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子书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2019-06-12陈岳庄
陈岳庄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与教育的整合,“电子书包”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具有创新的模式。它以网络为环境基础,进行数字化协作学习空间,可实现师生间、生生间的无限空间的交流,并且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但是从目前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学应用研究程度是十分不足的。因此,本文从电子书包的教学特性出发,将广州市番禺区市桥桥城中学作为实践点,让初中人教版历史学科的教学模式和网络相结合,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为案例,以找到“电子书包”应用在历史教学当中的恰当策略,实现电子书包的推广,从而更好地辅助学生对初中历史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 电子书包 教学模式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教学的背景之下,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的要求,对于从事教育行业的我们来说,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体会到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思想。现在和进程在我国不断推进,电子书包的出现,更是给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上,“教”与“学”从被动的应试教育变成了以学生自我为主的探究性学习。从最大程度上实现了“教育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为初中学生的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情景,使得课堂变成翻转课堂,这将更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目前基于“电子书包”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还没有成熟,所以在进行电子书包实际投入使用的过程当中,往往会遇到一定的难题。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目前已经透露出来的电子书包特点来进行分析,最终得出高效的电子书包的应用策略研究。
1“电子书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特征汇总
1.1颠覆传统,翻转课堂
要想进行翻转课堂的教育教学,首先我们要了解到什么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新的课堂模式进行比较,得出优点,进而找到恰当的新教学方法。首先是知识点讲解方面:传统上是进行以教代学。课堂老师充当了大部分知识的传授者,给予学生的思考空间却比较狭隘。并且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衔接非常模糊、快速,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是不适应的。而利用了电子书包的翻转课堂采用的是先学后教,主动者是学生,老师的角色变成了辅助教学人,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产品来进行随时随地的学习,从而最大概率提高学习效率。
1.2师生互动,跨越时空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电子书包实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和检测等来组织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老师可以利用互动讨论平台为学生量身定做设计问题,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分组讨论问题,协作完成任务,进行互动讨论和展示交流。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电子书包实现对学生进行监控与评价。
此外,电子书包还实行了移动式教学,支持泛在学习,老师可以随时发主题,让有兴趣的学生参与讨论历史,这样,既能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又能更多激发学生继续延续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教师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不仅仅限于课堂,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现,解决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教师还可以及时了解同学们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典型问题。在展示课里能节省很多为收集問题而“浪费”了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1.3研学后教,个性化学习
在传统的课堂上,老师一个人需要管一个班的学习情况,所以往往会存在力不重心的现象,无法对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及时的掌握。但有了电子书包的出现,就能够将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与反馈。教师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为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真正实现因材施教。课外,学生还可以自己再进一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
1.4资源优化,拓展课堂
电子书包包含丰富的音频、视频、动画、图片等形式丰富、内容生动的资源,学生可以更近距离,更仔细观察,这样比传统教学时全班一起看PPT图片观察要细致些,更形象。如笔者在讲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就是让学生分组欣赏各大名家的名作,然后谈对作品的想法,学生通过仔细研究后,都能把核心思想看出来。
此外老师可以放学案等资料给学生,可以让一些优秀的学生或者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提前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历史知识,为他们将来高中学习历史奠定基础。
2基于“电子书包”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策略的设计
基于电子书包历史教学试点中,笔者选择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作为教学内容。试将中学历史教学应用电子书包的模式建构为三种,即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开放性教学模式和导学、合作、评价三元整合教学模式,分述如下:
2.1基于“电子书包”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2.1.1情境体验教学模式
传统的历史教学,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个现象,老师在课堂上讲课,钻研教材,挥洒激情,但部分学生便在下面仅仅是坐着听,并没有实际投入到老师的思维当中,老师说什么学生便接受什么,长此以往,便会形成学生惰于思考的习惯。本研究构建的电子书包历史情境式体验教学模式主旨在让学生能够体验式学习历史,逐步改变以老师、以课堂为中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历史,探究历史,就相关话题进行彼此对话,进行角色体验,创设愉快的教学环境,发挥学生的主导性。
电子书包历史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个步骤,如图1。
2.1.2开放性教学模式
开放性教学模式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打开了教学的局限性,在新课标改革当中,学习目标的主体仍然是学生群体,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学习,思考,动手分析,从而更好的体验教学环境改变所带来学习氛围的不同,定期进行开放性测试,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协作能力等。对历史开放性教学的发展性评价方式,也将有力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2.1.3导学、合作、评价三元整合教学模式
这一种模式主要为当前先学后教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而建。先学后教理论指导下实行“导学·合作·评价”三元整合课堂研学模式,在课堂上实施“导学·合作·评价”三元整合联动,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模式,其目的是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多元发展。
2.2基于“电子书包”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设计
(1)课前:教师先制作好相关的研学案和相关教学资源,推送上平台,利用“互动讨论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充分发挥了研学后教,实行学生交互性学习,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课中:利用电子书包实时评测功能,即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答题情况,及时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的点评,还可进行补偿性练习。
(3)课后:利用电子书包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了个性化的作业,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师提供的补救学习或者拓展学习内容。
3基于“电子书包”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分析
本文将桥城中学初三8班和初三13班作为历史学科学习对照班,在其他变量唯一的情况之下(采用同一名历史教师,同种教学环境,将教学模式作为唯一变量,分别是普通教学模式和电子书包教学模式)。经过1学年(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的测试踩点,本文对试点班级和对照班级整体学生的历史学科学习期末成绩和广州市会考统一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并对统计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
3.1历史期末统考成绩统计结果
从实验结果而言,笔者通过对比学生使用电子书包前、使用电子书包中以及使用了电子书包后三次考试的情况进行对比。这两个班的考试的情况如表所示。
表1:两个班测试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通过将这三组实验进行对比评测分析,得出独立样本T1检验,可以看出P=0.38>0.05,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数据无显著性差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平均分实验班在实验前比对照班低了0.72分,在实验进行半年年后再次进行测试,实验班比对照班低了0.39分,这也就意味着实验班成绩有提高。同时,在实验进行一年后进行测试,实验班已经比对照班高出了3.01分。成绩独立样本T2检验P=0.48>0.05,最终可知两个班级成绩无显著性差异。
3.2考试结果分析
通过分析表一,我们可以明显观察出实验班在中测的成绩已经有所提高,但不是很明显,而在后测中就表现出较大的优势。但是从统计分析来看,两个班的成绩并没有形成显著性差异。笔者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实验初期,学生积极配合,但操作不够熟练
实验初期由于学生刚接触电子书包,都比较兴奋,积极投入应用,学习的热情有提高,但教师和学生对电子书包功能的不熟悉。
3.2.2电子书包试验课堂实现了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
实验班短期内的学业成绩是否与对照班有显著差异,不能成为电子书包试验課堂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电子书包课堂给学生带来的变化比较大的,学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不必要在老师的监督下进行,减少了学习紧张度,也不必担心有知识点的遗漏问题出现。这也正是很多历史老师普遍认为电子书包应用于历史学科还是很肯定的。
4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电子书包的优点是非常多的,尤其是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它更加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不只是一味听取老师的知识传授,而是自发兴趣的进行自主学习,就像玩游戏升级通关一样,在电子书包教学模式里面进行自我学习升级,最终能够得到提高自身学习质量的目的。不过,需要注意一点是电子书包的应用目前还不是广泛的,也面临诸多困难。例如,教育经济资源的匮乏,教育特质资源体系的不完善,这些都是我国教育行业需要积极改进的问题,也是能够推动全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的问题。电子书包是一个契机,应用各大学科的课堂教学,实现课堂翻转教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那将是对课堂教学改革一次很猛烈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郑娟,贺平.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学模式和行为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3(12).
[2] 白若微,周榕,张文兰.电子书包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01).
[3] 徐显龙,苏小兵,吴永和等.面向电子书包应用的课堂教学行为模式分析[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2).
[4] 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07).
[5] 张迪梅.“电子书包”的发展现状及推进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
[6]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04).
[7] 王斌,朱守业,刘苗苗.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
[8] 祝智庭.新技术手段给力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02).
[9] 包培丽.电子书包系统的交互模型设计[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10.
[10] 王斌,朱守业等.电子书包发展中相关问题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11(09).
[11] 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