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扔了班级的垃圾桶?”
2019-06-12唐强
唐强
摘 要 班级管理事项错综复杂,养成教育是班级管理的必修课,而其中最核心的问题莫过于如何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本文通过自身班级管理实际案例出发,多项措施并举,力求让每个学生具有“慎独”之心,及早养成良好习惯及自律性。
关键词 班级管理 习惯 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4.2文献标识码:A
案例:
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历和经验也越发丰富,及時对班级案例进行总结与反思,对接下来的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送走高三之后,2018年又迎来了新一届高一学生,新学期伊始,习惯养成教育是必修课。在班级卫生管理上,在总结之前经验基础之上,本人大胆创新,向所有同学宣布,从第一天开学起,班级不设任何值日生,所有班级卫生工作都由大家自愿完成,鼓励大家为我们的大家庭尽力所能及之义务。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实践,班级里目前为止卫生情况依然良好,最后班级原来遗留下来的垃圾桶竟然也被某位同学扔掉了,因为他们想用事实证明,我们班级根本不需要垃圾桶。
反思:
这个案例让本人深受启发,这里面确实有许多需要我们思考和总结的地方,尤其是在养成教育的实施上,班主任工作确实大有可为,还有无限想象的空间去拓展和创新。
一般说来,养成教育主要指习惯养成教育。高中要在习惯教育和责任教育的基础上增加人生规划教育。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优秀学生和后进学生其实就是差在习惯上,智力没有多大差别。这种习惯走向社会以后仍然会继续延伸,所以习惯影响人的一生。
接下来本人结合具体教育教学实践案例,阐释班级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措施。
1习惯需要规则的约束
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新生入学时,都会拿到一本学生手册。学校会在手册中明确说明,学生一旦违规违纪,将会受到哪些具体的处罚。比如:不按时完成作业,将被罚扫若干平方米卫生区;无故旷课一次,将被罚到社区做义工若干小时……学生和家长阅读后,要签字认可,方可办理入学手续;日后学生如违反规定,将会毫无异议地接受这些惩罚。
所以在班级习惯养成教育中本人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及实际情况也制定了相应的班级规则,比如:上课如果迟到,放学时加倍返还,从而让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寄宿生违反寄宿纪律,将被罚打扫班级卫生,从而让学生懂得控制自己等。所有规则所有同学一视同仁,力求做到公平公正。
违反规则就放到阳光下惩罚,让惩罚落到明处,在学生中产生敬畏规则的效应,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责任感。
哈佛大学的理念就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更安全有效。规则是一种约束。有规则的地方,就没有绝对的自由,但自由又往往需要在一定的规则下才能实现。规则与自由只能是相对的。只有在规则的约束下,才能让大多数孩子更自由地成长。
2习惯需要坚持的呵护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习惯中获利并看到奇迹。但在现实生活中,持续真的不容易。我们会对无法持续的事情说“我本来就很容易厌烦”“因为我的意志力很薄弱”等借口,其实,我认为问题不在于不能持续的性格或意志力,而在于没有掌握坚持下去的诀窍和原则。
《劝学》中说到“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和自我控制,从而实现由量变向质变的蜕变。
在班级管理中,需要不断向学生灌输坚持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勇敢接受各种困难的挑战,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具体措施比如:通过主题班会课向学生介绍一些成功人士的人生经历及成功经验;通过观看一些励志视频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通过开展“21天美丽行动”活动,让学生把好习惯变为生活学习的一部分和本能行为等。
3习惯需要榜样的示范
习惯培养中,给自己找个好朋友也同样重要。对于青少年而言,父母的榜样是一方面,同龄人的榜样示范也不可缺少。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于稍微大一些的孩子来说,同龄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往往超过了父母。这时,在各种习惯形成方面,同龄伙伴的影响可能会超过父母的影响力。
班级管理中可以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比如:每月评选一位“美丽学生”,向大家介绍习惯养成经验;实行班级同学结对活动,让同学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监督;教师用相机记录学生每天的变化,记录学生蜕变的过程并对学生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等。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4总结
好习惯形成的过程人们通常分成三个层次,最低层次是不自觉阶段,这个阶段需要外力的督促。第二个层次是不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使其成为自觉行为。这个阶段需要内部的自我监督,并且需多次重复。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达到本能的程度。这个阶段的习惯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
所以,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实现三个层次的转变,从而为接下来实现人生的蜕变做好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