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竞争力优势形成的策略

2019-06-11邱屿书

知识文库 2019年8期
关键词:香港科技大学国际化竞争

邱屿书

高等教育对综合国力和人力资本有重要影响,高等教育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本文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基于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菱形理论分析大学竞争力优势形成的策略,探索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成功经验。

1 高校竞争优势发展策略的重要性

近现代世界科技和经济中心经历了四次转移,先后出现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等五个中心。高等教育中心的转移直接或间接地导致科技中心的转移,触发经济中心的转移。综合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基本国情和基本资源最重要的指标,教育是影响国家实力综合排名的重要因素。在当今社会,教育受到普遍的重视,尤其是人力资本理论对人们智慧的启迪,世界各国人民都意识到教育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都在不停谋求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竞争力很关键,才能在世界高校竞争中居于不败之地。一国的大学竞争力也关系着一国的综合国力竞争。

2 高校竞争优势的因素

香港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港科)自1991年成立以来,在短短的30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根据QS和TIMES世界大学排行榜的数据,港科均位于世界前五十左右的重要地位,并有进军世界前二十的态势。本文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例,借助美国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菱形理论分析高校竞争优势的因素。经济学领域的菱形理论认为一个国家或企业形成竞争优势应当具备六个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等四个基础要素以及机会、政府这两个辅助要素。

3 高校竞争优势形成的策略

3.1 集聚生产要素

3.1.1 物质资源

港科校区面积约900亩,仅相当于浙江大学半个玉泉校区,但方寸之地背后矗立着政府和社会各界强势的财力支持。港科的经费来源为政府机构、中介机构、企业和慈善机构以及学费等。“港科的基建经费共计35亿港币,其中19.26亿港币来自于香港赛马会的捐助,”剩下的经费都由政府承担。一些高等教育中介机构如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整体拨款金额包括经常补助金、非经常补助金以及研究用途补助金。就1999-2003年期间,教资会及其下属的研资局就分别为港科注入了1.49亿和4.46亿元的教育经费。来自政府和社会各界雄厚的财力支持为港科在短时期内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1.2 人力资源

高校成功的关键在于人,香港科技大学在吸收师资和生源时强调高水平和国际化原则,打造了一支享誉世界的国际化人才队伍。截止2015年12月,学校660位教员中教授、副教授及助理教授人数共约450名,来自全球35个国家,各级教授全部拥有博士学位,其中75%的教授是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等北美62所一流研究型学府取得博士学位。到目前为止,在学校任过教的有一位诺贝尔奖得主;两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四位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两位加拿大的院士;六位中国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和两位中国科学院院士。港科在招生时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国际化水平,为了吸引来自大陆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学生,港科设立了完善的奖学金制度。其中交换生奖学金旨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海内外学生交换计划。在管理方面,港科大力推行学生留学计划,“跨国体验是学生掌握理论、强化应用、拓展知识、锤炼能力的过程”,这有利于培养出更具国际化眼光的学生。

3.2 契合社会需求

为了推动香港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港科成立了研究与开发部,下属的应用技术中心和技术转让中心这两个机构与工业界关系密切。“应用技术中心主要开展技术开发工作,促进研究成果的商业化,对香港科研究成果的技术应用进行系统整合、项目管理和后续跟踪。而技术转让中心则帮助建立与工业界的联系和合作,协助科技发展活动,促进专利应用和技术转让。”高校发展一旦与社会脱节就会成为无头苍蝇,失去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港科不是就培养人才而培养人才,而是着眼于把人才优势转化为生产优势,将人力资源转化为技术和物质资源,加强与工业界的联系,互相促进,共促辉煌。

3.3 构建发展战略,完善治理结构,重视同业竞争

港科在成立之初就果断将“小而精”确立为学校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集中发展优势学科。在《香港科技大学条例》战略规划指引下,港科着重发展科学、技术、工程等优势学科,加强国际化合作,重视学术成果的社会转化,集学术发展和社会服务于一体。港科在借鉴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加州大学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体制架构。“港科成立校董会、顾问委员会和教务委员会,分别为大学的最高决策、咨询和学术管理机构,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下设若干学术性和行政事务性专门委员会”,这样的治理机构与国内党委領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同,它具有更高程度上的学术自由,是以“教授治校”为核心的学术管理制度。香港科技大学目前最强劲的对手是香港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这三所大学都致力于为香港经济腾飞、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但它们发展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香港这三所优秀高校之间的竞争和博弈激发了港科蓬勃的发展活力,高校之间的优势互补又为香港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

3.4 敏锐洞察机遇,寻求政府支持

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离不开国际化。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香港的国际化促使港科全方位与国际接轨,为吸引全世界优秀的师资和生源开辟了道路,让港科在办学理念、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方面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最终探寻到一条融合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行之有效的治校方略。港科自诞生之日起就成为香港政府实现经济转型、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一招。港科“由一纸计划变为了一所培育英才的大学”,起关键作用的是香港政府。从学校的创办和规模扩大,再到高科技实验室建设以及高水平教师的招聘,香港政府在政策和经费上都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强大的政策扶持和物质基础促使这所新兴的大学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香港科技大学身上我们可以看出薄发的前提是积累的深度而不是积累的时长。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之处在于善于集聚生产要素,具备丰富的物质资源、充足的知识资源和国际化的人才资源;善于契合社会需求,与社会各界保持紧密的联系,致力于学术与社会的优势转化;构建精准的发展战略,完善兼并管理有效和学术自由的治理结构,重视与强势对手的竞争;善于敏锐洞察国际化机遇,在政策和经费等方面寻求政府支持。香港科技大学的成功经验值得大陆各高校借鉴并学习。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香港科技大学国际化竞争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竞争的合适位置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感谢竞争
三种电子书PDA模式影响研究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香港科技大学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新兴创业型大学治理模式研究
香港科技大学物理学系招生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