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名相王猛
2019-06-11赵长福
赵长福
王猛是我国封建社会“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著名的政治家,一位汉族知识分子,一个才华出众又不拘小节的人。十六国时期匈奴、羯、氐、羌、鲜卑等游牧民族先后入主中原,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杂居与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前秦名相王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辅佐前秦的氐族皇帝苻坚励精图治,对推动历史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1 王猛生平简介
公元316年,西晋王朝被八王之乱弄得焦头烂额,在人民大起义和匈奴、羯、氐、羌、鲜卑等各族上层分子烽火连天的割据争雄中寿终正寝,中国北方开始陷入十六国称雄争霸的混乱局面;正所谓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一代名相王猛就此诞生。
王猛(325- 375年)字景略,青州北海郡剧县(今山东寿光东南)人。其出生前二年,青州被羯人石勒建立的后赵攻破,东晋降卒三万人死于非命。不久,后赵席卷中原,兵锋向南,与东晋夹淮水对峙。继石勒称帝的石虎是个穷兵黩武、嗜杀成性的暴君,后赵国无宁日,民不聊生。年幼的王猛随家颠沛流离,辗转来到魏郡(今河南北部与河北南部)。因家贫如洗,他以卖畚箕为业。虽然身在泥途,却已被独具慧眼的有識之士所发现。王猛在兵荒马乱中观察风云变幻,在凄风苦雨中刻苦学习,“博学好兵书”,成为一个“瑰姿俊伟”的青年,为人“谨重严毅,气度雄远,细事不干其虑,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他曾游后赵国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西南),达官贵人们没有瞧得起他,唯独一个“有知人之鉴”的官僚徐统见而奇之,请他出仕,他遁而不应,隐居于西岳华山,静候风云之变而后动。
王猛25岁以后数年间,北方的战乱愈演愈烈,政局瞬息万变。暴君石虎刚死,其后代立即展开了凶狠的厮杀,直杀得“积尸成丘,流血成池”,一岁之中,三易帝位。大将冉闵乘机攻入邺城,屠戮羯人20余万,于永和六年(350年)灭赵建魏,遂“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立国不及二载便被鲜卑前燕政权灭掉,邺城落入燕帝慕容俊之手,各族豪强则纷纷割据,称王称帝者比比皆是,氐族首领苻洪也崭露头角。氐族原居今甘肃东南端,后内迁关中逐渐汉化。苻氏世为酋长,石虎强徙苻洪及其部众十万至邺城以南。冉闵称帝后不久,苻洪自立为王,旋为部将毒死。其子苻健率众西归,于公元351年占领关中,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西北),称天王、大单于,国号“秦”(史称前秦)。次年称帝,势力日强。东晋穆帝永和十年(354年),桓温北伐,击败苻健,驻军灞上(今西安市东)。王猛闻讯,径投桓温大营,在大庭广众之前,一面扪虱一面纵谈天下大事,旁若无人。桓温暗暗称奇,赠给王猛华东骏马,又授予高官,请他一起南下,而王猛却回到华山继续隐居读书。桓温退走的第二年,苻健去世。继位的苻生残忍酷虐,以杀人为儿戏,“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苻健之侄苻坚(338- 385年)更是忧心如焚。苻坚倾慕汉族的先进文化,少时即拜汉人学者为师,潜心研读经史典籍,博学强记,文武双全,而且立下了经世济民、统一天下的大志。他懂得“明政无大小,以得人为本”的道理,广招贤才,网罗王猛等英豪,以图大举。苻坚与王猛一见如故,谈及兴废大事,句句投机,“自谓如刘玄德之遇诸葛孔明也”,即让王猛出谋划策。公元357年,苻坚一举诛灭苻生,自立为大秦天王,改元永兴,以王猛为中书侍郎,职掌军国机密。始平县(治今咸阳市西北)是京师的西北门户,地位极为重要。但那里豪强横行,劫盗充斥,百姓叫苦连天。苻坚派王猛担任始平县令。王猛下车伊始,便明法严刑,禁暴锄奸,雷厉风行。苻坚称赞“王景略固是夷吾、子产之俦也”。对他非常器重。王猛治绩卓著,执法不阿,精明强干,36岁那年连升了5次官,直做到尚书左仆射(宰相之一)、辅国将军、司隶校尉等,权倾内外。
2 王猛的治国措施
王猛在委以重任之后,首先进行大力的整顿,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从而改变了前秦的社会面貌、国力得到一步步增强。
王猛的改革措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进行法制建设,赏罚严明,载劣擢贤。
前秦氐族显贵居住要津,胆大妄为,一手遮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在王猛治理措施实施之后则出现了令行禁止的良好局面,苻坚也体验到法治的重要性;建立巡查制度:选拔有为官员察视地方和戎夷地区,对地方官吏刑罚不公、欺压百姓等恶劣行为进行查处,对地方基层政权进行整顿;不拘一格降人才、最大限度的量才录用、有才必任,对苻融、任群和处士朱彤等人委以重任;灭燕之后,房默、房旷、崔逞、韩胤、田勰等相继得到重用,成为朝官、郡县长官。王猛系列措施有力地打击了九品中正制的官僚垄断机制,削弱淡化崇尚武力、轻视文化的陈旧观念,前秦各级官僚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开始形成人尽其才、官尽其能的新局面,民风民俗也向良性轨道发展。
第二、倡办教育,培养人才。
王猛在前秦重新设立了太学、各级地方学校,大力修建学宫,招聘文化名流担任教师,并规定公卿以下子孙必须入学接受教育。苻坚坚持每月去太学,查询学生学业,品评优劣,同教师进行学问研讨,鞭策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教育的感召力和影响力。灭燕之后,在王猛建议之下秦王苻坚亲率王公大臣祭拜孔子,宣传儒家文化,中原地区传统汉族文化得以推广发展,为前秦培养、储备了一定数量的基层工作人员。“于是人思劝励,号称多士,盗贼止息,请托路绝,田畴修闢,帑藏充盈,典章法物靡不悉备。”
第三、制定民族政策,调整夷汉关系。
前秦是由氐族建立起来的封建政权,其内部氐汉矛盾突出,跟匈奴、鲜卑、羯、羌等少数民族的矛盾同样存在。王猛对前秦政权忠心耿耿,与秦王苻坚名义上是君臣,事实上如同兄弟,为汉氐两个民族和睦相处做出了表率。王猛确立了“黎元应抚,夷狄应和”的民族政策,推行圣君贤相的治国策略,各民族杂柔间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得民心者的天下,四方归服。
第四、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劝课农桑。
为推行改革,苻坚赋予了王猛裁夺一切军国内外之事的大权,苻坚常敕其太子宏、长乐公丕等曰:“汝事王公,如事我也。”从而使相关的政策能够推行。关中地区干旱少雨,为解决水源问题,前秦政府动员、调集三万多人在泾水上游开山筑堤,开挖沟渠,周围的农田得以灌溉,老百姓大受其利;制定政策鼓励流民、徙民进入关中,劳动力迅速增多;开源节流,降低官员薪俸、调低租税比例,调动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前秦政府经常派官员视察地方事物,介绍内地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使农民的劳动贡献得到承认及奖励。在多管齐下的措施推行之后,因战乱荒芜的土地重新开垦起来,各级政府的仓库得以充实,前秦物质基础实力随之提高。
汉人王猛,披肝沥胆,通过汉化措施的改革使前秦成为五胡十六国中生机勃发的地方政权,具备了群雄逐鹿的资本,在实战中实力继续增强,与公元366—376年基本上統一了我国北方地区,对推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3 王猛的治国特色
王猛在前秦的从政经历及历史地位跟其他在少数民族政权中的汉臣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
3.1 两者不同的角色定位。
王猛在前秦改政过程中是以前秦统治阶级一员的身份推行的,具有较强的主人翁的意识,相比而言后赵的张宾、北魏的崔浩等则仅仅是以“客”的身份而存在。苻坚把王猛视为肱股之臣、视同手足,对其待遇之厚有甚于氐族的前朝遗老,王猛终其一生皆受到极大的荣誉;而石勒把屡建奇功、善谋划策的张宾只是视为杰出谋士,《晋书·石勒载记(上)》记载石勒罗致“衣冠人物,集为君子营。乃引张宾为谋主”,北魏的崔浩则因“尽述国事,备而不典 ” 而被诛杀。
3.2 改革内容之差异。
北魏地主阶级以孝文帝为代表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引导拓跋部推进汉式的封建化,改革的内容侧重于“文治”;王猛的改革措施则涉及到经济、文教、内政、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孝文帝改革措施中的迁都洛阳、实行汉制、移风易俗等就是为了学习汉族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学习汉制从而使北魏政权更加巩固,而当时的前秦则处于创业、守业一体化的阶段,王猛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要文武兼治,从而让王猛的历史轨迹更加多样化。
3.3 改革效果不同。
王猛辅助苻坚开创了政通人和的局面,形成了十六国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最好局面,与历朝历代夷族入主中原的改革相比也是可圈可点的。尽管前秦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就其处于混战时代呈现出稳定的局面来说,其历史作用值得肯定:为我国北方的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我国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封建社会螺旋式向前发展。
4 对王猛的整体评价
王猛鉴于前秦复杂局面而制定、实施了“四面出击”的改革措施,现实上面面俱到又是何其艰难:结果他的军事政策、重要战役效果较之张宾要逊色一筹、经济改革措施较之于北魏李安世的均田制而后续乏力;王猛以法治国、以礼治国,体现出揉法入儒的思想倾向,实质是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综合运用,这点值得后人深思与借鉴。王猛死后的谥号为“武侯”,跟诸葛亮死后追谥为“忠武侯”大同小异;诸葛亮对后代的遗愿是:“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而王猛希望后代有十牛及农具,耕田务农。苻坚跟王猛的关系有些类似于刘备跟诸葛亮的关系,双方感情极为深厚;王猛去世使苻坚陷入悲痛之中,“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半年之内须发斑白;之后苻坚忘记王猛的遗策于公元383年大举进攻东晋惨败于淝水之战、也没有根除鲜卑、羌族上层阴顽固势力、酿成杀身亡国的惨剧,从反面印证了王猛非凡的政治预见。
纵观王猛的一生,尤是出仕符秦以来,直到兢兢业业而病亡为止,的的确确是十六国时期一位出色的政治家、著名的贤相。当然人无完人,我们不能拿现在的标准去要求古人: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等等、浓厚的封建伦常观念和民族偏见之类;其历史作用推动了历史发展,就是封建王朝将相中的佼佼者。“猛宰政公平,流放尸素,拔幽滞,显贤才,外修兵革,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以廉耻,无罪而不刑,无才而不任,庶绩咸熙,百挨时叙.于是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猛之力也。”的评价可谓中肯。
(作者单位:潍坊科技学院农圣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