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突围:基于全息理念的学习改革
2019-06-12金一民
编者按: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始建于宋代,绵延千年文脉,是一所既富深厚历史底蕴,又具鲜明时代气息的现代化小学。学校积极践行“用三原色涂抹世界”的办学理念,在教育改革之路上开拓创新,被授予首批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模范学校、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信息化标准应用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大力推进课程改革,“走向学生发展的教学”和“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实验”两项成果分获2013年度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近年来,学校以“全息学习”为主张,实施面向未来的学习改革,此项改革于2015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批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2017年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特等奖,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基础教育类)二等奖。
【摘 要】基于“全人、全科、全时空”的全息理念,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提出了“全息学习”的改革主张,致力于改变“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的现状。吸收当下学习科学、学习方式和学习技术的新理念、新成果,实现对于目前制约学习改革的经验主义、课堂结构和空间技术方面的成功突围。
【关键词】全息理念;学习科学;结构方式;空间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26-0051-04
【作者简介】金一民,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江苏常熟,215500)校长,高级教师,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审视诞生三百多年的班级授课制,学习的面貌似乎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依然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教室中心……然而,让学习发生的大环境变了:信息化社会带来的人的主体性、知识的丰富性、交往的泛在性时刻在挑战工业化社会的学习方式。反观当下,学习的改革依旧在应试教育的重围中举步维艰。基于“全人、全科、全时空”的全息理念,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常小)深化学习方式改革,努力实现对于传统学习的突围。
一、“经验”的突围,让学习深度发生
儿童是如何学习的?这在大多数教师头脑中是模糊的、次要的。事实上,研究“儿童”与“学习”应该是教师最为基础性的工作。遗憾的是,一线教师往往疏于对学习科学的思考,凭“经验”决定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近几十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脑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对于“儿童学习”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这些成果只有转化为与儿童直接相关的教学行为,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常小在广泛学习、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全息理念的学习模型(见图1):
1.过程性建构:促进知识的理解。
任何學习都是基于对知识的理解而非单纯的记忆,这种“理解”来自于“过程”,并在过程中生成、建构和发展。全息学习倡导过程性建构:一是知识展开的过程。教学不应该把知识作为一种“结果”让学生来接收,而是要把知识背后的过程展现开来,引导学生经历、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二是知识探究的过程。知识形成的过程展现得再丰富,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和体悟,这样的过程是没有意义的。因此,知识和活动的组织要目中有“人”,基于儿童视角,引导学生完整卷入,经历对知识“从头到尾”的探究过程。三是人格发展的过程。康德认为:人是目的,知识不是目的,而是实现人发展这一目的的载体。学科教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学科育人的主阵地作用。
2.大观点组织:促进知识的联结。
学习科学研究表明,理解的知识如果不能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结而形成认知结构,就不能生长出新的知识,并且容易被遗忘。进一步研究显示,这些知识是围绕“大观点”组织的。一是由“点”及“链”,纵向联结。教材是知识的“现在时”,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需要追溯知识的“过去时”,知识的原型是怎样的?与生活有怎样的联系?同时,要看到知识的“将来时”,后续知识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知识要到哪里去?在“过去”“将来”的知识“链”上确定知识的“现在时”。二是由“链”及“网”,横向联结。要沟通与相关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培养学生由“知识链”到“知识网”的“织网”能力,真正实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境界。三是由“网”及“体”,内向联结。“体”即完整的知识结构,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学习不能满足于掌握显性知识,而是要走向知识的深处,触及学科的本质,培养学生的学科意识、学科思维,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
3.条件化生成:促进知识的激活。
学习的一大障碍是,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问题情境时,无法顺利激活并提取头脑中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究其原因,往往是因为学生当初获得这些知识是“无条件”的,靠简单的接受和机械的记忆。学习科学研究认为,“条件化”的知识最容易被激活和提取。一是基于情境的生成。“情境”已成为广大教师设计教学和组织活动的共识,但很多教师往往只重视“情”的创设,通过动画、故事、游戏等新奇的形式来激发课堂情感,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境”的创设,“境”即场景,是知识发生和存在的“条件”。学生理解了这些“条件”,就会在类似的问题情境中主动激活这些知识。二是联系旧知的生成。皮亚杰认为,学习是对原有知识结构的同化或顺应。已有知识是新知学习的基础,并贯通与新知的联系,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学习,而且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三是指向内在的生成。知识迁移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其抽象性和概括性。由具体情境而生的经验如果不进行后续的加工,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就不容易被唤起。因此,学习不能满足于情境和事实,而是要从众多的现象中“举三反一”,形成概念,发现规律,同时又能“举一反三”,顺利提取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二、“课堂”的突围,让学习真正发生
结构决定功能。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与“学”结构的改革,而非细节的修修补补。新课程改革近20年,大部分学校的课堂特别是常态课堂,“教师中心”“教为中心”的结构并没有打破。全息学习积极构建“学为中心、问题导向”(见图2)的学习范式,让学习真正发生。
1.学程再造。
无疑,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由于课堂时间空间固定,对于一些思维容量大的知识,学生往往缺乏充分的探究空间,难以开展深度的学习。全息学习基于“学习无时不在”的理念,突破“先教后学”的局限,促进学程再造。一是开展“先学”,带着问题进课堂。课前,教师设计先学单,以“大问题”绘制学生的“学习地图”,引导学生摆脱课堂的局限,开展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形成观点,找到问题,主动、精准地投入到后续的课堂学习中。二是开展“后学”,带着问题出课堂。“后学”并不限于做“题目”,而是做“项目”。基于学科核心概念和原理,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促进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学法重构。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多种学习方式融合的多样态学习,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深度参与。全息学习着力改变“以教论学”的现状,实现学法重构。一是开展“合学”,体现交往性。学习是一种交往,在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往中习得知识、发展素养。学生在“先学”中积累的成果和生成的问题在“合学”中得以呈现、碰撞、整合,先前形成的观点得到完善、修正,存在的困惑得到指导、解决。二是开展“讲学”,体现发展性。这里的“讲学”是指学生讲而非教师讲。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讲学”能够暴露思维过程,让学习看得见,从而获得即时有效的帮助。“讲学”的过程,对于表达者来说是一个知识“再组织”的内化过程,对于倾听者来说是一个学习吸收、反思提升的过程。
3.学教融通。
学與教应该是一种间性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教基于学,如何把握“学情”、开发“学情”是提升学习质量的重要保证。一是开展“诊学”,让学习更精准。课前,教师收集学生的先学单进行批阅,获得基于实证的学情分析,并调整教学设计。课中,教师通过观察、对话等途径,即时捕捉过程中生成的学情,及时分析研究,获得真实的反馈。二是开展“导学”,让探究更深入。“诊”的目的是“导”,导向学生的学习不断走向深入。教师的“导”不应是刻意去改变学生的学,甚至生硬打断学生的思维,跳转到非关联的问题情境,而应该顺学而导,因学而教。通过“串联”起与教材知识、已有经验、同伴思考、现实生活的联系,淡化教的痕迹,强化学的体悟。
三、“时空”的突围,让学习自然发生
学习不是一项纯粹的智力活动,它总是发生在一定的“时空”中,“时空”影响着学习的发生和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让学习在时时处处发生成为可能。全息学习致力于改革传统的教育空间、技术应用和环境构造,促进“人”“资源”和“时空”三大要素的有效整合,从而突破资源瓶颈和时空限制,倒逼学习发生改革。
1.建设全息学习教室。
针对传统教室空间封闭、资源匮乏、方式单一的问题,常小按照“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改造空间布局,建设全息学习教室,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支持。一是环境支持。配备便捷化信息终端,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每个学习小组一个大屏幕展示平台,支持学生的互动性学习;安装高宽带无线网络,支持随时传送学习资源。二是资源支持。设置学科资源区,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图书、音视频等资料;设置网络资源区,提供每组一台电脑,用于查阅资料、整理成果;设置即时资源区,利用二维码提供多层次资源,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三是空间支持。设置集中学习区,有利于开展全班整体性学习;设置小组学习区,提供相对独立和安静的合作学习空间;设置个别指导区,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学习支持。
2.建设全息学习社区。
针对传统学习囿于课堂、校园的局限,全息学习积极拓展学习空间,整合学校资源,开发家庭、社会资源,实现处处能学。一是建设校园学习广场。在普通教室、学科教室的基础上,构建大空间、开放式、综合性的学习场所。比如:陶艺广场,改变传统陶艺教学、制作、展示相互独立的状态,将这些功能整合到开放式的大空间中,让学生的学习获得更多的支持。二是建设家庭学习阵地。家庭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场所,能够补充学校公共教育在个别化教育方面的不足。学校建立多种激励措施,鼓励家长根据孩子的特点开展阅读、创客、书法等家庭学习项目和学习阵地建设。三是建设社区实践基地。在小区集中建立志愿助学基地,由学校骨干教师利用双休固定时间给予学生指导和服务。学校联系交警、消防、税务等相关部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建设全息学习云平台。
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技术为学习创造了更多机会。学校自主开发全息学习云平台,促进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学习,让学生时时可学。一是即时性互动。师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随时发送和接收学习资源,资源的形式可以是文本、图片,也可以是音频、视频,支持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学生可以将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发送到平台上,获得即时的支持,也可以上传分享自己的成果,学习借鉴同伴的经验。二是成长型记录。学校以任务单、作品集、视频库等形式记录学生六年的成长瞬间,形成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便于展示和评价。与QQ群、微信群线性模式不同的是,全息学习云平台以学科、年级、主题等为序列储存文本、图片、音视频等资源,便于检索和应用。三是精准化分析。平台借助学习行为、作业作品、互动痕迹、评价信息的记录等生成大数据,精准反映学生学习的情况。比如:通过“作业时间”分析系统,可以比较自己各科作业时间或总时间和班级平均时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自我分析,并作进一步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