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转图书,“悦”在其中

2019-06-11吴芳芳

知识文库 2019年8期
关键词:图画书同伴图书

吴芳芳

自制图画书是利用幼儿熟悉地、感兴趣地素材,鼓励幼儿与伙伴、老师、家长一起合作制作,让幼儿学习用折、剪、叠、画、涂等方式方法,对绘画、照片或标本等进行造型、色彩等方面的组合、重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只制作出一本本精美的图画书。教师合理利用自制图画书资源,创设丰富的大班阅读区环境,能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感染阅读带来的快乐。因此本文重在探索自制图画书的多样化方式方法,引导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提升幼儿对文字的敏感性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自制图书是幼儿早期阅读中的一种全新的方式,它是一种伴随阅读,是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本着“做中玩、做中学”提升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对日常标志的熟悉和用途的掌握。在幼儿园美工与绘画的开展中创设良好的操作环境,并结合其他区域合理的开展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幼儿的语用行为能力,优化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在享受亲自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体验到了自制图书给阅读带来的乐趣,提高自己动手操作及对阅读的理解能力,很多时候,孩子们会拿着自己随手画下的图画、或是拿着一张照片、图片,津津有味地与同伴分享、创编趣事儿。他们对亲手制作和感兴趣的东西是乐于阅读和分享的。因此,我们也在思可否挖掘幼儿身边多种资源,以自制图书为载体,以合作互动为纽带,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

1 大班开展自制图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1.1 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

幼儿在自制图书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极大地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幼儿的内心愉悦感提供有效的源泉,这就是自制图书所带来的魅力。自制图书中,都是幼儿身边发生的事物,其中的故事情节也都是由自己创设,这使得幼儿可以熟悉的将图书中的情节与同伴们分享,自信的展现自己对图书中故事的理解与讲述。通过与同伴的分享与讲述,幼儿在这过程中收获了自信与快乐,达到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

1.2 提升文字的敏感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自制图书中,语言的叙述是重要的一环,孩子们会根据图书画面的内容使用恰当的语法、句式或者符号来叙述,规范化的语言描述在经过幼儿口头讲述的后会变得生动有趣。自制图书过程中,幼儿需要将自身口语化的描述转变成自制图书中的书面语言,并且加入特定的人称和句式用语,形成规范的自制图书,以到达培养幼儿用语习惯正确的目的。幼儿在将口头话的语言转化成书面化语言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和探究语言的准确用语,可以顺利的达到规范使用书面用语的目的,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及应用能力。

1.3 加强互动关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自制圖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父母与教师,以及同伴间密切的互动,如:在与同伴共同制作图书的卡通线描、插入页码、页面设计、封面规划,这一系列的过程中幼儿与同伴间有效的进行了互动,提升了语言交流。在亲子制作图书的过程中,家长与幼儿一起找主题、想思路、选材料,以及图书中的文字和图画展现,都需要凝结家长和幼儿的智慧,这其中无不体现着亲子的乐趣与亲情的交融。

基于以上所述,我们提出了在“大班开展自制图书活动的实践研究”,通过以自制图书为载体,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大班自制图书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

我们开展自制图书的活动旨在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加深幼儿对图书的阅读理解,提升幼儿阅读能力,不断的加强幼儿终身阅读理念,因此,我们探寻适合孩子并易于接受的方式去开展。

2.1 巧妙制作,乐于阅读

组织幼儿制作图画书的活动,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无需也不该整齐划一,这样的图画书才能成为幼儿分享阅读的对象,为幼儿分享阅读做铺垫。

可以来源于幼儿的各种活动,幼儿本身主题活动通常是在幼儿主动学习中开展的,学习探索过程可以来源于幼儿的家庭生活,家庭生活中的人和事是幼儿非常熟悉的 ,有趣的家庭生活、美好的亲子游回忆等都是自制图书的良好素材;可以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点,幼儿对于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物都抱着浓浓的好奇心,如对自然界现象的理解和想象,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等,都可以用自制图书的方式给幼儿提供展现的平台。幼儿的在自制图书中的材料设计能力不足,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和引导幼儿恰当的组织与表述。

2.2 素材丰富,调动感官

在自制图书的过程中,教师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选择编制图书的内容,还可以选择不同的素材去丰富幼儿的感官体验,制作出有层次、有个性、有创意、有互动的的图画书。

1)手巾书

很多小手巾上有很多漂亮的图形,有美丽的小云朵,五颜六色的花花草草,更有孩子们津津乐道的动画人物,我们可以将手巾按图案进行分类,在每幅图案旁边写上一些适宜的文字或符号,编制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故事书。

2)纸盒书

利用一些纸盒的立体性,在6个面上进行图文编制,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可以和游戏相结合,玩中看,玩中学,集娱乐和学习为一体。

3)照片书

家庭中,照片是承载着记忆的媒介,里面有孩子熟悉的亲人与难忘的历程,这样的书是孩子最有感受、最能理解的书,而且每个孩子都能准确告诉朋友书中的内容,可以让孩子有表现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3 互动共制,多元表达

图画书的制作是一门大学问,不同层面的人制作的图画书,总有不同的特色。为了让幼儿在个性化的图画书中爱上阅读,我们可从图画书的制作形式入手,以大带小、合作互助去完成。

1)师幼互动。

使用幼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行之有效的归纳整理,并运用到自制图书中是比较理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才能使幼儿不会厌烦,成功率也能大大的提升;在老师和幼儿的共同合作去完成一本自制图书,不仅能让孩子享受阅读,收获快乐,也能提升老师在阅读指导方面的能力。

2)亲子共制。

自制图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积极参与,家长和孩子在一起制作时,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在安静、温馨的氛围里家长与孩子一起画、剪、贴、读,在故事中快乐的共享,在共同的话题中开心的聊天,了解并加深对幼儿喜好的了解。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也能激发家长的阅读意识,培养亲子共读的氛围,这种相亲相爱的情感交流胜过书上的知识。

2.4 递进阅读,生成经验。

自制的图画书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去阅读、去表达、去理解。我们可以有条理的去组织设计了一套递进式的阅读方法——即形成了阅读的“教学活动链”。然而,这些活动链是我们跟随幼儿阅读图画书的脚步,分角度、分阶段地引导他们学习,其中每个活动之间都是相互联系,有简到难,层层递进,从而达到分享阅读的目标和能力。

1)理解式阅读——主要以看图讲述的方式开展的阅读。幼儿运用已有的语言能力,在仔细地观察图画书的画面感的同时,并用相关的词语去简单描述图画书的一些画面信息,感受与同伴一起阅读的快乐。

2)创编式阅读——可以故事教学的形式引导幼儿有创造性的阅读。创编式阅读必须有前两个阶段式阅读作为铺垫。当幼儿已了解自制图画书中静止的画面表达流动的故事情节时,那么我们可鼓励幼儿主动寻找图画书中各故事情节之间留有的些许空白,让他们一起插上想象的翅膀,去大胆的链接全新的故事。

3 结语

马斯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最高层次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老师要抓住幼儿兴趣的关注焦点,以及幼儿熟悉的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积极创设机会,满足幼儿的这种需要。所以在自制图书的成果实现中,也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成果的喜悦,看到自己的创作,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欲望。自制图书中,幼儿可以得到对文字的敏感性提升,增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正是有了这样一个平台供幼儿去表达、表现语言能力,并以此来促进阅读方面的发展。

(作者单位:丽水市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

猜你喜欢

图画书同伴图书
神奇的图画书
图画书里的格子象
寻找失散的同伴
嘿,这欢乐的日子!
班里有个图书角
窥见图画书的门道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落地
图画书的诞生
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