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铃木教学法谈儿童情商的培养

2019-06-11孙艳辉

知识文库 2019年9期
关键词:铃木情商教学法

孙艳辉

当今社会中,儿童的情商教育越来越被家长重视,如何使情商教育成为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成为了关键。本文将以“铃木教学法”为例,浅析儿童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得到更好的艺术培养,在艺术熏陶中情商得到提升,达到培养儿童“完善人格”的目的。

1 概述

情商,心理学家把它定义为人在情绪、意志、耐受挫折方面体现出来的一种能力,简称EQ,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来讲至关重要,最新的研究成果表示,一个人的成功百分之二十来源于智商,百分之七十来源于情商,对于儿童的发展来说,情商同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前,国际上的教育教学方法都十分关注对儿童情商的培养,在这些教学法当中,笔者认为铃木教学法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笔者将从情商的重要性着手,浅析铃木教学法在儿童情商发展培养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加强对儿童进行情商的培养,以求达到“培养儿童完善人格的教育”的目的。

2 情商的重要性

在儿童早期发展的可塑性阶段进行情商教育是儿童全面发展的基础。儿童从小学会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懂得和谐的与他人相处,会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性格也会变得温和很多。拥有好的情商有利于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和坚韧的耐力,有助于塑造儿童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现在的很多家长意识到了情商的重要性,利用周末把孩子送到美术班、音乐班、书法班等等参加艺术类课程,希望能够运用这样的教育模式使儿童获得全方位的艺术培养,但是效果往往并不乐观。对于儿童的艺术培養来提高情商的教育必须注意相应的方式方法,以儿童的音乐教育培养来说,国内外的教学法很多,笔者认为“铃木教学法”具有很好的针对性。

3 铃木教学法“爱”的理念

音乐是美的艺术,在优美的旋律中可以肆意的畅想、放飞自我。在“铃木教学法”中,特别重视对儿童潜移默化“爱”的教育,儿童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学会音乐,获得情商的提升。

3.1 铃木教学法的起源

铃木教学法的创始人是日本的铃木镇一,音乐教育家、小提琴演奏家。他出生于名古屋一个音乐制造商的家庭,也许是由于父亲是颇有名气的小提琴制造商,所以铃木镇一对小提琴有着浓厚的兴趣,17岁开始学习小提琴,留学德国深造,回国后创造了著名的“才能教育研讨会”,后来专注于小提琴教学的研究,倡导了儿童早期音乐教育,创立“铃木教学法”,起初这种教学法只用于小提琴的演奏教学,后来推广到其他乐器的发展,影响遍及欧、美、亚等许多国家。

3.2 铃木教学法中“爱”的因素

3.2.1 “爱”是铃木教学法的教育理念

铃木教学法的音乐教育思想,是从“人性”出发,通过音乐教育传播“音乐之爱”,使儿童心灵的美好和品格的优异达到统一,使每个受教育的儿童都成为优秀的人。有些家长在儿童训练过程中曾对铃木镇一提出这样的疑问“我的孩子可以成为演奏家吗?”铃木镇一的回答总是“您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因此可以看出,铃木教学法突出的教育模式是培养儿童全面素质的发展,教会孩子如何做人。

3.2.2 “爱”是铃木教学法是信念的源泉

铃木镇一坚信“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为有高度才能的人”,他还相信“掌握某个领域最高能力的人,同样可以在其他领域达到相同的高度。”暂且不去讨论这种观点是否绝对化,单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讲,这样的思维信念给予了儿童才能的充分肯定,为走在音乐艺术之路上的儿童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持。

每个学生都有学习音乐的潜能,这种潜能是无穷的,关键看怎么来发挥运用。只有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怀揣“爱”的情感,学生才能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

3.2.3 “爱”是铃木教学法洞察力的体现

铃木镇一主张对儿童进行“直觉和灵感的”培养,他认为对儿童进行直觉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儿童的内心感觉,有了内心感觉才会对音乐有更多的诠释。铃木镇一举过这样一个例子,他曾经培养过一名盲童,这名盲童在直觉训练的培训下,对音乐的反映敏感度极高,真正的达到了“音乐不是寓于眼睛的行为之中,而是存在于大脑的能动之中。”

在儿童教育过程中,如果一味的使用“填塞式”的教育模式,或者是“纯技能式”的培训理念,这种教育形势下的儿童也许在音乐技能上也会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缺少了对音乐美的享受,对音乐的感知力不能充分的用心去领会,很多时候都表现出机械的演奏,那么演奏出来的乐曲也就失去了色彩。反之,充分感受音乐的内涵,用美的眼睛去看音乐的世界,用爱的心灵去体会旋律,所有的愉快会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3.2.4 “爱”是铃木教学法交流的结晶

在铃木镇一的教学理念中,“母亲”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母亲不再是一个监督者,而是一个参与者。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母亲要陪着孩子一起学习,这种学习表现在课上的认真听讲还有课后的作业练习,铃木镇一提倡榜样的力量,他认为母亲言传身教才是最合适的,孩子看到母亲和自己一样也再练习,会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玩”的过程中完成了技能训练。

这种训练要求无疑对于家长来说是极高的,现如今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学习一定程度上是说教式或强制式,甚至很多家长对于孩子训练来说无能为力,出现了手足无措的局面,笔者认为,如果在言语劝说孩子的时候孩子无动于衷,那不如和孩子一起练习起来,即培养了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加强了沟通,也改变了训练模式,使气氛融起来。

铃木教学法强调的是循序渐进,既要耐心又要专心致志,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感觉的培养,细细揣摩体会音乐的内涵,对于儿童来讲无疑是最好的情商培养模式,在音乐中了解美、感知美,才会使所有的美好用爱的情感表现出来,儿童的素质培养得到了实现。

4 如何对儿童进行情商培养

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铃木教学法给笔者提供了很多启示,在爱的教育中,儿童得到的不仅是音乐技能的培养,更多的是情商的提升,儿童的感知中充满了对世界的美好,学习变成了享受而不再是负担,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那么,在教育过程中提高儿童的情商如何具体实施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 聆听

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听”是重要的环节,儿童可以不会唱、不会演奏、不会识谱,但是一定要会聆听,这种聆听不一定是说教式的讲解,完全可以建立在隨意听的模式下,比如: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在吃饭的时候等都可以当成背景音乐。在音乐的选择上,一般以轻松快乐为主,在旋律中能够增添儿童愉悦的心情,增强儿童潜意识对音乐的喜欢程度。

4.2 鼓励

在儿童的训练过程中,变“说教”为“鼓励”,这种教育方式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都适合,多对学生说“真棒”“很好”这样的词汇,对于提高儿童的自信心很有帮助,儿童在训练过程中感受到鼓励的力量,从怀疑自己转变为“我可以”、“我能行”,自信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才会对音乐有更多的体验,情感才会日益丰富起来。

4.3 创造力

在儿童的训练过程中,多对儿童提出“为什么”,而不是全盘的灌输式。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多对学生进行提问,对于歌曲的处理,可以尝试着让儿童进行多种方式的演绎形式,并让儿童说明为什么这样演奏,对于儿童好的创造力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对于不符合乐曲需求的,及时的纠正。使儿童体会同样的一首作品可以有多重不同的表达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锻炼了思维的灵活性,增强了感知音乐的多彩性,情感的体验也丰富起来。

4.4 交流

在儿童的训练过程中,多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体现在和老师、同学以及家长还有不会演奏的观众之间,可以施行多种形式,可以是小型的家庭聚会、学校里的课余活动、音乐会,甚至是外出游玩的瞬间,时时刻刻都可以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可以是对学过的乐曲的感受,或者是对音乐的理解,不管评论的观点对与否,都可以拿出来作为一个话题来讨论,在理解讨论中对音乐的深入更进一层,提升对音乐的美感的体会。

铃木镇一的“铃木教学法”是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儿童训练过程中,训练的不单是技能,更重要的是对美的享受,培养的是发现世界美的洞察力。枯燥的技能重复练习变成了有意义的活动,兴趣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随之增强,儿童的整体感受深化且丰富起来,情商教育得到了体现,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音乐素养的正确的指导方法。笔者认为,针对儿童不同的个体,可以尝试性的使用该教学方法,会达到意想不到的体验和效果。

(作者单位:山东传媒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铃木情商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画与话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长安1元收购铃木股权
情商到底是什么
二则
“铃木帝国”始末
“情商”的表象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