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索与实践
2019-06-12邹琳陈小婷杜静
邹琳 陈小婷 杜静
摘 要 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本文分析了培养大学生社会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方式及有效途径,并探讨了开展实践教育的相关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实践 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是高校必须首先面对和解决的基本问题。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当代教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社会实践和创新实践教育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应当贯穿到整个大学教育阶段,并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1培养大学生社会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洞察到这一论断精髄,多次通过与青年学生座谈、回信等形式论述了实践在青少年成長成才中的重要作用,阐释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髙本领的途径的育人观,鼓励青少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锻炼成长。特别是201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谈到当代青年是“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全过程参与者,“希望大家努力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1.1正确认识实践活动
为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充分体现专业学习对于实践的影响力,学校定期组织学生举办社会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在社会实践的过程当中收获经验、收获成长,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目的。随着学生认知程度的深入,学生的视野得到了一定的开阔,同时对社会大环境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更加渴望从课堂当中去学习知识,收获知识。
1.2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仅仅将教育方向局限在书本上显然不足以达成预期的教育目标,学校必须为学生提供走入社会的机会,让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待社会,让学生走入到社会大环境当中去感悟社会。实践表明,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具有较强的教学效果,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心理素质,让学生可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为达成这一目标,我校借鉴了“双惟实践班”的学习模式,并在综合分析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了较为全面的学生培养方案,既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又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实践中,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利用暑期时间来到了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梅岭镇梅岭学校开展了“三下乡”活动。为达到传播中医文化的建校理念,生命科学学院于今年10月上旬与梅岭学校共同举办了“中草药进校园”活动。在生命科学学院团委老师的带领下,参与本次活动的我校志愿者与梅岭学校的学生共同种植中草药。在种植中草药“麦冬”的过程中,我校志愿者在劳动之余为梅岭学校的学生全面讲解了“麦冬”的功效以及种植细节,让小朋友们了解到了一部分的中草药知识。通过这些活动,我校志愿者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且社会责任意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1.3将专业创新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实践教学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有着一定的帮助作用,教师需要将专业教育、课程设计以及实践教学相结合在一起,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教育,让实践经验成为学生突破自我、实现创新的方式与途径。
专业教育的目的性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使用专业知识。学生需要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学术层面以及生活层面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重点研究如何使用专业知识去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程度进一步加深,且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促进价值。而课程设计则是教育水平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想要在课堂上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就须将二者有效结合在一起,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而实践教学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体现学生社会价值的有效途径。
2开展社会和创新实践教育的措施和对策
对大学生实践教育的创新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原则,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研究,了解掌握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关键点,从青年需要和社会需求之间寻找平衡点,设计出既适合青年大学生又乐于被青年大学生接受的实践教育项目。
2.1组织学生参与社会活动
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其实很多,可以利用较短时间的休息时间参与一些小型的社会活动,也可以在寒暑假利用较长的时间到进行相关的社会实践,如 “三下乡” 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在社会实践中义教、发放问卷、 进行访问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不知不觉也得到了锻炼和加强。
2.2开展学术专题讲座
实践表明,学术专题讲座是开展高等教育的有效方式,这对于增强学生的专业归属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学校可以邀请国内外的知名学者或科研人员为学生开展学术专题讲座,讲座内容要以深度的专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为主,让学生能够通过学术专题讲座形成具有独立性和客观性的思维认识,激励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思维。
2.3激励制度和保障体制
为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学校方面建立实用性较强的激励制度。参与实践教学的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学分奖励,更可以成为学校评选优秀学生、党员的优先者。从实践效果来看,这种方式对于加强学生认知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为保证实践教学项目的质量,提高其实用性以及教育性,学校建立有针对性的保障体制,及时对实践教学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良。同时,学校还要为学生提供、创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反思自我,提高自我,从而升华实践教学项目的教育效果。
3结语
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以社会为课堂,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教材,让学生在服务中实现参与,在贡献中受到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社会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践活动当中,学生可以直接与社会环境近距离接触,并从中获取实践经验及社会经验。正确认识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价值后,积极创新活动内容以及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学生都能够收获高质量的实践经验。
总之,高校要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社会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方法,大力倡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 “社会—学校—教师—学生” 四位一体的培养方式,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实践型、复合型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淑娟,王宇野,王立欣.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02):9-13.
[2] 严薇,袁云松.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09):78-80.
[3] 沈剑敏,陈强,管利萍.培养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探索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04-105.
[4]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
[5] 周全,程国富,肖金华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3(09):8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