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责任大旗 让书香更芬芳
——地方媒体营造全民阅读氛围浅析
2019-06-12
全民阅读,这个词“热”了很多年。倡导全民阅读,建设学习型社会,数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谁在看书?看什么书?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却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一座城市的人文气质。
江西吉安,古称庐陵。“团箕晒谷,教儿读书” “三尺童子稍知文章”……“书香庐陵”曾誉满天下。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精神食粮不再匮乏,各类书籍品种丰富,应有尽有,但遗憾的是,人人爱读书的场景如今却难再现。都说读书使人进步,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内心世界是容易荒芜的。而唯有读书,用文字丈量自己与世界的心理距离,保持与世界的沟通和对话的资格,才有可能让自己的人生更出彩。特别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怀抱着一个让自己人生出彩的梦。而唯有读书,方可成就出彩。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年平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人均每天读书时长为13.43分钟,不到上网时长的三分之一。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已迫在眉睫。全民阅读习惯的养成,媒体责任重大。
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吉安这座城,曾拥有“万堂诗书焕人文”的灿烂家底。《井冈山报》,是吉安的市委机关报。多年来,为打造书香庐陵,引导更多家庭自觉营造书香氛围,井冈山报人一直在积极努力。《庐陵悦读》是《井冈山报》的副刊,也是该报主打“读书牌”的主阵地,以每周一期的频率与读者见面。《庐陵悦读》创办以来,潜心经营书香版,推介各类好书新书。尤其是每年临近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时,《庐陵悦读》都要创新方式,推出各类吸引眼球的读书特刊。在今年读书日来临之际,《庐陵悦读》精心策划,推出书香少年、我的书房故事、我的阅读小史三个系列,隆重推出纪念专刊。其中书香少年系列,让人感受到读书少年浓浓的爱书情怀,令人欣喜。
2018年4月20日,《庐 陵 悦读》推出《去图书馆,遇见诗和远方》专版。据统计,吉安目前共有14座公共图书馆、1座高校图书馆、2558个农家书屋、若干民营书店书屋……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吉安书香浓。在这期策划稿件中,策划者特邀吉安市图书馆、部分县图书馆、井冈山大学图书馆的几位正副馆长,倾听他们优雅的谈吐、精准的介绍、由衷的推介。精练的文字,再配上精彩的编排,整个通版大气、令人赏心悦目,不失为读书日里的一道“悦读”大餐。
又如2017年4月21日,《庐陵悦读》推出特别策划,用4个整版的大手笔谈读书。其中通版稿件《六人圆桌:读书这件美好的事情》一文,更是邀请来六位在吉安政务一线担任要职的嘉宾谈“悦读”。从基层到机关,从青年到中年,从普通岗位到领导岗位,岁月悠悠如白云苍狗,唯一不变的,是他们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始终没有放弃过阅读和思考。 “我的早期读书是缘,或者说是奇缘。那时的我,并不懂得,为何大量书籍成为禁书,更不明白,谁收藏之、传借之、读之都是犯禁的,会有被批斗甚至坐牢的危险,人人皆生活在文化荒漠里,如此时境你还能遇到它、读到它,这不是缘吗?”“那时虽能正常上学,但可读的课外书籍极其有限。我曾用旧牙膏皮换来零钱买过连环画本来看,也曾从住在我家搞副业的外地叔叔那里借书来读,还曾随我任大队商店采购员的父亲到公社商店书柜里临时阅读。” “下课后,趁大哥哥大姐姐去操场上嬉戏的空当,我偷偷爬上课桌翻桌面的书,竟然看得入迷”……流畅而情感真实的文字里,藏着一颗颗珍爱书籍、热爱阅读的心,也激发了读者的读书兴趣。
2016年4月24日推出的《悦读无处不在——关于书香阅读的街头调查》。记者围绕书香阅读相关话题针对性地进行了多层面采访调查,呈现了吉安全民阅读现状。从第10个“世界读书日”开始,本报副刊以坚韧而久远的书香情怀,以各种方式,一年又一年,纪念推广着这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世界性节日。多年的成长与坚守,只为了人与书籍更美好的遇见,只想为书香庐陵建设出一份井冈山报人的力量。
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井冈山报》的子报《吉安晚报》也做了大量有益的尝试。连续多年,推出读书节特别策划,这些策划用文字与图片,向读者解答了我市有哪些品牌读书活动,曾经风靡一时的书店经营状况如何,图书馆借阅量有几许,到底怎样才能做到有意识地阅读等等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吉安晚报》开设《文艺庐陵》专栏,并于每周三开设一期《读书版》,向读者推荐好书,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真正扛起责任大旗 党媒需要变革
营造全民阅读氛围,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做一个策划、两个策划就能完成的事。作为地市级媒体,在引领阅读风尚方面,要做的还有很多。
成立全民阅读媒体联盟以聚合力量。单打独斗,难成大气候。地市级媒体可成立全民阅读媒体联盟,把分散的力量拧成一股绳,整合当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纸质媒体与电视媒体资源优势,与时俱进弘扬优秀文化。在报纸的重要版面、电视的重要时段、新媒体的重要位置,为好书、好作品腾出空间,推出读书公益广告,为好书做宣传。同时,开辟书评专栏,名人讲解、专家说书等栏目,对优秀作品进行重磅包装、宣传,提升群众对优秀作品的理解与兴趣。
传统媒体与新技术相融合添活力。网络时代,媒介传播手段极为丰富。传统媒体尤其是纸质媒体,最近不少媒体尝试的“读”书,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一本好书中的精华部分,通过主播的声音传递到听众耳中,忙碌的上班族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家中,打开手机,听书也能成为一种享受。有读者就曾表示,听书听完精彩部分觉得不过瘾,又去实体店买来一本新书,慢慢精读。如此人与书的美好遇见,因为媒体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正在生活中不断上演。
大打活动牌以激发力量。茫茫书海,选择很重要。报纸上、电视里,家庭生活中、工作当中,专家学者、家中长辈、单位领导常常提醒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可是,究竟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什么样的书,才值得我们慢读、精读?这样的疑惑,很多人都有。尤其是当下互联网、移动终端、传统出版物等多种形式并存,读者选择好书的难度更大了。这个时候,通过权威媒体推荐全民阅读的读物,将能帮助读者在浩瀚的书海里选出需要阅读的书,如对历年“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进行展示等。有了好书单,再通过媒体、图书馆等组织开展读书会、沙龙、公益讲堂、学术交流报告会、本土作者作品研讨会等活动,激发公众的读书动力与活力。
打造全民阅读品牌以挖掘潜力。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全民阅读“书香家庭” “书香校园” “书香机关” “青年书香号”等一系列全民阅读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开展广泛持久的宣传,深度挖掘宣传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同时,要关注校园阅读。读书,要从娃娃抓起。利用媒体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好书进校园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热爱阅读。在注重城区学校宣传的同时,也要将目光投向偏远的乡村学校。农村学校资源匮乏,课外读本少之又少,号召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为农村学校捐赠图书,丰富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拓宽眼界,开阔视野。
一种好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媒体负有重要的责任。媒体只有通过全方位、多视角、全覆盖、多层次的宣传报道,才有可能在全社会形成“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浓厚氛围中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