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仙与魏晋神仙思想的转变

2019-06-11吉雪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期
关键词:天仙长生魏晋

摘  要:神仙思想发展至魏晋时期,因信奉神仙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向皇权靠拢而改造自身等原因,正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小南一郎将此称之为新神仙思想。地仙是神仙思想发生转变的重要特征,其不仅具有神仙的特征,更多地具备了人的情感和特质,把神从绝对者下降到了人,意味着神仙思想的妥协和转变。

关键词:地仙;新神仙思想;《神仙传》

作者简介:吉雪(1994-),女,汉族,江苏泰州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文化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9)-02-0-02

一、地仙其仙

神仙的形象是逐渐发展丰富的,神仙的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先秦时期的神仙大多为“圣人”、“至人”,比如皇帝、西王母、赤松子、广成子等,他们是远离人间的,不会再出现的平常人的生活之中,而更像是与天地共生的祖先神。而到了秦汉之后,神仙不再是凡人难以企及的向往,方士们通过修行的方式也可以成为神仙。“到了魏晋时期,作为一种新神仙思想,认为任何人经过努力都可以成为绝对存在的神仙(即对于成神仙来说只有努力才是重要的,除此之外不存在天生特权的立场)的思想成长起来了。”[1]新神仙思想给了人人都可以长生和飞升的权利,但也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出现了只要长生不愿飞升的地仙。

只追求长生而不求飞升最早的并非地仙,古代帝王也有许多不舍人间富贵而追求长生的事例,如徐福受秦始皇之命去寻找仙山。到了《列仙传》中许多神仙,如东方朔、谷春等人,都没有如早期仙人弃世远游,而是流连于人世间,与人们生活在一起,此时虽然没有明确出现“地仙”一次,但这些神仙的行为举止已经具备了地仙的特征。到了有晋一代,葛洪正始提出了“地仙”的概念,并给地仙限定了范围。《抱朴子内篇》卷二《论仙》中写到:

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2]

神仙思想经过长期的发展,魏晋时期的神仙已经较早期神仙从数量上增加了许多,修道者也增加了许多,“永生”不再作为君主的特权,这才能够将修道者分为上士、中士和下士的区别。神仙思想的发展除却带来神仙数量上的发展,还带来了修道方式的转变。

在早期神仙的传说中,行为举止的清静、反世俗是修道的关键,这往往需要修道者放弃一些世俗里的天性来,才能得到修仙飞升的机会,有人凭借虔诚的信仰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一些宗教的磨练,有人则是通过神仙繁杂的试炼才能换取成仙的机会。如以老子、广成子为宗的修行者大多是要以外在的荣华为代价换取长生的。

魏晋时期的修道者,苦修的成分则要减轻了几分,更多的修道的努力放在了服药上。如汉末阴长生说道:“不死之道,要在神丹。行气导引,俯仰屈伸,服食草木,可得少延,不求未度,以至天仙。”[3]服食的药物可分为草木药物和金丹,服食草木药物虽然能够长生,但是不能飞升,只能成为地仙,如道经《无上秘要》卷七十八《地仙药品》中记载:

太上道君曰其下药有:松柏阴脂、山姜伏精……其类繁多,略举一端,服之为能小益,不能永生,高可七百年,下可三四百岁。恐不能长享无期,上升清天也。亦能身生光泽,还白童颜,役使千神得为地仙。[4]

“魏晋时期金丹大药只在少数人中流传,多数下层道士只知行气和服食草木之药。”[5]药物的限制或许也是区分地仙和天仙的客观条件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根据《神仙传》中的记载,更多的神仙并非因为客观条件上无法获得飞升的机会,而是主观意愿上不愿意飞升而长留人间,如彭祖就是一位典型的地仙的代表,葛洪借彭祖之口说出了仙人和得道者的区别,也说明了彭祖作为一个地仙的立场,他是认为仙人是失去了人的本真的,因此不愿成仙,做地仙反而能够得到轻松自在:

得道者耳,非仙人也。仙人者,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气,或茹芝草,或出入人间而人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面生异骨,体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俗流。然此等雖有不死之寿,去人情,远荣乐,有若雀化为蛤,雉化为蜃,失其本真,更守异气。余之愚心,未愿此已。人道当食甘旨,服轻丽,通阴阳,处官秩耳。骨节坚强,颜色和泽,老而不衰,延年久视。长在世间,寒温风湿不能伤,鬼神众精莫敢犯,五兵百虫不可近,嗔喜毁誉不为累,乃可贵耳。[6]

彭祖并不是地仙的孤例,马鸣生[7]、张道陵[8]等都是不愿升天的,白石生更是直言道:“天上无复能乐于此间耶!但莫能使老死耳。天上多有至尊相奉事,更苦于人间。[9]”

二、地仙与新神仙思想中的神仙世界

“中国道教经过魏晋社会多样化的自由发展阶段,到南北朝逐步完成教会化,被统治者当成维持蜂胶秩序的政治工具,道教的神仙世界也成了现实世界的封建宗法社会在天上的投影。神仙世界的封建伦理化同道教的官方政治化是相互呼应的。”[10]在《神仙传》的诸多故事中,神仙术依然是超越、凌驾于伦理纲常之上的,但在隐士和高士们神仙化之后,神仙世界反而人间化了、降格了。在地仙形象发展的过程中,后世的人们进一步将人间的礼法规矩套用在了神仙世界里,在他们的想象中,神仙世界也是遵守着法度。如《太平广记》中记载,张子房根据儿童“着青裙,入天门,揖金母,拜木公”的歌谣,识别出这是初飞升的神仙要拜访东王公西王母的礼仪,[11]可见天上的礼仪较人间而言也是一点儿也不少的。而正在修炼即将成仙的真人和元君也要接受魏华存的管理:“(魏华存)位为紫虚元君,领上真司命南岳夫人,比秩仙公,使治天台大霍山洞台中,主下训奉道,教授当为仙者。男曰真人,女曰元君。[12]”

原本人间的高低贵贱就已经不可摆脱,时人将天上神仙的生活想象成人间的生活,即使能够长生飞升,到了天仙的位置有的也是无穷无尽的等级和规矩。魏晋又恰是自由意志蓬勃发展的时期,名士们弃名教而任自然,饮酒享乐求仙问道都是为了丰富个体生命,名士们对礼教的反抗与地仙的逍遥自在恰好相得益彰,也就有更多的修道者愿意修地仙而非修天仙。

天仙和凡人各有苦楚,这更加促进了地仙在人们心中的认同感。《神仙传》内记载的大多数地仙都是居住在人间的,还有和凡人日常生活在一起的情况,如茅君入恒山学成之后,并没有飞升,而是返回家中和父母亲人生活在一起[13]。但地仙在升天和人间之间,并不是简单地二选一的关系,地仙也不是一定要在人间居住,他们还有出世的其他选择,就是住在名山大川之中,如《海内十洲记》中记载:“方丈洲在东海中心……群仙不欲升天者,皆徃来此洲。[14]”后世将神道居住的名山圣地称之为“洞天福地”,这些洞天福地实质上在人世间是可以寻觅得到的,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神仙与凡人的距离。

三、结语

给神仙分高低贵贱的谱系,实质上是将人间的框架规则都套用在了神仙的世界里;地仙的涌现和神仙的思凡,则是赋予了神仙人的情感和俗世的追求。求道求仙,往往都是为了追求脱离世俗的更高层次的幸福,但新神仙思想下的神仙世界却不能像同时期的佛教思潮一样,建构一个完全与世俗不同的世界,地仙的出现更是让神仙生活游离于人间和天上之间。

人人可以通过修炼或者服药达成地仙的境界,地仙修炼成功后也可以不用离开人世飞升,而是继续留在人间享受俗世的快乐。在地仙的认知中,天上的快乐抵不上人间的自由,天仙是不自由的,这样的天仙的规则的设定让飞升失去了必要性。留恋人世的是对世界割舍不下的普世人类,地仙的存在就是神仙向凡人妥协的结果。统治者需要的是长生不死,而非飞升上天,这就将原始神仙的不死和飞升两个要素分开了,而恰好符合统治者需求的地仙则在魏晋之际,成为《神仙传》里记载数量最大的一个神仙群体。地仙的存在,是新神仙思想中渗透了人性世俗的部分,也是宗教向王权妥协、屈服的最显著的象征。

注释:

[1]小南一郎:《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和古小說》,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第182頁。

[2]王明:《抱樸子內篇校釋》卷二《論仙》,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第18頁。

[3]《神仙傳》卷五《陰長生》,第172頁。

[4]周武帝:《無上秘要》卷七十八《地仙藥品》,明正統道藏本。

[5]胡乎琛:《魏晉神仙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3頁。

[6]《神仙傳》卷一《彭祖》,第16頁。

[7]《神仙傳》卷五《馬鳴生》,第167頁:“不樂升天,但服半劑,為地仙矣。常居所在,不過三年,輒便易處,人或不知其是仙人也。駕屋舍,畜僕從,乘車馬,與俗人無異。”

[8]《神仙傳》卷五《張道陵》,第190頁:“(張道陵)謂弟子曰:‘神丹已成,若服之,當沖天為真人,然未有大功於世,須為國家除害興利以濟民庻,然後服丹即輕舉,臣事三境,庶無愧焉。”

[9]《神仙傳》卷七《白石生》,第34頁。

[10]胡乎琛《魏晉神仙道教》,第130頁。

[11]《太平廣記》卷六《張子房》,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38頁。

[12]《太平廣記》卷五十八《魏夫人》,第356頁。

[13]《神仙傳》卷五《茅君》:“茅君十八嵗入恒山,學道積二十年,道成而歸,父母尚存。”

[14]東方朔《海內十洲記》,明顧氏文房小説本。

参考文献:

[1]胡守为.神仙传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

[2][宋]李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3]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4][日]小南一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古小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5]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M].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

[6]胡乎琛.魏晋神仙道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7]黄景春.秦汉魏晋神仙思想的继承与嬗变——兼谈小南一郎“新神仙思想”说存在的问题[J].武汉大学学报,2010,3。

猜你喜欢

天仙长生魏晋
没落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雪莲
有钱就能成名角儿
寻找玉天仙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Application of real space Kerker method in simulating gate-all-around nanowire transistors with realistic discrete dopants∗
纳木错美丽的天仙
我的长生天 我的厚土地
魏晋风流,纵是静坐也繁华……
美人骨——回到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