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
2019-06-11张瑾鹤
张瑾鹤
根据布鲁姆的认知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的六个教育目标,结合《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外研版新标准初中《英语》八年级上Module 8 Accidents Unit 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阅读课教学为例,探究如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认为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对文本材料的解读,精心设计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文本,将高阶思维与英语学科活动观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1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1.1 高阶思维能力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创立的认知目标分类理论,把人的思维过程从低级到高级分为六个教育目标,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低阶思维是指较低层次的认知水平,主要是用于学习事实性知识或完成简单任务的能力,表现为记忆、理解和应用。高阶思维能力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表现为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洛林·安德森 2009)。
1.2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英语学习活动观划分为三层: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创新迁移。“学习理解类活動是基于语篇的活动,学生从语篇中获得新知,通过梳理、概括、整合信息,建立信息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应用实践类活动是在学习理解类活动的基础上,开展描述、阐释、分析、判断等,实现内化,巩固新知,助力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创新迁移类活动是超越语篇的学习活动,通过推理论证价值取向或作者态度,赏析文体特征与修辞等,综合运用语言,进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理性表达观点、情感和态度,促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由此可见,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对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发展正对应了布鲁姆高阶思维能力所要求的分析、综合、评价和创造。
2 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2.1 深入分析阅读教学文本
深入研读、分析教学文本才能够更好的把握、驾驭教学内容。通过仔细研读和分析,确定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设计相对应的有效的教学活动。在深入分析教学内容时,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What,即语篇的主题和内容是什么;第二,Why,即语篇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也就是作者的意图、情感态度或价值取向;第三,How,即语篇的文体特征、内容结构和语言特点。
以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Module 8 Accidents Unit 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 的阅读课教学为例。
【What】课文Smile, please!是一起事故的新闻报道,文章叙述了厨师Henry被蛇咬伤后成功获救的故事。文章首先叙述了Henry在工作时被一条来自亚洲的蛇伤,之后在Henry尝试捡起蛇时,再次被咬。Henry将蛇扔到厨房的另一边,并当蛇“晕倒”在桌子上的时候用手机给蛇拍了一张照片,之后蛇又躲到了冰箱后。当Henry寻找蛇的时候,他的手疼痛加剧,便迅速来到医院,但医生无计可施。在绝望之际,Henry想到了手机里的照片,他将照片展示给了医生,医生把照片发给动物园,从而获知了蛇的种类,之后医生对症下药挽救了Henry。最后,成功获救的Henry根据自己的经历,提出建议:当被蛇咬伤时,记得拍照片,并将照片交给医生。
【Why】现在的学生安全意识淡薄,急救常识匮乏,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课文通过对厨师Henry亲身经历的报道,向学生说明了遇到突发事件时应该沉着冷静,尽力想办法自救。
【How】本文是一篇事故报道,以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一个严肃的道理,是英式幽默思维在书面文本中的体现。
从内容结构上看:本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展开。文章第1-2段叙述了整个事故的起因,第3-5段是事故的经过,第6段是结果,第7段为当事人Henry的建议:给蛇拍照,以便医生知道是什么蛇,进而救助被咬伤的人。
从语言功能角度看:全文是一篇事故报道,采用过去进行时和一般过去时相结合,事件涉及Henry, 蛇和医生,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在同一时间,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文章使用与when, while, as引导的过去时间状语从句连用的过去进行时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为了让事故更加生动,第三段和第七段使用了Henry的直接引语,描述事情经过,并给出建议。
从词汇角度看:本文理解性词汇主要为对事故描述的动词,如bite, climb, hide, throw等,以及会涉及到一些名词,如fridge, pain, medicine等,还有表现Henry疼痛的badly,worse等。
2.2 教学设计中的“问题链”与课堂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利用
精心设计的问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问题设计是围绕学科基本概念而进行的学习任务设计,它通常是以“问题”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真实又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少而精的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能够帮助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
英国著名学者、教育学家托尼·博赞(Tony Buzan)在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立了一种新型笔记方法,被称为思维导图法。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导图或者概念图。这种方法被认为是表达发散性思维,将抽象记忆和思维具体化的一种高效图形思维工具。
以上是外研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Module 8 Accidents Unit 2 I was trying to pick it up when it bit me again. 阅读课教学设计的问题链。读前的两个问题是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引入课文。“What is the passage about?”让学生进行读前预测。读中环节的四个问题帮助学生梳理第一段内容、发散思维,为后面自主提问做铺垫。“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from this passage?”引导学生自己提问,然后根据自己的问题阅读并解答。这一步完全由学生自主完成。发展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后环节的四个问题是对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以Mind Map的形式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图形和文字结合的方式梳理、整合文本表层信息。对于Smile,please!这篇文章来说,学生既可以用时间线,也可以用事件五要素,或者以主人公为线索进行总结。学生借助自己所学,进行逻辑性和批判性地思考,提取并总结文本深层的内涵信息。
在激发学生高阶思维的过程中,教师要承担促进、拓展、分析和评价的角色,引导学生通过利用所学知识,经过分析得出自己的答案。高阶思维是高阶能力的核心,需要长期不断地培养和训练。而学生思维的训练离不开老师的精心设计。“善问”、“巧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能够促进有效教学的落实,形成良性循环。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大意,还可以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记忆的网络,提高复述、背诵的速度与质量(陈敏 2005)。与此同时,对思维导图中核心信息的总结,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涵,辅助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