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后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特点
2019-06-11张艳
张艳
引言: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是建立在沙特家族和瓦哈卜教派两股力量相互结合的基础上,经过从传统的游牧酋长国向现代化国家转变的过程中发展壮大起来的。1932伊本·沙特国王建国后历任国王均致力于实现现代化,沙特的现代化体现在经济上收回石油开采主权并逐步摆脱单一的石油工业;政治上分化沙特家族的权利,建立层级分明、各司其职的政府机构;法制建设上在保留传统伊斯兰教法的基础上引进现代法律体系;军事上建立现代国防体系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18世纪欧洲兴起的产业革命使得土地所有者的优越地位逐渐被商业和手工业所取代,生产技术的变革,使得生产动力由原始的自然力发展为电力和化学能源,生产效率大大提高,组织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欧洲中世纪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得经济的目的由消费变成生产,商业资产阶级的出现等一系列变革使得社会上财富的流动速度加快。同时现代思想伴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而出现,对于自然界和人本身价值的探索引领浪潮,理性主义成为脍炙人口的讨论话题。经济,技术和思想上的变革使得人们向着现代化迈出了一大步。
现代化的内涵包括有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市场化、人口的城市化、理性、自由、社会宽容、法制建设等的深入人心等,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探索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也只有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改革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1 沙特阿拉伯王国的特征
早期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沙特家族,凭借其与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的联合联合力量,在半岛地区长期征战,最终在众多的部落酋长国中脱颖而出,建立了德拉伊叶埃米尔国和利雅得埃米尔国,之后埃米尔国在沙特家族的统治下不断壮大,于1920年建立了纳季德苏丹国,1932年伊本·沙特国王执政后改名为沙特王国,时至今日沙特王国已成为中东地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以严格遵照伊斯兰教的君主制和石油著称于世。历史上的沙特王国有这样几个显著的特点:
1.1 由部落酋长国发展而来
沙特地处阿拉伯半岛的中部,境内沙漠广布、气候干燥,北部有大内夫得沙漠,南部有鲁卜哈利沙漠,沙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不算优越,早期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主要从事传统游牧经济和在绿洲从事农业,水源在这片地区尤为珍贵,部落的分布也是以水源地为中心四散开来。古代的沙特阿拉伯人没有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工艺,未曾发现这片土地之下所蕴藏的巨大的石油资源,所以一直是较为贫穷的地区。
沙特家族早期只是阿拉伯半岛上众多部落酋长国中的一个,后随着力量的不断壮大,控制区域也不断扩大。传统的部落酋长国重视血缘亲疏关系,沙特家族拥有最尊贵的血统,实行原始的血亲复仇制,但在沙特家族和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相联合后,皈依了伊斯兰教的真主独一信仰,主张“所有穆斯林皆兄弟”,禁止血亲复仇。在埃米尔国中握有权利的人都是和沙特家族有血缘关系的人,传统的血缘关系在早期沙特国内是维系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1.2 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沙特的最高统治权始终掌握在沙特家族手里,沙特家族所建立的政治制度始终是传统的君主制。在沙特早期国王的权利非常大,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和宗教领袖,负责制定国家的大政方针。沙特的王位继承制度早期采取兄终弟即的方式,但到后期国王继位时多年事已高,导致王位更替频繁。
尽管沙特的君主统治形式一直维持到现在,但沙特的君主制并不是君主独裁制,沙特建立了现代的政府官僚机构,并不断将王室的权利下放给高级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加入协商机制,使得权利能够受到监督,所以沙特的君主制是有限君主制。但不可否认的是,沙特家族和瓦哈卜派成员在政府内部担任高官或在经济上实行垄断,严重的危害了沙特的政治秩序。
1.3 政教合一
沙特始终坚持伊斯兰教的宗教至高地位,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国家法律的制定必须符合《古兰经》和先知的圣训,宗教活动和国家的政治活动密不可分,尤其是瓦哈比派在国内具有重要的政治和宗教地位。
瓦哈卜派是伊斯兰教众多教派之一。18世纪中叶,由穆罕默德·伊本·阿卜杜勒·瓦哈卜(1703~1792)创立,瓦哈卜派宗教思想吸取逊尼派罕百里学派的教法学说和伊本·泰米叶(1263~1328)的复古主义思想,瓦哈卜派严格信奉独一的安拉,主张宗教复兴,坚持以《古兰经》,圣训立教;主张整肃社会风尚,净化人们的“心灵”;倡导穆斯林团结,共同对敌。沙特家族支持瓦哈卜派在其统治地区发展,同时瓦哈卜派帮助沙特家族完成统一大业,二者共同进退才成就了现在的沙特王国,其密切关系一直维持至今,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属于较为激进的伊斯兰敎派。
2 沙特阿拉伯现代化的特点
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步伐从伊本·沙特国王(1876-1953)在位期间起步,这一时期在沙特境内发现了石油,并在美国的技术和财力支持下大力开采,使得沙特的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从而开始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通过促进传统游牧生活的定居化和修建供水系统、铁路,开办学校,颁布劳工法令等一系列措施,沙特走上了现代化的道路。
之后继位的国王都为伊本·沙特国王(1876-1953)的儿子,费萨尔国王(1906-1975)在位期间,国家的现代化发展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通过学习西方设立了大臣会议,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还颁布了促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十点计划。之后继位的哈立德国王(1975-1982)、法赫德国王(1982-2005)和阿卜杜拉国王(2005-至今)都颁布了一系列举措来推进沙特的现代化,沙特现代化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
2.1 经济的市场化
从伊本沙特国王开始,沙特开始在美国的技术和财力支持下开采石油,由于技术的落后和无法支付高成本基建设施的投入,先经历了由外国石油公司主导的时代,获利较小。费萨尔国王(1964-1975)在位时于1960年组织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逐漸收入石油开采主权,获利增大。
哈立德国王(1975-1982)在位期间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沙特的经济实力迅速强大,1979年石油收入达到550亿美元,1981年达到1190亿美元,1983年拥有的海外资产和存款达到1616亿美元,被称为超级金融大国。在大力发展石油经济的同时,国王认识到单一的石油产业并不能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于是大力促进产业转型,发展非石油产业,如建材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等,同时给予私人经济更大的自主权,实现了工业结构的多元化,减少了国家经济对石油的过度依赖。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沙特制造企业从70年代末的不足900家增加到2036家,涉及化学药品、加工食品、橡胶、建材、水泥、皮革制品、家具、塑料等等多个行业。现任的阿卜杜拉国王(2005-至今)及其王储穆罕默德更是在经济上提出2030愿景,大力推进经济多元化以摆脱对石油出口的过度依赖,还宣布要在红海和亚喀巴湾斥资5000亿美元兴建新城,新城将聚焦能源与水、生物科技、食品、先进制造业和娱乐业等九大行业,未来完全依靠新型能源供电。
在农业方面,沙特的农业不发达,长期保留封建农业的经济模式,这和沙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的生存环境,1968年-1985年,沙特政府实行无偿分配国有荒地的经济政策。1974年,沙特政府实行农产品价值补贴政策,即低价供应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业机械在内的农业生产资料并高价回收农产品,这些措施旨在鼓励农业领域的私人投资,推广农业机械,扩大耕地面积和提高粮食产量,进而改变乡村人口的流向和缓解城市面临的压力,改善国内劳动力的就业状况,进而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至20世纪70-80年代,沙特每年消费谷物约100万吨,其余出口国外,与此同时,农业生产逐渐纳入市场经济体系,大型农场遍布乡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
2.2 政治民主化
1964年费萨尔国王修改了1954年颁布的《大臣会议条例》,扩大了大臣会议的权限,增强了大臣会议主席的权力,形成了包括 14个部门在内的系统国家官僚机构,广招各方贤士来担任部门职务,使得一个现代化的政府机构建立起来,各部协调运作统筹国家的经济贸易、对外政策等各个方面。费萨尔国王还在大臣会议内部设立了“最高委员会”,成员包括内政大臣,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国民卫队总司令和王室顾问,负责制定国家内外重大政策。1995年法赫德国王(1982-2005)进一步改组大臣会议,引进高级知识分子进入内阁,使得王室成员所占比重下降,大臣会议演变成为一个组织复杂,兼具立法、行政及智囊的现代化机构。
沙特政治的民主化还体现在协商机制的不断完善。1993年法赫德国王(1982-2005)宣布成立由60人组成的协商委员会,会员分别来自宗教界,大家族,学界和工商界,军界等,在地方也成立协商委员会,协商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就国内重大事物向国王提供相关的咨询,随着协商会议职能的不断充实完善,权力不断扩大,不仅担当咨询角色,还逐步具有了监督和制约政府的功能,以至于所有政府行为如果不经协商会议同意,必须退回国王重新审议,但协商委员会必须听命于国王,协商制度的建立是迈向政治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2.3 法制现代化
沙特长期坚持伊斯兰教法的法律至高地位,同时学习西方建立了现代化的法制体系。1970年费萨尔国王设立了司法部,国王任命司法部长,取代瓦哈卜派欧莱玛最高首领大穆夫提,成为掌管司法权力的最高长官。司法部的成立标志着沙特家族的统治权力的延伸。1992年,法赫德国王(1982-2005)主持召开特别内阁会议,通过了《政府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法》,《省组织法》等三项重大法案。法令规定,国王兼任沙特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号召放弃论资排辈,改由王室中最有才能的人继承王位。通过法制改革,使得沙特的法律系统不仅仅有伊斯兰教法的规定,同时加入了现代西方的法律体制,使得国家的法制建设更加符合沙特的实际情况,即穆斯林占人口的大多数,同时又使国家更加法制化。尽管未能实现完全能的政教分离,多为西方所诟病,但这一法制体系是适合沙特基本国情的,也不失为迈向现代化的一步。
2.4 社会生活的现代化
沙特国民在尊重伊斯兰教法原则的基础上,西化的生活方式被逐渐接受,妇女也拥有了更多政治权利。石油经济带来巨大收入使得基础建设和医疗、教育等福利措施更加完善,以维持沙特社会的稳定。沙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70年开始实施,涉及防务,教育,交通和公共事业,在该计划的指引下,大规模的国家工程开始启动,如修建机场、港口、道路、发电厂以及通信网络等国家基础设施,该计划还包括修建学校和向孩子们提供免费教育,女性也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但仍受部族法律的约束。哈立德国王(1975-1982)在位时期开始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基建发展迅速,修建了一批水利设施和海水淡化工程,基本克服了生产生活用水短缺的困难,城市化快速发展。之后五年计化被延续下来,用于沙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在宗教方面,沙特是一个伊斯兰教瓦哈卜教派国家,瓦哈卜教派历来被认为是严格和激进的伊斯兰教派,在沙特阿拉伯的对外交往上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现任王储穆罕默提出要对所有宗教开放并建立“温和伊斯兰国家”,一改沙特长期以来宗教保守的旧形象,旨在塑造沙特改革、创新、包容和多元的新形象,探索阿拉伯国家社会改革的“沙特模式”,现任王储穆罕默德鼓励妇女参政议政,允许女性驾车和到体育场观看比赛,甚至允许学校开设女生体育课,这在沙特历史上是不曾有的。
2.5 军事的现代化
沙特的军事力量分为军队,国民卫队和警察三部分。二战结束初期,沙特王国开始组建新式的国防军,聘请埃及军官和英美军官负责训练,建立了现代国防体系,实行征兵制,武器装备也向西方看齐。沙特的国民卫队战士称“穆贾希丁”即圣战者,配备新式武器,领取高额军饷,军人来源于沙特王国的各个地区和各个阶层,实行广泛的征兵制。沙特历史上曾发生多次战争,哈立德国王(1975-1982)在位时期两伊战争,阿富汗战争使得沙特加紧扩充军备,发展武器现代化。穆罕默德王储更是在军事上强调建立沙特自己的国防体系,与美国签订了1150亿美元的军火订单,为加强沙特的防空能力,沙特同时引入美国“萨德”系统和俄罗斯“S-400”系统。军事的现代化也是沙特国家迈向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举措之一。
3 沙特现代化的影响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地区现代化起步最早,成就最大的国家之一。通过研究沙特现代化的表现和现代化的特点对于其他中东国家发展现代化很有借鉴意义。
首先,沙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作为支柱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同时沙特大力发展多元经济,不使国家经济过度依赖石油收益,使沙特的经济结构更加合理,这对于其他国家在立足于本国传统经济基础之上,延长产业链,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沙特虽说是伊斯兰教君主制国家,但是他走出了自己的特色,拥有完整的政治组织机构,大臣会议和协商会议的设置,加强了国家决策的正确性,国王的权利等到了制衡,要想实现政治的现代化,就必须实现权力制衡,政治的民主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本保证,这一点对于其他中东国家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再次,沙特形成了现代法律制度和伊斯兰教法相融合的法律体制,这对于其他穆斯林国家很有借鉴意义,法律的制定要适合本国的国情,在伊斯兰教信众众多的国家,法律的制定一方面要和现代化接轨,另一方面要保留传统,要考虑到民众的接受能力。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沙特阿拉伯的现代化还在进行中,在国民的言论自由,女性的基本权利,王室稳定的继承制度,文化教育上等方面都存在许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适合沙特国情的现代化发展方式。
(作者單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