化会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超级寒冷周期。
除了上面三个,2018年5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了一篇对古老岩石的分析报告,发现了地球公转轨道存在40.5万年的周期性循环,从恐龙兴起之前数亿年一直至今,这个周期一直保持稳定。该周期的变化会影响地球受到太阳的辐射,驱动地球不断变暖或变冷。
如果你觉得上面四个变量好像离我们还很遥远,那么第五个变量已经到了,是关于太阳黑子周期的“蒙德极小期”。太阳黑子具有11—22年的周期(潮汐和地震都有11年和22年的变化周期),太阳黑子的“延长蒙德极小期”平均周期为179—200年。上一次出现在崇祯年间,引发了明清的严寒灾害,照此推理有预计会在2020年到2050年。
越来越多的科学报道描述2018年以来太阳黑子的活动变得很少,2018年是太阳黑子最不活跃的一年。我们非常可能正在经历一个蒙德极小期,也许是延长极小期。说实在的,大部分人对今年气温的直接的感受也比较应景。
如果上述蒙德极小期这个模型预言正确,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为期可能长达30年的小冰期。这對电池厂和正在大力发展电动汽车的整车厂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