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非线性响应

2019-06-12蔡小华

商业经济研究 2019年11期
关键词:消费升级

蔡小华

内容摘要:本文基于2000-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流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及非线性框架下的动态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动态响应。文章研究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机理发现,流通领域的效率、技术、结构和渠道等创新驱动消费类别结构和消费类型结构的升级。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平滑参数估计值在以消费类别结构为转换函数门限条件下较小,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呈渐进演变的非线性响应;以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为门限时平滑参数较大,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非线性响应更强烈。对比不同门限变量的非线性转换关系发现,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在消费类别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时先是呈现线性的负响应,后随指数的增加呈现非线性的正响应;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在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时先呈现线性正响应,后随指数的增加逐渐转为非线性负响应。

关键词:流通创新   消费升级   非线性响应

引言及研究现状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下,随着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流通产业的创新发展不断推进着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看,流通产业衔接了整个经济系统的生产与消费领域,流通领域的创新发展对生产和消费均产生深刻影响。国务院在2015年已经颁布实施了《关于推进国内贸易流通现代化 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明确了现代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对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地位。现阶段流通创新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商品和服务进入终端消费的效率及消费者的消费模式,而流通产业涵盖的批发零售、物流仓储和交通运输等子行业的创新发展对商品和服务的流通效率及消费模式产生直接影响。

在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第三次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如何通过流通产业发展以及流通创新促进消费结构的升级正成为广大学者研究重点。张艳(2015)从居民消费总量的角度对流通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消费增长与流通产业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提出了流通产业发展需要重视居民消费中的平滑效应,充分把握居民消费特征值。张立平(2016)对流通创新发展和居民消费升级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建立VAR计量模型测算了影响因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韩术斌和肖歆(2016)通过固定效应的相关性检验对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子进行了计算,发现不同消费层次的结构调整对流通产业发展的贡献度存在较大差异。董媛(2016)构建VAR模型对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且流通产业发展对不同消费结构的优化均有改善作用。可以看出,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已经被众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但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其动态的非线性响应研究十分稀少。有鉴于此,本文构建动态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实证研究流通创新驱动消费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响应,有助于为流通与消费领域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流通创新范畴及其驱动消费升级的机理

(一)流通创新的评价体系

根据众多学者对流通创新范畴的相关研究,流通创新主要包含效率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及渠道创新等内容,本文认为流通创新涵盖了批发零售、交通运输及物流配送等众多行业范畴,需要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来定量描述流通创新,本文参考权威文献《中国流通创新前沿报告》(宋则,2004)中的研究方法,构建流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二)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机理

流通领域中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物流配送等专业化组织活动中的创新,其本质是在流通组织活动中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等手段对流通环节中的物流、资金流、商流和信息流等进行优化升级(董媛,2016)。基于此,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机理主要通过类别结构和类型结构两个渠道,如图1所示。

在消费类别结构升级上,流通创新通过规模效率创新和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消费成本,提高消费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居民消费品的统计口径,消费类别主要分为生活用品和服务类、衣着类、食品烟酒类、居住类、教育文化类、交通通信类、医疗保健类和其他类八大类别,流通产业中的批发、零售、物流和仓储等行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流通创新在改善流通物流和商流等环节上解决了大量的社会就业,对劳动力较为密集的零售行业、运输行业和仓储行业的价值增值有明显的带动效果,且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同时改善了八大类别的消费结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消费结构统计数据,居民消费在生活必需品、衣着类消费等基本生活支出占其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0年的63.2%下降至2017年的46.2%,而消费结构中的高层次消费,例如家庭教育支出、旅游、文化娱乐及医疗保健等占比则上升至52.32%;食品类消费占比下降的同时其内部结构也发生着变化,2000-2017年粮食类的消费比例从37.12%下降至14.28%,干鲜瓜果和蔬菜类的消费比例从27.22%上升至38.19%,油、蛋和肉类的消费比例从31.55%下降至26.28%。此外,流通创新提高了产品流通过程的附加产值,扩大消费范围并促进消费升级。例如运输中的冷链技术和仓储中的保鲜技术,可以高效地把优质生鲜农产品流通到各大城市的消费市场,扩大农产品消费覆盖范围,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从而促进居民消费在生鲜农产品上的结构升级,生鲜农产品中的水产品、乳制品和畜牧产品的消费比例从2000年的25.45%上升至2017年的38.04%,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佐证。

在消费类型结构升级上,流通创新通过结构和渠道创新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滿足居民消费中的碎片化和细分化需求。居民消费类型结构升级的明显特征是传统物质型消费的占比下降和新型服务型消费的占比上升,流通创新促进新型服务型消费上升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不同地区商品在国际一体化的商贸流通体系中不断被纳入统一的消费平台,现代化的商贸流通创新满足了多层次结构的消费市场需求,从国际大品牌到农业农产品均可实现消费市场的强化。第二,流通创新在消费环境创新方面通过优化供应链各节点绩效提高商品周转效率,在交易中间成本和仓储配送成本不断降低中减少社会消费成本,提高城乡消费者购买力,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第三,电商方面的流通创新极大促进了城乡消费者的网络消费水平,满足了消费者更加碎片化和细分化的网络消费流通需求。据统计,电商消费的交易额2016年已经超过5万亿元,在全社会消费总额中的比例不断增加,电商消费已成为社会消费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非线性响应实证分析

(一)模型构建

为有效反映出各地区流通创新及消费升级数据在截面单位间的异质性变化趋势,本文构建非线性框架下的动态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来刻画参数随时间变化产生的非稳定性影响,以此考察流通创新驱动消费类别和类型结构升级的动态非线性响应。构建模型如下:

动态面板的回归模型变量方面,实证研究的重点是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动态非线性响应,本文选取表1计算的流通创新指数CIi,t取对数处理作为被解释变量;以Xi,t作为消费类别结构升级指标;以Yi,t作为消费类型结构升级指标。此外,经济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消费升级不仅来自流通创新的影响,政府的政策引导、社会资本存量变化、通货膨胀及地区进出口贸易等都一定程度影响居民消费的升级,因此在动态面板的实证模型中增加控制变量Controli,t,对实体经济发展、政府政策、人力资本投入、进出口贸易和通货膨胀等主要影响流通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分别用lncapital、gover、lnhuman、trade和cpi表示。

在纳入控制变量的非线性模型中进一步对转换函数的个数进行考察,即H0∶r=1或H1∶r=2。构建流通创新及消费升级的动态面板模型具体表述如下:

进一步对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转换函数个数的筛选,假设H0∶r=r*(r*≥3);H1∶r=r*+1(备选),如果模型拒绝H0,则继续对H1∶r=r*+2进行检验,依此类推,直至无法拒绝原假设H0为止。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实证中的流通创新解释变量参考表1流通创新评价体系的测算结果。消费结构升级分为消费类别结构和消费类型结构两类描述性指标,其中消费类别结构升级指标用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教育服务消费支出占人均全年总消费支出比例表示,消费类型结构升级指标用城乡居民家庭工业品与农产品消费的相对支出比例表示。

数据来源方面,流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GDP、第三产业增加值、流通产业年末固定资产投资额及人口总数等来源于2001-2017年的中国流通经济统计年鉴、大中型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统计年鉴;消费升级指标中的居民人均娱乐文化教育服务消费比例、城乡居民家庭工业品总额和农产品消费总额等来源于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

(三)非线性响应参数估计与分析

根据含控制变量的非线性模型确定最優转换函数个数,通过Matlab进行实证检验,其中该模型残差平方和的最小值采取格点法确定,并将该参数作为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非线性影响的最优算法初始值,具体的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非线性参数估计结果,当转换函数的门限变量设置为消费类别结构升级时,非线性检验的平滑系数为2.085,说明流通创新促进消费类别结构升级的非线性转换函数平滑性显著,且消费类别结构的升级在流通创新指数增长的影响下非线性关系逐渐演变;当转换函数的门限变量设置为消费类型结构升级时,非线性检验的平滑系数为9.477,说明流通创新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创新对消费类型结构升级非线性影响的效果更强烈,变化速度更快。

基于不同门限变量的非线性检验发现,在消费类别结构变量下的流通创新指数处于低转换区,流通创新促进消费类别结构升级的影响在门限变量低于4.114时呈现负向的线性效应,当指数超过4.114后,流通创新对消费类别结构升级的非线性效应逐渐增强,并呈现正向效应;在消费类型结构变量下的流通创新指数处于高转换区,当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3.492时,流通创新对消费类型结构升级的影响首先呈现线性正效应,后随着消费类型结构指数的变化逐渐转为非线性负效应。由此可见,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上存在明显的非线性总量与结构的深化门限效应,随着消费类别结构指数和消费类型结构指数的调整存在着不同动态关系。

结论

本文对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机理进行分析发现,一方面流通创新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带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和消费类别结构的升级;另一方面流通创新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满足居民消费中的碎片化和细分化需求,促进了消费类型结构的升级。基于此,对流通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和消费升级指标进行构建,通过非线性框架下的动态面板平滑转移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流通创新驱动消费升级的动态非线性响应。研究发现,平滑参数估计值在以消费类别结构指数为转换函数门限条件下较小,非线性转换函数具有较明显的平滑转化特征,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影响呈渐进演变的非线性关系;以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为门限时平滑参数较大,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的非线性效果更强烈,变化速度更快。对比不同门限变量的非线性转换关系发现,消费类别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条件下的流通创新处于低转换区,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先是呈现线性的负效应,随后根据指数的增加呈现非线性的正向效应,且非线性效应强于线性效应;消费类型结构指数低于门限变量时,流通创新处于高转换区,流通创新促进消费升级呈现线性正效应,后随着消费类型结构指数的调整逐渐转为非线性负效应。

参考文献:

1.董媛.现代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10)

2.路红艳.基于跨界融合视角的流通业创新发展模式[J].中国流通经济,2017,31(4)

3.黄雪宁.“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7(23)

4.敬艳丽.商贸流通业效率对消费总额影响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5.隋建利,米秋吉,刘金全.异质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动态驱动机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34(11)

6.魏华林,宋平凡,郭静艳.保险需求的非线性收入效应与收入差距—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5(2)

猜你喜欢

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背景下主题酒店发展策略研究
新型渠道模式“引导型渠道”形成原因探究
这次“消费升级”,就是越买越贵吗?
消费升级给营销带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